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的乐高,你真的了解它吗?
“爸爸”和“哥哥”
在设计师詹斯·尼加德·克努德森(Jens Nygaard Knudsen)罹患“渐冻人症”——这一导致四肢瘫痪和肌肉萎缩的恶疾之前,他一直以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业界,且最为人熟知的头衔便是“迷你人偶之父”。
迷你人偶之父:詹斯·尼加德·克努德森
从1978年乐高迷你人偶(Lego minifigure)诞生之日起,这个手臂与腿可自由移动的小人便成为了乐高家庭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迷你人偶,乐高此前的所有作品——别墅、花园或是汽车,才有了生命与灵魂。
正如你所熟悉的那样,乐高迷你人偶没有明显的种族之分,且外观为统一的黄色。除此之外,其它所有关于身份的可能性,都由它的服装与配饰来实现。这样一来,人偶便规避了许多敏感议题,尽可能广泛地流通于世界各地。而到现在,这个“小人物”已然成为了全球玩具中不可忽视的大热门。
乐高Pirates系列,Set no. 6251,1989年
乐高Pirates系列,Set no. 6285,1989年
在2018年底,也就是迷你人偶40岁生日那天,其总产量已然突破78亿个。而近些年来,为了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迷你人偶的形象也在不断翻新——更加生动的表情、更贴合现实人物的肤色等。不过即便如此,设计师创造迷你人偶的初心却从未改变——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
乐高Train系列,Set no. 7750,1980年
但关于乐高迷你人偶,你可能还有一事不知,那就是它还有位名为“The Extra”的“哥哥”。虽然名字取得有些铁石心肠,但“The Extra”无论对于乐高集团或克努德森的设计生涯来说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978年上市的第一座乐高城堡
1975年,本着回馈市场需求的第一批人偶诞生了。它们有着黄色的面部和躯干,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用来抓握的手,但却有着威武的中等身材——足足有四块乐高积木那么高。
而且除了不能“行走”以外,这位名叫“The Extra”或是“The Salt Pillar”的小人,几乎可以与任何乐高产品相组合。三年后,经过“哥哥”的开疆拓土和克努德森团队的“头脑飓风”——先后设计了50多款概念人偶后,乐高迷你人偶终于“出世”了。
此外,与之一同推出的还有现在看来非常经典的Space系列。关于迷你人偶为何以宇航员的身份露出,克努德森解释道:“当时很难制作出全新颜色的砖块,所以新的人偶一定要穿得上曾经那些‘爵士’或‘警察’的衣服,而宇航员恰好也要穿戴头盔和制服。”
你所不知道的乐高
与黑猫警长和海尔兄弟一样,乐高或许也是你成长路上最要好的伙伴。但除了知道它来自于丹麦,以下这些故事你清楚吗?
01 80多岁的它经历过多次大火
Ole Kirk´s house, 1924年
如今,虽然乐高已过耄耋之年,但它却始终以不灭的活力为孩童持续创造梦境。而事实上,乐高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多次大火险些令其“丧命”。第一次发生在1924年,在公司成立前的木匠工厂中,创始人Ole Kirk Kristiansen的两个儿子——Godtfred和Karl Georg在作坊中点火取暖,谁知火星溅落在一旁的刨花上,火势之大甚至将工厂和房屋全都夷为平地。
02 “鸭子教训”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与质量的故事。一天晚上,Godtfred走进Ole的办公室高兴地和他说:“爸爸,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我们比之前赚得更多。”爸爸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Godtfred说:“我刚把两盒只涂了两层清漆的玩具鸭送给了零售商,与通常要涂三层清漆相比减少了很多成本。”
听到Godtfred的理由后,爸爸坚定且严厉地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且勒令Godtfred取回货物,并在刷完最后一层清漆后送回。相信对于Godtfred来说,这无疑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并且也因为这样的经历,乐高才衍生出了公司沿用至今的著名格言: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
创作于1936年的木质标语
03 K or Ch
你或许会好奇,为何Ole Kirk Kristiansen与Godtfred Kirk Christiansen明明是亲生父子,姓氏拼写却不同。其实原因仅仅在于出生证明中的拼写错误。不过另一方面,后来Godtfred也更偏爱“Ch”开头的写法,并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将其更改为Christiansen。
乐高FABULAND系列,Set no. 3678,1982年
04 起名二三事
不只是积木
现在看来,乐高早已突破了积木玩具的身份藩篱,走入了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而其中最不容错过的标签,还当属踏入艺术圈,成为了艺术家的灵感缪斯。
Nathan Sawaya原本是一位纽约大学的法律系毕业生,年薪六位数的他本可以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可是经过了在律师事务所的五年“寒窗”后,倍感疲惫的他毅然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体验“搬砖”的生活。
艺术家Nathan Sawaya
艺术家回忆道:“经过一天的忙碌,所有人都需要一个出口——健身或是喝酒。而对我来说,无穷的创造力填满了我的个人时光。”在尝试过绘画和写作后,Nathan Sawaya偶然间发现了乐高,并从此走上了艺术家的道路。
Nathan Sawaya《Yellow》,乐高积木,88×33×71cm,2006年
此外,可以吸引年轻一代是Sawaya选择乐高作为创作媒介的另一原因。作为艺术家,每每看到孩子用乐高“创作”的场景就会忍不住发生共情。与此同时,因为乐高独有的“低准玩门槛”,它也被Sawaya定义为艺术作品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Nathan Sawaya作品
在美学方面,Sawaya痴迷于乐高砖块犀利的线条与锥角。“当你看到我的作品时,其表面突出的锐角可能会令你后退。但整体看来,它们会演变为一条条圆润的弧线。这就是乐高的魅力。”艺术家说道。
Nathan Sawaya《Think!》,乐高积木,106×66×55cm,2008年
Nathan Sawaya《The Stairway》
而到如今,Nathan Sawaya作为一名乐高专业认证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得到了Lady Gaga的关注并加入其歌曲《G. U. Y.》的MV拍摄。在201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艺术家更是用乐高积木为每一位来宾送上了这尊珍贵的小金人。
艺术家Sean Kenney
同样身为乐高官方认证艺术家的Sean Kenney,则擅长用这些小砖块构建具象“游乐场”。有着“专业孩子”之称的Kenney还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搭建与儿童的桥梁。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比基于线条、数学和色彩的玩具更富吸引力的了。
Sean Kenney《Confetti Rose》
Sean Kenney《American Pride》
与Nathan Sawaya一样,Kenney同样认为乐高的本质是想象力与逻辑的产物。它不仅能很好地反映自己的个性,还是传递幽默与欢乐的介质,乐高也是每位玩家精神世界与美好追求的凝结。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乐高从一间小木匠作坊到一家现代的全球性企业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它在激发着无数创造力的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灵感与依托。而在今后的时光中,相信被两次评为“世纪玩具”的它,依旧会与艺术碰撞出更加激烈的火花。
精彩回顾:
你见过会讲故事的建筑吗?你真的认识自己居住的城市吗?
编辑、文 赵子琛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