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攻略:那些你“瞧不起”的纸上作品……
以下的美术馆经典一幕,你中枪了吗?
在某位大师回顾展上,艺术爱好者小A匆匆一眼掠过纸上作品区,用急迫的视线搜寻着艺术家最具标志性的那幅大油画,然后挤进人群,拿起手机一顿狂拍,最后美滋滋地在朋友圈发图配文:“喜欢💗”
达·芬奇所绘的《丽达与天鹅》原作已遗失,仅存几幅丽达纸本手稿,图为《丽达的头》。
忽略艺术家的纸本作品,专注看其布上绘画“代表作”——这种做法既有道理,又暗藏危险。诚然,在多数情况下,油画作品尺幅大、耗费精力多、画面效果丰富、可留存时间久,诸如此类的优势使油彩天然地成为最受瞩目的绘画媒介。然而,当过分关注单一材料,我们对艺术的想象和认知也将被偏见裹挟。
如果你还在“瞧不起”纸本作品,将会失去什么?
宝贵的创作过程
对艺术家的深入了解从不只停留在画作表面,我们还需通过日记、书信等文本资料研究其创作过程。可惜在历史上,除却极少数古代大师,文字上的有据可考通常鲜有留存,十分珍稀。这时候,最好的增补方法就是看看艺术家在成品作之外还画了什么。纸本作品让我们与艺术家在起点相遇,一同回溯创作中的每一步。
米开朗基罗借由手稿图对造型和肌肉展开研究
米开朗基罗所绘的西斯廷教堂壁画局部,壁画创作的游刃有余源自大量的纸上作品积累。
在伦勃朗稀有的大尺幅纸本版画中,一组主题相同、却有八个版本存世的作品《Ecce Homo(瞧!这个人!)》极其珍贵,被称为“西方版画艺术传统的巅峰之作”。该画描绘了耶稣被鞭打后,示罪给耶路撒冷人民的场景。对比可知,伦勃朗最初几版创作更强调线条,画面干净明亮;台上站着罗马士兵和被处刑的耶稣,台下围堵着一群吃瓜民众。
伦勃朗版画《Ecce Homo(瞧!这个人!)》的第二阶段版本
再看最终版,画作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伦勃朗在角落和建筑上增添了阴影,画面暗下来不少。其次,站台下围观的人群被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下方深不见底的拱洞。在初版中,艺术家更忠实地再现了《圣经》的文本故事,其后的每次修改降低了还原度,却融入了更多情绪。到了第八版,观众一眼便能捕捉到耶稣被捕、被处罚后的黑暗和绝望。
如果说油画还只是“完成时态”的一个节点,那么纸本作品便为我们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进行时态”的艺术。
伦勃朗版画《Ecce Homo(瞧!这个人!)》的第八阶段版本
多元的艺术体验
此后,马蒂斯还接受好友邀请,免费为法国旺斯的一座教堂做设计。他坚信艺术也可以像教堂一样成为人类的精神避难所,对剪纸的热爱也借此机会得以从自娱自乐的趣味中进一步扩展,用全新的方式焕发光彩。马蒂斯以剪纸为模本,为教堂设计了不同于传统的繁复华丽的彩色玻璃窗。重复而简单的形状、明亮而纯粹的色彩,让身处小小教堂里的人们也静了下来。
不仅如此,晚年莫兰迪的创作亦逐渐趋向一种“无法被定义”的存在。纸张、铅笔,这些最简单的材料帮助他以轻松的心境游移于具象和抽象之间。没了色彩,于是线条和留白在画面上更突出了。尽管画的还是他最爱的瓶瓶罐罐,轮廓在纸上的瓦解却扩展了观众目光的开放性——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巅峰期的莫兰迪以创作静物油画著称
全新的实践潜力
2018年,班克斯的作品在落锤后被绞碎的事件震惊世界。
2021年,这件作品再度上拍,以高价成交。
班克斯《Love is in The Air Litta (Flower Thrower)》,纸上丝网印刷,50×70cm,2003年
谢帕德·费瑞《A CHAMPION OF JUSTICE (Ruth Bader Ginsburg)》,纸上丝网印刷,61×45.7cm,2021年
与班克斯相似,艺术家谢帕德·费瑞(Shepard Farey)用以纸张为基础的涂鸦和海报艺术刷新了创作边界。《希望》海报被官方认可作为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2008年总统竞选的代表图像,并成为这位黑人总统最具标志性的肖像作品,贴满大街小巷。纸上作品的革命亦是艺术民主化的浪潮。
编辑、文 盛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