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作品为何能连涨100年?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
11月26日-27日,中国嘉德将于本季秋拍首度重磅呈献“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拍卖预展,甄选五件艺术大师的精品钜作,将西方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流派臻作呈于内地藏家与公众。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为你揭晓印象派为何能在市场中百年常青。
崛起之路
如今,被现当代艺术占据的艺术市场在不断沉浮的过程中,印象派作品始终是不可撼动的中流砥柱。作为现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印象派如同一场美学革命,在彼时仍以古典主义为主、学院派传统审美当道的时代刮起一阵飓风,就此推动了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艺术观念的转变。
其实,印象派早期的发展之路并不顺遂。自19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毕沙罗、雷诺阿和莫奈等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便被官方沙龙拒之门外,且作品处处遭到学术界与市场的白眼和冷嘲,艺术家们也难免经历为生计苦捱的日子。
在其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些在世人看来毫无价值的“拙劣之作”在法国画商保罗·杜朗·卢埃尔(Paul Durand Ruel)眼中有着无限潜力。19世纪70年代,作为“印象派推手”第一人,他从以每张作品200-300法郎的价格收购莫奈与毕沙罗的作品开始,到后来甚至以3.5万法郎一次性“all in”买下马奈的23件作品(当时的1法郎相当于今天60-80元人民币),将印象派作品一手垄断,令其早期艺术市场逐渐吸引了更多法国收藏家的目光。
在印象派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不同画商间的相互竞争也促进了其规模化并日益壮大。19世纪80年代,活跃于艺术交际圈的画商乔治·佩蒂(Georges Petit)以具有豪华陈列与展场的“国际展览会”(Expositions Internationales de Peinture)先后将莫奈、毕沙罗、雷诺阿与西斯莱等印象派艺术家吸引至麾下;另一著名画商、梵·高的弟弟提奥则更倾向于直接从艺术家手中购买作品,随后再转卖给其它收藏家和画商。
而在与提奥合作的艺术家中,数莫奈的作品价格最高,每件作品约1000-3000法郎;德加的作品次之,约750-2000法郎;毕沙罗与西斯莱的作品则未能突破1000法郎。
卡米耶·毕沙罗《La Briqueterie Delafolie à Éragny》,布面油画,58×72cm,1886年
可以看出,19世纪末的印象派艺术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彼时,法国经济受到战争的重创,卢埃尔决定将目光延伸至海外,并于1886年携300件总价值逾八万美元的作品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以一场“法国印象派画家展览”打响流派名号。此后,一系列联展及个展的举办使这一风格日益被美国公众与国际收藏家所熟悉并接受,其艺术市场也逐渐过渡到国际化的第三阶段。
1912年,美国收藏家H. O. Havemeyer在卢埃尔的代理下,于一场拍卖会中以高于卢浮宫出价的43.5万法郎购得德加作品《在把杆上练习的舞女》——这是画家20余年前作品单价的200多倍,刷新了彼时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价格纪录,可谓印象派作品在艺术市场上掀起的第一个高潮。
自此之后,其价格一路水涨船高:1923年,收藏家邓肯·菲利普斯(Duncan Phillips)以14万美元买下雷诺阿的《游艇上的午餐》;六年后,金融家约翰·惠特妮(John Whitney)更以16万美元购入其成名作《煎饼磨坊的舞会》……印象派终于在欧美艺术市场一路高歌、成功崛起。
市场“顶流”
二战后,收藏印象派艺术已成为一种财富象征,富有阶级与收藏机构纷纷出手投资,空前蓬勃的市场迎来又一次高峰。1957年,在法国收藏家乔治·吕尔西(Georges Lurcy)藏品拍卖会中,印象派与现代主义作品共售得170万美元,占整场拍卖总额的85%;而在1965-1971年间,印象派作品价格更上涨了117%。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印象派作品的价格仍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市场版图也从欧洲扩张至亚洲,在日本掀起新一轮购买狂潮。
