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特累克精品展亮相北京,你绝不能错过!
劳特累克《在红磨坊的英国人》,彩色石版画,1892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埃德蒙·萨戈处购得
金秋十月,北京画院美术馆为观众们奉上了一场异国的艺术盛宴——来自布达佩斯美术馆珍藏的劳特累克版画精品展。本次展览不仅是国内首次举办劳特累克主题展,也是北京画院和匈牙利合作的继蒙卡奇、齐白石和李斯特等特展之后的第四次艺术展。
▲「 劳特累克来中国了!」
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大师,活跃于19世纪末的巴黎。他的艺术极具特色,尤以描绘下众多生动的巴黎夜生活而闻名于世。
图卢兹·劳特累克(1864-1901年)
直到现在,他的艺术仍不断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着,在塞纳河边的报刊亭或旧书摊上依旧是一道最抢眼的风景,可谓巴黎的艺术名片,而他本人更是红磨坊的代名词。然而,虽说人们对这位艺术家以及其艺术创作颇有了解,但在此之前却未曾有机会在国内欣赏到劳特累克的艺术佳作的机会。
劳特累克《日本音乐厅》,版画(四色),81×62.3cm,1893年
此次,北京画院为国内观众献上的这份艺术大礼,共展出了多达90余幅劳特累克的作品,涵盖了绘画、素描、石版画和海报多种艺术形式。其中,珍贵的纸本版画更是每隔两年展出一次,观众们由此终于能够不出国门,便能一睹这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大师之风采。
劳特累克《埃德米·莱斯考特》,石版画,1893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 关于劳特累克的两件事 」
劳特累克《骑师》,彩色石版画,1899年,1911年从路易斯·巴特勒米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于1864年生于法国,最早他是家族中唯一健康成长的孩子,被寄以延续血脉的厚望。他的祖母尤为溺宠他,每每聊到他的宝贝劳特累克,她便会类似这样说道:“我们家的小宝贝一天到晚像蟋蟀似地唱歌,若他不在,家里就会像丢失了什么,而陷入空寂。”
劳特累克《版画原作》封面,彩色石版画,1893年,1904年从艺术品商人卡尔·W·希瑟曼处购得
劳特累克《在布仑公园内》,石版画,1897年,1914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除了家人的宠爱,劳特累克自小还展现出过人的文学、艺术才华。而真正让他踏上艺术之路的,是其少年时期突如其来的两次意外骨折,这无疑使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写了。
由于这两次意外,加上家族性遗传疾病的缘故,劳特累克的骨骼自那以后便永远停止了生长,这使他成了侏儒。他的父亲由此不再重视他,他也很快与家庭彻底决裂。
劳特累克《狂牛》,彩色石版画,1896年,1915年从惠特曼·俄诺处购得
劳特累克《乡村郊游》,彩色石版画,1897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受尽病痛与精神折磨的劳特累克,换了多处住所都难以舒适安居,最终他在巴黎北部的蒙马特——一个充斥着各色风流场所的地方定居下来。每日,他往返于风月场所,依靠酒精、舞女、妓女的慰藉来获得解脱。由此,他的艺术才华也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施展。
劳特累克《贵族田园诗》,彩色石版画,1897年,1901年从艺术商人埃米尔·里希特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被叫做维也纳人的艾尔莎》,石版画,1897年,1914年从艺术商人洛伊斯·德尔泰尔处购得
当时,巴黎有两间著名的舞厅,一个是位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道的丽都,另一个便是蒙马特高地的红磨坊。19世纪末,红磨坊就是巴黎夜生活的中心,狂热的音乐、扭动着臀部的舞女是那里最让人痴迷的存在。
劳特累克从不低视这些风流场上的女子,这些舞女们也不会对他投来轻蔑的目光。在这里,劳特累克再一次感受到了被尊重。于是,他和她们成为了朋友,并将她们用画笔捕捉下来,永远留存在了艺术史中。
劳特累克《拉·古鲁和她的妹妹在红磨坊》,彩色石版画,1892年,1914年从艺术商人洛伊斯·德尔泰尔处购得
劳特累克《她们》彩色石版组画系列(卷首画),1896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 国内首次劳特累克主题展 」
北京画院美术馆此次为观众奉上的这场劳特累克的精彩佳作展览,是来自布达佩斯美术馆的众多珍藏。它不仅是国内首次举办劳特累克主题展,也是北京画院与匈牙利的第四次合作。
劳特累克主题展展览现场
为了在展览中营造出19世纪末夜巴黎那繁花似锦的氛围,布展团队还特意将劳特累克的版画真迹与巴黎红磨坊、街头海报栏、巴黎的历史老照片和作曲家奥芬巴赫所谱写的康康舞曲融合在一起,试图让观众重温那段从未消逝的历史,去体验时至今日还遍布着劳特累克海报的巴黎浪漫街头。
劳特累克《大剧院包厢》,彩色石版画,1897年,1901年从艺术商人埃米尔·里希特手中购得
在此,时尚芭莎艺术专访了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匈牙利金十字勋章获得者王加,与他畅聊背后的布展故事,带我们一同回到19世纪末劳特累克笔下那个充满脂粉香气的巴黎之夜。
芭莎:此次北京画院与布达佩斯美术馆的合作前期历时多久?
