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系列故事:米蒸糕和龙风筝
“非遗”系列故事
徐行蒸糕:入选上海市嘉定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徐行蒸糕是江南水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郊区乡村和集镇上普遍存在的年俗习惯;历史悠久,可追朔至南宋时期。当地衙门为讨好皇上,把各乡镇最好的民间食品集中展示。最后选为最富有吉祥如意寓意的米粉糕,做成圆形状,呈上朝廷。那终日品尝山珍海味的皇帝一尝到如此香甜可口、韧劲十足又不沾牙不伤舌的好食品,顿时欢心大开,下圣旨作为过年的贡品,每年春节前进贡。自此以后,蒸糕在民间大为流传,一直流传于当代。民间也出现了好多蒸糕高手,为人们送去一份份过年的传统技艺和祝福。
徐行风筝:入选上海市嘉定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徐行风筝是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徐行风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历代从事扎制风筝的艺人都是来自民间的平民百姓,作品既有欣赏价值,更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徐行风筝将浓郁的乡土风情、流动的生活气息、柔美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米蒸糕和龙风筝》
吴斌荣 文
王笑笑 图
天天出版社
龙镇曾经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但好吃懒做的人们把这片美丽的地方变成了“虫镇”。少年龙豆是镇上少有的勤快人,他要去和满头白发的老师傅学本领,他能让虫镇重新变回“龙镇”吗?本篇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米蒸糕的传说为故事主线,在讲述米蒸糕产生由来和制作方法的同时,通过作品传递出关于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技艺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故事人:首图少儿馆员马锐
“非遗”小知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分类是什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
来源:《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的智慧在现代熠熠闪光的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非遗,不仅仅是静默在保护名录中的冰冷文字,也不只是旧日时光里的古老智慧,它们来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也依然在当下传承延续。希望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非遗”系列故事会活动,了解更多的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质,却有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非遗传承人,帮助它们更好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