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重要的华人女艺术家?
4月27日,亚洲协会香港中心(ASHK)主办的展览《延绵之躯﹕谢景兰艺术展》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是“20世纪中国女艺术家系列”的第四场展览,亦是亚洲协会香港中心30周年志庆系列展之一。展览倾情呈现艺术家横跨多个创作阶段的珍贵作品及文献资料,带领观众们感受这位翩跹于20世纪国际艺坛的中国女性艺术家的风采。
二级市场的下个“风口”
在浩瀚的现代艺术史上,若以男/女将艺术家群体划分界限,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用性别维度纵观艺术家们的境遇时,“女性艺术家”们大放异彩的舞台远少于男性。而这其中,受时代的影响,生活于20世纪的女性艺术家更是鲜有机会。
而谢景兰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敏锐的市场不会保持沉默——自2020年起,以潘玉良、谢景兰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家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在现代艺术“四架马车(赵无极、朱德群、常玉、吴冠中)”的格局逐渐明朗之时,前者甚至成为老辣藏家预判的下一个“市场风口”。
回顾谢景兰作品近年上拍表现,高品质画作呈现出节节攀升的稳健态势。2020年香港苏富比秋季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艺术家作品《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以1106.5万港元落槌,刷新拍卖纪录并成为艺术家首件千万级别作品——短短10年间,其成交价提升近80倍(最高/最低)。
与强势争取话语权的当代女性艺术家相比,潘玉良、谢景兰、关紫兰等女性长期蛰伏于艺术市场,以作品持续发声,终获认可;但她们厚积薄发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预示着在未来二级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闪耀。
传奇魅力
而回顾谢景兰的创作生涯,作为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曾被法国文化部作为国家永久收藏。1973年,以表彰其在艺术上的创新尝试,她荣获法国文化部的特别奖金。凭借大胆、前卫、积极进取的个性气质,谢景兰不断向上探索,以毕生心力求得艺术之真谛。
创作上的造诣与热烈而洒脱的经历交织,塑造了谢景兰的传奇艺术人生。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深度解读艺术家谢景兰人生与创作中不可错过的三大看点。
01 从「兰兰」到「拉兰」
谢景兰在公众视野中更令人熟知的是另一个身份——艺术家赵无极的前妻。1921年,谢景兰出生于贵阳一户书香门第之家,在随家人辗转武汉、上海多地后,最终因母亲喜爱西湖畔风光,全家在此定居。
自幼拥有声乐天赋的谢景兰,14岁时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比她大一岁的赵无极在同校学习绘画。两人在家人牵线下相识,赵无极还曾为少女时期的谢景兰创作过一幅《兰兰画像》。1941年4月,刚满20岁的谢景兰与赵无极在香港注册结婚。
婚后的谢景兰以照顾家庭为主,但她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随着战争结束,在艺专任教的赵无极带着一家人从重庆迁回杭州,谢景兰也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继续深造。而此时的赵无极渴望见识更广阔的世界。1948年,在赵无极父亲的疏通下,夫妻两人登上了前往法国的邮轮。
两人住在塞纳河左岸的蒙帕那斯地区,他们迅速融入当时巴黎的核心圈层,结交了常玉、乔治·马修(Georges Mathieu)、苏拉热(Pierre Soulages)等众多艺术家好友。
不到一年,赵无极就凭借首次个展大获成功。摆脱了初到异国他乡的不适应,作为伴侣的谢景兰不允许自己“不作为”,她开始学习法语并重拾自己的专业,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学习作曲;进而在好友诗人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的引荐下,继续跟随作曲家瓦亥斯(Edgard Varèse)学习电子音乐,是这位音乐大师门下唯一一名华人留学生。
在音乐之外,谢景兰对艺术更广泛的触觉与才华初露端倪。受现代舞之母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影响,谢景兰还在美国文化中心学习现代舞。她不再仅仅是丈夫背后的女人,巴黎丰沃的艺术土壤让其在创作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畅快。
谢景兰成为了巴黎艺术圈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1952年,她与天才音乐家马赛·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相识。据其子赵嘉陵回忆:“他(马赛)是我父母亲的朋友,与我母亲有许多共同语言。”三人处于微妙的平衡中,他们钦佩彼此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但又无可避免地陷入情感纠葛。