王加:筹备了两年左右,国际性展览的筹备时间较长,一般3-4年,两年很紧凑了,这也得益于之前积累的合作默契。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和布达佩斯美术馆同归总馆长拉斯洛·班先生所统筹,北京画院与其前三次的合作均是对应国家美术馆,此次乃是首次与布达佩斯美术馆合作。布达佩斯美术馆的馆藏都是欧洲历代大师的作品,所以此次来到北京的这批画作是其非常经典的版画收藏,归属于布达佩斯美术馆的版画与素描部。
芭莎:此次展出的劳特累克作品,与同期齐白石的展览有何呼应或思考?
王加:在研究劳特累克与齐白石的时候,我意外发现二人是同年出生。因为这样一个奇妙的契机,给予我的布展以更多的思路。我在展览中以对比的形式专门呈现了一张年表,其中特别标明了劳特累克于1901年去世,而在1899年齐白石才刚刚遇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王湘琦。
此外,劳特累克去世16年以后,齐白石才决定衰年变法。劳特累克在而立之年就名满巴黎,未满37岁去世,而在二人同龄时还根本没人知道齐白石。所以,我们希望观众能由此对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生命和中西方不同的艺术哲学差异有一种直观的感受。
劳特累克《梅·贝尔福特》,彩色石版画,1895年,1913年自艺术商人爱德华·克莱恩曼处购得
劳特累克《洛伊·富勒小姐》,彩色石版画,1893年,1914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与同期齐白石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出的劳特累克的版画作品都毫无修饰地记录了夜巴黎中红磨坊的奢靡,风月场中的私密和剧场文化的风靡。劳特累克曾说,“我描绘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不加以评判”。其作品也确如他所言。
不论贵贱,也未加褒贬。无论是台前红极一时的歌舞明星,还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夜场女子,劳特累克均一视同仁地将她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勾勒下来。
劳特累克《镶有金面具的剧场包厢–自由剧场的剧目单》,彩色石版画,1893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她们》彩色石版组画系列(浴盆旁的女人),1896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芭莎:此次展览在营造19世纪末的夜巴黎氛围上花了许多心思,这部分的思考有哪些?
王加:劳特累克的艺术主题很鲜明,所以我更希望观众进入展厅时能有更多的历史代入感。如今,没人亲眼见过那时的巴黎,所以我们用了红磨坊的主题来烘托。红磨坊在今天虽已消失,但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对这个词都不陌生。所以,我们在展厅做了红磨坊的风车,搭配像化妆间一样的外置灯泡,营造出舞台的效果。
此外,展览还专门设计了许多巴黎的老照片。我们进行大量收集并从中节选,选择主要在蒙马特高地那一带以及红磨坊的照片,以营造出一种走进历史的氛围。
芭莎:二楼展厅最深处帘子后面的展品尤为精彩,这一区有何特别之处?