进入千禧年以来,经历过世纪末市场泡沫的印象派在新世纪初重回正轨,并再次呈现出井喷式爆发。雷诺阿的作品《花园中的女子》于1993-2007年间曾四次登上拍卖会;而莫奈的《睡莲池》则于2008年拍出八千万美元的天价,距该作上一次拍出的价格几乎翻了整整250倍,更在彼时创下其画作的拍卖纪录。印象派作品一时间成为“高投资、高回报”的代名词。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花园中的女子》(Femmes Dans Un Jardin),布面油画,55×65.5cm,1873年,2007年以1225万美元成交
克劳德·莫奈《睡莲池》(Le Bassin Aux Nymphéas),布面油画,100.4×201cm,1919年,2008年以8040万美元成交
而纵观印象派艺术市场,莫奈的巅峰地位始终不曾被动摇。其作品《干草堆》于2019年以1.1亿美元的天价售出,打破了印象派艺术家的最高成交纪录。该作品上一次拍卖是1986年,成交价为250万美元,价格翻了43倍,投资回报率十分骄人。
与此同时,除纯粹的经济价值外,印象派也颇具“现代启蒙之师”般的意义,他们对后世现当代艺术各流派的启发性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如此,收藏一定数量的印象派顶级画作对美术馆与博物馆也有着象征文化地位的标志性作用。
“明星”云集
11月26日-27日,中国嘉德将首度重磅推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专拍预展。涵括四件印象派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基本涵盖了印象派从头到尾的发展历程及脉络。此外,这场专拍更甄选了一幅毕加索的代表佳作,彰显出印象派对后世现代艺术其他流派的深远影响。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
此次专场呈现的《台阶》是莫奈于1878年秋季创作的约30幅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转型时期的经典之作。与早期的绘画表达习惯不同,这一时期的莫奈专注于对刻画光线的探索。在这幅作品中,他通过更为细小且短促的笔触、大胆而明丽的用色以及疏密有致的构图,徐徐勾勒出小镇午后的寻常景色,其对色彩的感悟与技法的熟稔清晰可见。
正是这段于弗特伊小镇度过的静谧时光给予了艺术家充分精进绘画技法的空间以及新的创作主题和表达方式。可以说,若没有该时期的积淀与蓄力,我们或许无法见到日后登上巅峰的莫奈。
专场呈献的另一件莫奈作品《睡莲池与玫瑰》创作于1913年,属于“睡莲系列”的成熟之作。此时,莫奈已偏离了传统印象派的风格,开始消解所画之物的形体,并注入主观感受与情绪,作品中的连天水色与睡莲逐渐走向抽象与无形。这样的创作方式对后世西方美术史的进程发展极具启发性,更为其市场价值增添了充满分量的一笔。
在画中,莲池的水平面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是醒目的拱形玫瑰棚架,下半则是宽广的池面与倒影,形成虚实互映的特殊构图。从此视角描绘吉维尼花园的作品仅有三幅,其中一幅藏于阿利桑那州凤凰城美术馆,故可流通的作品仅有两幅。而本幅《睡莲池与玫瑰》的色彩则最为明丽,又是三幅中尺幅最宽者,宽度足有一米,可谓弥足珍贵。
被誉为“印象派之父”的毕沙罗所绘题材则围绕自然风景的四时变化,作品的明亮色彩与细腻笔触代表着印象派所追求的光影效果以及空气与空间感的自然呈现。19世纪80年代以来,他逐渐开始向以点彩创作手法为形式的“新印象派”倾斜。而这幅创作于1884年秋季的《巴津库尔洗衣池》即为其中代表,均匀且有条理的笔触隐约呈现出彩点并陈的手法,画面整体则仍是印象派所追求的自然精神。
而作为毕沙罗的学生,塞尚则并未局限于风景画的创作。肖像人物在其艺术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早期绘画创作的开端,抑或是成熟期大家熟知的1890年代的“玩纸牌的人”系列,都是他以人物为主题的代表题材。
本季专场特别呈现的《肖像》创作于塞尚的艺术生涯早期,构图简洁却颇具巧思,画中女士以右手腕依靠椅子扶手而使右侧手臂向上支起,加上向右倾斜的脸庞,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惯用视角,呈现出一种动态感。
全能天才毕加索更是在丰富悠长的艺术生涯中深受印象派影响,并广泛吸纳百家,发展出独一无二的立体派风格。在其最新的拍卖纪录前20件中,近半数作品以女子半身像为主题,可见该题材在艺术家创作生涯当中的代表性。其中,“戴帽子的女人”则是毕加索在众多女性肖像题材中十分偏爱的内容。
本场呈现的这幅作品创作于1965年,是融合了毕加索经典元素的代表之作,画中主角为杰奎琳·罗克(Jacqueline Roque)——其艺术生涯最后阶段的缪斯。画面由红、绿、蓝、黄等高彩度纯色构成,能看出艺术家早期受到了野兽派的风格影响;右侧适度留白,给予画面明快的节奏感与视觉舒缓的空间,尽显大师手笔。
承前启后、影响甚钜,印象派以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新与创见,为后世艺术家打开认识世界、审视自我的全新视角,艺术文明也得以不断突破边界、追求超越。如今,中国嘉德精心挑选五件现代主义大师的顶级臻作,将为藏家们带来怎样的不凡美学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