1956年,谢景兰决定回国探亲,期望能从三人的情感困局中短暂脱身。她带着儿子在香港等待赵无极从法国飞来——就在此时,心灰意冷的马赛殉情自杀未遂,谢景兰得知后不能自已,独自匆匆返回巴黎。
如果说赵无极和谢景兰之间,是自年少时相依相伴的温情;那马赛则更像是恋人与知己的双重化身。在和马赛结婚后,谢景兰的激情被彻底释放,她改名拉兰(Lalan),从熟悉的音乐与舞蹈领域拓展边界,大胆尝试抽象绘画创作,并于婚后第三年举办了首场个展。
02 艺术家的成长史
谢景兰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绘画训练,但在家庭、好友、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对绘画拥有敏锐的直觉。从师承赵氏抽象画面,到潜心研究传统绘画美学,直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语言,不同阶段的作品见证了她的蜕变。而从其创作道路中,观者也能全方位理解一位艺术家的典型成长史。
在尝试绘画初期,时代是谢景兰最好的老师。同时期,赵无极的“甲骨文”系列已达巅峰,具象文字逐渐幻化为无形,与抽象的画面交融至浑然天成的境界;而在更热闹的艺术界,以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为代表的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风潮吹遍欧洲。
谢景兰同样选择远离传统技法与刻板构图,她直接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融合中国书法即兴的表达,将情感与韵律融入充满能量的笔势运动之中。她将绘画视为内心情感与潜意识的体现:“由手的动作带动完成接近书写的抽象画”。该时期以黑、棕褐和朱红为主调的作品,无不展露出艺术家对大胆表达自我的迫切渴望。
谢景兰《无题》,纸本混合媒介,216×152cm,1968-1970年,于凡先生藏品
1965年后,谢景兰不满足长期不变的抽象创作,陷入瓶颈期。她搁置画笔一年,回归传统文化根基,潜心钻研道家哲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山水绘画美学中探求突破口。中国传统艺术中悠远淡泊的境界,让她在60年代后期动荡不安的法国社会中觅得栖身之所。
谢景兰《双友》,布本油彩,130.5×195cm,1976年,私人藏品
谢景兰《女舞者》,布本油彩,89×130cm,1970年,私人藏品
受南宋画家马远和夏圭启发,谢景兰通过大面积留白和简洁的勾勒、晕染,融入较之创作初期更具像的风物形态,表现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在流动的云层、薄雾、山间流水间,谢景兰的精神世界由急入缓,颇具豁然开朗的态势。
谢景兰《月圆时》,布本油彩,114×195cm,1984年,私人藏品
在经历了第二阶段的沉淀后,谢景兰对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的造诣带领她走向了更形而上的领域。自1984年后,她重新聚焦抽象艺术,但更加丰富的构图层次、饱满的色彩,无不彰显着这位年逾60的女性艺术家身体与心灵内依旧蕴藏的澎湃能量。
03 综合艺术先驱
谢景兰的绘画创作拥有如此成就,还有一大原因在于:无论是学习初期,还是自成一派的成熟期,她年轻时在音乐与舞蹈领域的造诣均赋予其作品画面中清扬灵动、错落有致的节奏韵律。
而基于长期以来的“跨学科交叉式”研究方式,谢景兰在后期创作中思考将舞蹈、音乐、绘画在画布之外结合的可能性。她将这一艺术实验命名为“综合艺术”,后又称之为“奇观”。全部由艺术家精心组织编排的音乐、舞蹈、绘画共处一室,为观众提供了开放性的想象空间——早在数十年前,如今大热的沉浸式多媒体艺术体验,早已被一位华人搬上西方舞台。
但对谢景兰而言,多感官的组合更意味着艺术最核心的特质之一:冲突中的平衡之美——“我要体现整体的和谐,一个步调一致的整体。”
1995年,谢景兰在一场车祸中溘然离世。她曾对独子赵嘉陵说过:“我造就了一个画家,也造就了一个雕塑家,可是现在我自己还什么都不是。”在其艺术人生中,她经历过生活环境、社会角色的多重转变,但她始终以坚毅而柔软的内心保持着旺盛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与周围世界的对话中,造就了独树一帜的人文主义和超然的世界观,并继续启迪后世。
谢景兰《给生态学者的绿色钞票》,布本油彩,130×195cm,1987年,私人藏品
延绵之躯
在艺术家谢景兰百年诞辰之际,特设回顾展《延绵之躯:谢景兰艺术展》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涵盖四大展厅及长廊,集中展示了艺术家绘画佳作、影像及文献资料,让观众有机会重新认识艺术家谢景兰,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
主办方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期望借此次展览,以颂扬这位跨界艺术先驱在融合东西方美学的深远贡献;而过去七年以来,谢景兰代理画廊季豐軒(KWAI FUNG HIN ART GALLERY)以专门团队艰辛搜集艺术家的作品及生平数据,为其成立文献库和出版艺术全集,画廊同样期待本次大型回顾展能让更多观众了解这位20世纪重要的华人女性艺术家。
正在展出
展览:《延绵之躯:谢景兰艺术展》
时间:2021年4月27日-9月19日
地址:亚洲协会香港中心麦礼贤夫人艺术馆
香港赛马会复修军火库
香港金钟正义道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