新几何主义到底是什么?
新几何主义(Neo-Geometric/Neo-Geo)是上世纪80年代纽约东村艺术运动中出现的群体。他们的创作以对旧有表现主义、概念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的吸收与再创造,开启了艺术与商业、艺术实践与后现代理论的真正交汇。
东村艺术的新Icon
说起作为美国文化乌托邦的纽约东村,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50年代垮掉一代的艾伦·金斯伯格(Irwin Allen Ginsberg),60年代爱与和平的嬉皮士,还是80年代作为朋克教母的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艾伦·金斯伯格
帕蒂·史密斯
这些叛逆的、理想主义的文化偶像,曾作为反精英文化的斗士而名垂青史。他们用文学、诗歌、音乐作为盾牌,连同涂鸦艺术家和街头文化者,一起去抵抗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文化壁垒和商业浪潮席卷下的艺术资本化。
伍德斯托克的嬉皮士们
东村见证了80年代美国最为大胆、也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创造,但是除去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这样以街头绘画直接对抗精致艺术的叛逆者,也不乏在吸收过去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家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便是新几何主义。
巴斯奎特《Beat Bop by Rammellzee vs. K-Rob》,1983年
凯斯·哈林《Untitled》,1985年
明日之星与炒作大师
新几何艺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纽约东村,这个松散、多元的艺术团体以阿什利·比克顿(Ashley Bickerton)、彼得·哈莱(Peter Halley)、杰夫·昆斯(Jeff Koons)、迈耶·魏斯曼(Meyer Vaisman)四位艺术家为核心,其创作吸收了极简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中的视觉语言和风格,隐喻现代社会的景观及文化。
彼得·哈莱
1986年,位于纽约苏豪区的索纳本画廊(Sonnabend Gallery)首次以“新几何(Neo-Geo)”为名,为四位成员举办了群展,正式为这一群体及其艺术风格命名,并将新几何主义作为纽约80年代最重要和炽手可热的新艺术之一推送至国际艺术舞台上。
杰夫·昆斯
《纽约》杂志撰稿人保罗·泰勒(Paul Taylor)为新几何艺术撰写头条报道,对其艺术予以高度评价,称他们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与此同时,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不少艺评家不仅不认同其艺术价值,更将之视作“炒作大师”而口诛笔伐。
迈耶·魏斯曼《Untitled》,2014年
尽管反对者的批评之声一度让新几何群体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却也使得他们的艺术成为当时收藏界一画难求的新宠。如同今天的杰夫·昆斯一般,在争议中“坐收渔翁之利”。
迈耶·魏斯曼《Untitled(5773A)》,2014年
不同于艺术史上其它特点统一的艺术流派,新几何主义的创作风格大致分为两类:以彼得·哈莱和迈耶·魏斯曼的抽象几何绘画;以阿什利·比克顿为代表,借用现成品、商业图像反映消费主义的创作。
迈耶·魏斯曼《Untitled(5773B)》,2014年
对现实之物的抽象
不少艺评人认为,彼得·哈莱的荧光漆几何绘画是新几何风格最典型的体现。他的绘画以高饱和度的荧光色彩和几何图形、线条作为基本的视觉元素,用图形、色彩、线条的堆叠和排列来探索作品的视觉语言和可能性。
彼得·哈莱《A Perfect World》,1993年
彼得·哈莱《Suburgatory》,1993年
尽管单就画面来看,哈莱与60年代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硬边风格类似,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不同于抽表绘画专注于对图形、色彩这类视觉元素本身内涵的探索和对画面叙事性的消解,哈莱的绘画企图以抽象图形为元素去表现“几何化的现代生活”。
彼得·哈莱《Everything, Everything》,2017年
例如,方形块面作为“监狱”的房间,直线、折线代表城市的“管道”和“系统”,荧光色彩与夜晚的霓虹灯相关,以此隐喻现代城市的高速、冷漠与疏离。因此,点线面在他的作品中成为隐喻的媒介和讲述故事的桥梁。
巴尼特·纽曼《Who's Afraid of Red, Yellow, and Blue IV》,1969-1970年
巴尼特·纽曼《Unfinished Painting》,1970年
关于几何图形表达的内涵,哈莱曾说:“如果罗伯特·史密森的大地艺术是以几何图形去表达工业社会对自然风光的破坏,那么我则是以几何世界去表现现代社会的景像与奇观。”
罗伯特·史密森《Spiral Jetty》,1970年
作为消费主义的镜子
阿什利·比克顿是新几何中与波普艺术、流行文化联系更为紧密的艺术家代表。他的创作以将摄影、现成图片融合的混合装置为主。80年代,比克顿制作了一系列类似包装盒和箱子的装置作品,盒子表面贴满广告贴画、商业品牌Logo和宗教相关的图片,并配以诸如“坏的(Bad)”之类的简短但倾向明确的单词。
阿什利·比克顿《Susie at Arles》,1987-1988年
这些作品的图像、文字符号以一种看似无目的的胡乱拼贴,揭示与商业密切相关的消费狂热。尽管比克顿本人从未公开表示他艺术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但他90年代将工作室从纽约搬至巴厘岛的决定,似乎也隐隐透露了艺术家本人对此的玩味态度。
阿什利·比克顿《Susie at Arles(25 Years)》,上世纪80年代
定居巴厘岛后,其创作逐渐转向具象风格,主题也由80年代对消费主义现实的描绘,转变为人类学、地缘等更宏大的话题。
阿什利·比克顿《Yellow Canoe》,2006年
阿什利·比克顿《Famili》,2007年
阿什利·比克顿《Hammock》,2008年
作为新几何群体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家,杰夫·昆斯在1986年的展览中展出了他的商业现成品装置(按黄金比例位置放入浴缸的篮球装置和不锈钢制的充气兔子)。
杰夫·昆斯《Rabbit》
之后的昆斯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消费主义的商业大潮中,除去作品本身对流行文化赤裸而直白的表达,他也采取商业手段对作品,甚至自身进行包装、炒作,诸如与商业品牌、明星的跨界合作,乃至与情色演员结婚。
杰夫·昆斯《Play-Doh》,1994-2014年
杰夫·昆斯《Balloon Dog (Magenta)》,1994-2000年
争议不断的话题讨论,让昆斯的艺术和热度不断攀升,最终登顶“在世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列。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将艺术和自己这具肉身一同作为媒介,去淋漓尽致地表达消费主义和媚俗审美。
杰夫·昆斯《Gazing Ball (Ariadne) 》,2013年
策展人迈克尔·奥平(Michael Auping)曾说:“如果你想知道今天的艺术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的模样,一定要参阅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那是它开始的地方。
巴塞尔艺博会上,一位参观者经过彼得·哈莱作品。瑞士巴塞尔,2016年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几何主义正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对旧有艺术形式的挑战与创新,也成为艺术与后现代理论交汇的重要阶段。在40年之后的今天,尽管当下的艺术纷繁庞杂,许多新几何艺术家也不再活跃于艺术界,但我们仍不乏发现他们留给后来者的财富与启示。
精彩回顾:
[编辑、文/张瀚予]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