王加:穿过二楼展厅中带有动态投影的帘子,是风月场的部分。这一区的灯光会比外面要暗五度,希望去呈现一种极其私密的感觉。我们将劳特累克画的许多还未起床、正在更衣或梳妆的女子,带有一些裸露部分的作品都放在了这一区。
观众从那扇帘子穿过之后,便能慢慢找寻风月场中劳特累克创作的角度。你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劳特累克创作时的独特氛围,还原他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把这些动人的瞬间留在画纸上,从而留给世人的。
劳特累克《她们》彩色石版组画系列(起床的女人侧面),1896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她们》彩色石版组画系列(穿束胸的女人),1896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能够让观众了解到版画在劳特累克整个艺术生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更能通过他寥寥几笔塑造的曼妙身姿,一窥19世纪末光鲜亮丽的夜巴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间百态。
劳特累克《她们》彩色石版组画系列(坐着的小丑:夏·玉·卡奥小姐),1896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马塞勒·朗德小姐半身像》,彩色石版画,1895年,1912年从伯拉·贝克处购得
实际上,劳特累克短暂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生涯正好与巴黎娱乐业的繁荣、现代版画的黄金时代属于同一时期,蒙马特高地和香榭丽舍街畔带有歌舞表演的“卡巴莱餐厅”,全都是他彩色石版画的灵感来源。
劳特累克《小陶车》的节目单,彩色石版画,1895年,1913年处购得自艺术商人爱德华·克莱恩曼
劳特累克《皇家街的爱尔兰和美国酒吧》,彩色石版画,1895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芭莎:石版画为何会成为劳特累克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王加:那个时期正值巴黎的海报文化盛行之时,并且也是新艺术运动的高潮。劳特累克来到巴黎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与穆夏都是海报艺术的先驱。那时,剧场文化的快速传播和盛行,对海报艺术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石版画作为传播最快的媒介而广受欢迎。实际上,这种版画印刷从19世纪中期开始便逐渐盛行起来,到他们那时达到了一个强所未有的高峰。
芭莎:劳特累克的海报艺术有何特点?
王加:他非常擅于使用鲜艳醒目的大色块,亮黄、大红,或是一大块黑,一下就能够吸引住观众,笔触也十分抢眼。此外,他的字体也是新艺术运动时期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设计字体,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独特的设计风格。所以,劳特累克的海报无论是在当时的报亭,还是在外张贴,大家一眼就能看到并且被吸引。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时他突然就脱颖而出,因为他的艺术极大地满足了那个时代所需的艺术现代性。
如今,劳特累克已经成为巴黎的符号之一,尤其是代表着19世纪末的巴黎。而对于红磨坊来说,劳特累克无疑就是它的代名词。
劳特累克《54号房间的旅客—在游船上》,石版画,1895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斯特罗林手中购得
劳特累克《供差遣的小姑娘》,石版画,1893年,1913年自艺术商人爱德华·克莱恩曼处购得
王加:劳特累克的贵族血统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虽说他的家族根源很好,但由于欧洲贵族很多近亲结婚的现象,所以有家族遗传病的可能。他在十一二岁时接连摔断了左右腿,又有家族性的遗传疾病,结果一辈子只有152cm。劳特累克之所以如此迷恋红磨坊,着迷于这些风尘女子,也正是因为只有风月场中的女子会像对待客户一样去对待他、尊重他,所以他享受那里的生活。
所以,我们并不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位纯西方的艺术家,对于后印象派这些艺术家们来说,他们的艺术已经不是纯粹的西方艺术,而是受到了许多东方艺术的影响。所以,在劳特累克的艺术中,我们品味到了东方的味道。
劳特累克《发型师—自由剧场的剧目单》,彩色石版画,1893年,1912年从艺术商人埃德蒙·萨戈处购得
劳特累克《钱》节目单,彩色石版画,1895年,1913年从艺术商人莫里斯·勒加雷茨手中购得
▲▲▲正在展出▲▲▲
展览:经典·劳特累克作品展
时间:2018年9月30日-11月4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精彩回顾:
[策划/齐超][编辑、采访、文/张婧雅][图片提供/北京画院]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