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来啦!如何用艺术的眼光看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动态图标,2022年
今天,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自19世纪末距今,奥运会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一届届奥运中,不仅有精彩的体育赛事、优秀的体育健儿们抓人眼球,亦有相关艺术设计值得盘点。如何以艺术的角度观看奥运?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
万众期盼,北京冬奥会来了。除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外,冬奥会的相关设计亦值得关注。比如官方发布的会徽,便呈现出一个有着书法韵律的“冬”字。细看能发现字体上半部分图形为滑雪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则为运动员奔跑时的英姿,中间以写意的线条连接。
整而和之,“冬”字便如刀锋般镌刻于上,方寸间显冰雪冷冽之味、体育迅捷曼妙之美。而会徽下方的“BEIJING 2022”印鉴则汲取了中国剪纸的特点,笔意连贯、潇洒流落,亦与会徽相映成彰。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
自发布以来,这个集中国传统艺术与体育之美的会徽便被人们赋予了浪漫写意的名字——冬梦。除此之外,北京冬奥会会徽更是传承了奥林匹克代表性的五种颜色:蓝、黑、红、黄、绿——五环的颜色。加之底色白色,该色彩组合鲜艳且饱含能量,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所言:“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志。”
顾拜旦设计的五环标志,1913年
把我们的目光拉回至130年前的希腊。在欧洲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被挖掘出来,顾拜旦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了考察。随后,这位留着考究的浓密八字胡的法国贵族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观点。几番努力后,时近世纪之交,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成功在雅典举办。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得以以四年为期,一期一聚。
体育不能仅停留在赛事,而应“有着它自己的教堂、信条和仪式的信仰”。顾拜旦如此认为。于是1913年,他首先构思设计出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次年,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召开了第十六届全会。全会闭幕时,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顾拜旦向委员们献上了这份自己的杰作,它正是以洁白为底色、五环为图案的一面旗帜。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The Olympic Flag)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再现各国国旗标志色彩
“以这种方式组合的六种颜色(包括背景色白色)无一例外地再现了每个国家的颜色,包括瑞典的蓝色和黄色,希腊的蓝色和白色,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匈牙利的三色旗帜,西班牙的黄色和红色,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创新旗帜,以及包括古代日本和现代中国等国家旗帜的颜色。”顾拜旦这样阐述。
由此,五环标志开始沿用,时至今日仍是奥运精神所在。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计史也翻开了崭新篇章。
02
巴黎夏季奥运会相关海报,1900年
实际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设计一直映射着艺术设计思潮之变迁。在顾拜旦时代,世纪之交的艺术正经历着由传统走向现代艺术的转变。艺术家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冗的装饰取向,朝着自然流畅、简明轻快的设计风格进发。
就如1900年的第二届巴黎奥运会,就有着于欧美盛行的新艺术运动之风格。而彼时,法国正是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新艺术运动的源发之地,其奥运海报便含有此风格在内。
Jean Pal设计的巴黎夏季奥运会官方海报,1900年
在该届运动会官方海报中,一位手执花剑、重剑与配剑的女剑手成为了海报设计的中心。这位剑手衣着典雅、神态活泼,虽是运动海报,但不乏时尚感,是当时社会审美风尚的写照。除此以外,该海报摒除了上个时代矫揉造作的装饰痕迹,以具有机械感的红色和黑色字体设计简明地传达了相关信息,体现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Jean Droitl设计的巴黎夏季奥运会官方海报,1924年,花草藤蔓、人体优美的曲线反映了装饰运动的风格。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主办地一期一换,有利于吸收文化艺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到了20世纪上半叶,以包豪斯为首的现代主义艺术风靡全球,其形式简单、以实用和装饰为主要目的,设计者热衷选择抽象符号与图形进行表达。此风格亦在奥运宣传上得到体现。
Richard Beck设计的墨尔本奥运会宣传海报,1956年
且看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官方海报——该海报风格简洁,展示了一张对折的白色三页邀请卡,从深蓝色背景中朝观者逼来。卡片背面折叠处绘制了墨尔本市徽章,正面则带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该海报吸收了现代主义风格,完全采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简单明确、清新大方。
April Greiman和Jayme Odgers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的宣传海报,1984年
再看奥运史上的1984年。从这一年起,奥运会进入了商业化运作的新时期,视觉形象因此成为主办方营销的品牌。由此,奥林匹克的相关设计拥有了社会和经济的双重价值。同样是该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
这一年,奥委会委托了包括大卫·霍克尼、罗伯特·劳森伯格在内的15位知名艺术家进行创作,绚烂大胆的宣传海报饱含着诸多新浪潮的设计元素,甚至实验拼贴摄影亦被运用于此。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的宣传海报,1984年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的宣传海报,1984年
奥运复兴至此已有近百年历史。一个世纪的艺术风格嬗变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展露无遗。进入21世纪,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再到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亦将奥运设计史带入新纪元——一个当代、明亮且具有各地特色的奥运设计篇章由此开始。
东京奥运会相关设计,1964年
墨西哥奥运会海报设计,1968年
值得一提的还有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当思及拉丁美洲,那种极具风情、浓艳的色彩被来自纽约的平面设计师兰斯·怀曼(Lance Wyman)和他的同伴彼得·默多克(Peter Murdoch)采用。二人又在当地博物馆“取材”,再结合纽约时兴的欧普艺术——一套炫目且本土化的标识系统诞生了。
墨西哥奥运会时期的街道,1968年
比起一场体育盛宴,你或许更愿称墨西哥奥运会为视觉游乐场。整个城市的体育馆皆被涂上辐射双眼的欧普艺术图案,明亮的颜色装饰了街与巷,长达半个月的运动赛事如一场持续的热烈幻梦。
此后亦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去年的奥运会首次运用了动态图标;而北京冬奥会亦将此创新带入标识系统。于是在小小的动态gif中,你甚至可以看到花样滑冰运动员旋转时溅起的冰花……
由此,体育的魅力正透过艺术设计直击观者。在这一幅幅集千百人心血于一身的海报、图标、会徽作品中,精确、和谐、健美之感油然而生,而这不正是一场场体育盛会意欲传达的吗?和而不同,求同而存异,五湖四海的运动员由此可以愉悦公平地进行比赛,我们也得以见证流传了百年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与公平竞争。最后,祝愿奥运健儿们在北京冬奥会中取得佳绩!
编辑、文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