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画和建筑有什么关系?

于明祎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18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Bull III》,1953年



架上绘画是二维的艺术,建筑则属三维。两者看似并不相交,实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绘画与建筑有什么关系?建筑如何从绘画中取材?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




做建筑的艺术大师


当提及米开朗基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绘画作品。米开朗基罗在绘画与雕塑领域做出的贡献无远弗届,而他在建筑领域的才能便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创世纪》(Sistine Chapel ceiling),壁画,4000×1400cm,1508-1512年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局部),壁画,1370×1220cm,1534-1541年 


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便由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教堂内部仍保留着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诸多艺术家的壁画与雕塑。它的规模之宏大、意义之深远以及装潢之华丽,令其在教堂建筑中有着“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地位。再者,壁画《众神之爱》所在的罗马法尔内塞宫也是由米开朗基罗等在内的一众建筑师设计的;依然是罗马,皮亚之门(Porta Pia)同样由米开朗基罗操刀创作……


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The Pietà),大理石雕塑,高175cm,1498-1499年,位于圣彼得教堂


其实,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公元一世纪便于《建筑十书》中阐明道,除了坚固作为基本条件外,建筑既要实用、也要美观。这句话强调了建筑的双重意义:功能性自然是必要的,视觉效果亦不可小觑。在此过程中,绘画对建筑有着不可比拟的影响。


位于罗马的法尔内塞宫(Palazzo Farnese)

《众神之爱》(The Loves of the Gods),湿壁画,1597-1608年,位于法尔内塞宫


将时光拉回至近代。年轻的爱德华·让内雷(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毕加索、胡安·格里斯(Juan Gris)等立体主义艺术家,并短暂地加入了立体派。很快,他对学派中逐渐主观化和随意化的艺术表达失望,转而离开,并开创了纯粹主义。


爱德华·让内雷《Nature Morte》,布面油画,54×81cm,1921年 

爱德华·让内雷《Nature Morte aux nombreux objets》,布面油画,1923年 


在让内雷的纯粹主义中,感性与个人幻想被禁止、装饰性元素被放弃。其作品更多地依赖几何形状,构图则力求简洁——如同崇拜“机械”一般。而这段经历亦改写了这位艺术家的建筑之路。他的建筑作品同样表现出对几何的钟爱,建筑立面处理上更为简洁,去除装饰物后,建筑空间变得自由且流动。这种理性随之带给了他崭新的建筑生涯。


爱德华·让内雷《Still Life Filled with Space》,布面油画,60.3×73cm,1924年 


1923年,让内雷发表了《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影响无数后人的名言;1928年,他设计了“萨伏伊别墅”,其身简洁通透,重视建筑的功能。相比豪华繁缛的同时代建筑,几近纯白的萨伏伊别墅彰显出纯粹与极简的美学……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1928年

萨伏伊别墅内部


即便让内雷已在绘画领域开山立派,且收获颇丰,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建筑界。而他在建筑界也有着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这位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军人物也从未低估绘画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他说:“我透过绘画来获得建筑的灵感。”



建筑是三维的画


毕加索《Reclining Woman Reading》,布面油画,130.2×196.2cm,1960年 


由此可知,某种程度上,立体主义催生了现代主义建筑。不仅如此,人们不断从后来的建筑作品中看到绘画艺术的身影,这证明柯布西耶的二者同生之路并非独例。


仍以立体主义为灵感,解构主义先锋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就如绘制“抽象画”一般创作建筑,在材料运用和结构表达上皆打破常规。比如他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体便像由数个不规则的金属片随意拼合而成。与古典建筑追求的对称与均衡背道而驰,无序与无中心才是是盖里的代名词。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1992-1997年


在立体主义的平行时期,荷兰艺术界迸发出的风格派(De Stijl)也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提炼的几何造型与原色色调是风格派运动的两大特征。画派代表人物蒙德里安便将万物抽象为点、线、面等理性的表达方式,在其代表作《红、黄、蓝的构成》中可见一斑。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Composition in Red, Blue, and Yellow),布面油画,60.3×55.4cm,1937-1942年


施罗德住宅便是一栋风格派建筑。设计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在设计该别墅时受风格派艺术家影响,采用了很多几何与色块的组合。该建筑外表面主要为白色与灰色,搭配黑色窗框,朴素且简洁;同时,外部穿插着经典风格派色彩红、黄、蓝,使整体线面关系协调,充满节奏感。


施罗德住宅(Rietveld-Schroder House),1924年


而到了当代,绘画艺术的风潮被建筑界更加频繁地借鉴。比如上世纪末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提出的“扁平风”,以极短的时间延伸扩展至绘画、平面、时装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成为各界的重要走向。


在“扁平”的建筑世界里,建筑如同从绘画中“搬”出来了一样。2004年,建筑师组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操刀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便以一个“圆”的形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在此,外观的方向被规避,内部的多个展示空间“平铺”于圆内,各空间因此消除了主次之分。该美术馆色彩简洁,不使用任何具有“立体感”的缀饰,“扁平”风立现;六年后,二人设计的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亦如一片扁平延展于地面的波点画作。存在感被削弱,该建筑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


金泽21世纪美术馆(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2004年


当社会变革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时,人们自然会寻求更合适的建筑表达方式。比如上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提出“少即是无聊”(Less is a bore),正是斑斓的波普艺术大行其道时……除此之外,众多建筑与绘画也以互文的状态呈现于艺术史中,此处不一而足。再回到建筑的双重意义,建筑师自绘画中提取灵感,再付诸实践,成为了一种令建筑兼得美感与功能性的妙法。


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2010年



融合的盛宴


绘画与建筑本属同源。在数万年之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位于欧洲的昏暗洞穴中,只有打着火把才能看清:一幅幅小型人物或动物画被绘制在岩壁上,线条简练、形象生动。红色和黄色或由矿石研磨和水制成,黑色则为木炭或锰。


洞穴艺术(Cave Art)


这些材料是从洞穴所在的地面自然回收的,可以说,栖息地的碎片成为了表达的媒介。通过这种方式,建筑创造了艺术,艺术也创造了建筑。原来,在一种天然和本能的行为下,于艺术史的最开端,人类已选择了两者相融,在“美”的环境下生存。 


洞穴艺术(Cave Art)


其实在米开朗基罗时代,艺术家是建筑师,建筑师也是艺术家。而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亦常常借助雕塑、绘画和景观等元素模糊建筑的内外部界面,创造异常丰富的空间效果。在此时,绘画、建筑等其他艺术形式浑然一体,是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实践。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设计的圣伯多禄广场(Saint Peter's Square),位于梵蒂冈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Self Portrait as a Young Man》,布面油画,38×30cm,1623年


在中国,造园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其中,苏州园林便囊括了各种艺术形式。园内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意境无限。设计者通过“借景”,将园外的美景浓缩、剪裁后收纳于园林中,观者步移景异。


此外,园林亦通过联结不同艺术领域如绘画、装饰、雕刻及植物等,创建了一个具有全面艺术氛围的环境。在此,建筑是承载不同艺术的场所,绘画自然被囊括其中。


赵孟頫《兰亭修契图》(手卷局部)

网师园


“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出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简单地由绘画与建筑一题延伸,所谓诗意,便可理解为生于美、居于美,眼中长存着美。失去任何一点似乎都是遗憾。放至当下,若想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绘画与建筑的相融仅仅是开始。




精彩回顾:

艺术圈的甲方乙方,谁更有主导权?

什么是极繁主义?

极简主义美学,为何经久不衰?

















编辑、文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