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0岁首都图书馆寄语读者: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





从童年的天真与无邪到青年的探索与成长,从中年的责任与成就到老年的智慧与感悟。生活赋予我们不断改变的同时,也将我们的人生凝练成一个个别人眼中的故事。


如果“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可以概括屈原的一生;“忍辱负重,矢志不渝”可以概括司马迁的一生,“有教无类,积极进取” 可以概括孔子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那么什么才能概括书的一生?


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使者,很多人的理想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写进书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少不了书的存在,人生的抉择会受到书的影响。人生之书的写就,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命运之书的走向离不开阅读的浸润。


沧海横流,唯坚守见证岁月。桑田轮转,唯信念直抵未来。山之巍巍,唯初心方能长久,水之汤汤,唯无悔可辨始终。书的一生,唯书名号能概其精髓,括其英华。


2023年10月21日,首都图书馆迎来了110岁生日。在首图人看来,110载过往,都“大而化简”地浓缩在这个书名号里。



110年,首都图书馆与时代脉搏同频,与北京发展同步,成为亿万人生交织的精彩舞台。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这舞台上,听听那些不同人生中的首图故事。


创建推动者——鲁迅


1913年的北京城,新思潮涌动。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职务是教育部佥事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第一科主管文化、科学、美术,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就这样,历史把鲁迅先生与首都图书馆的创建联系在了一起。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爱读书,可在那个时代,国人读书机会少,想读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更不容易。封建社会没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不是在皇家,就是在私宅。进入民国,在鲁迅先生和大量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之下,首图的前身“京师三馆”先后建成。


1913年7月,京师图书分馆开馆,这是京师三馆中最早创建的。


1913年10月21日,京师通俗图书馆在宣武门内开馆。这是辛亥革命后我国第一所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鲁迅先生出席了开馆仪式。那是北京美丽的秋日,鲁迅先生的脸上一定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大众化图书馆的创办,为启迪民智迈出了关键一步。


那时的鲁迅先生倡导白话文,京师通俗图书馆购置了大量通俗读物,让读书变得可亲可爱,为大众所接受。京师通俗图书馆正因办馆方向明确、地理位置优越、服务设置合理,开馆后广受欢迎,读者人数众多。很快,京师通俗图书馆成为各省通俗图书馆的样板。


1914年,京师通俗图书馆增设儿童阅览室,成为北京地区首个专门为儿童设置的阅览室。这与鲁迅先生的推动也不无关系。他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卓越建设者,让孩子们有自己的书读,是其多年夙愿。


通俗图书馆还附设了一个公众体育场,并修建了一个球场,读者小憩时可以进行锻炼。这在中外图书馆史上都可谓创举。


1914年,明清两代的皇家祭坛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对外开放,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在公园内设图书馆、教育博物馆。鲁迅先生和同仁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三年后,1917年8月21日,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开馆,这虽不是正式的通俗图书馆,但仍是最早开设在公园中的新式阅览场所,“京师三馆”就此聚齐了。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先生在北京度过了人生中极其重要的14年。在鲁迅日记里可以看到,“京师三馆”是他在京城最常到访的场所之一。他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


鲁迅先生不仅在“京师三馆”阅读,还捐赠了大量书籍。这期间,他创作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可谓石破天惊。他推动北京的图书馆建设不断前行,为唤起民众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京师三馆”几经合并更名,命名为北平市立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市图书馆,下辖分馆和儿童馆。


站在11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稀能看到鲁迅先生为创建“京师三馆”奔走的身影。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京师三馆”用书籍抚慰着每一位读者。读者的人生也像一本书一样,入藏到图书馆的成长书库之中。



首图老馆员——刘德原


在首图老馆员刘德原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初期,首图的家底儿很薄。那时的图书馆只是宣武门头发胡同内的一个四合院,藏书只有几万册,人员只有二十几个。


刘德原

京师图书分馆与京师通俗图书馆旧址——头发胡同22号


刘德原是1951年被分配到图书馆工作的,他记得最初读者到图书馆借书还要“铺保”,就是要有一个店铺给个人做担保才能借书。这使读者受到很大限制。他到馆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单位领导指示下,取消“有保借书”,实行读者登记制度,这在全国图书馆中可以说领先一步。读者到图书馆填一个表,把姓名、住址等必要信息登记下来,然后凭工会会员证、机关工作证、学生证或者是派出所证明,就可以在图书馆进行阅览,也可以领一个外借证,在图书馆借书。


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也提供阅读辅导。刘德原回忆,首图的阅读辅导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为推荐好书,先后请了赵树理、周立波等名家到馆和读者座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大作家都是自己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来图书馆。图书馆没有劳务费,不会请吃饭,但作家们都很高兴来,因为他们直接听到了读者对书籍的真实反应。


首图曾经几经搬迁,刘德原都经历了,他的最大感受是,每次搬迁,首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953年,由头发胡同迁到西华门大街35号。从原来的一个近700平方米的小四合院搬到了1700平方米的大院子里。


图书馆旧址西华门大街35号


到了1956年年底,各区的市图书馆分馆也陆续成立,建起了市有总馆,区有分馆,分馆下面还有文化站的北京市图书馆网。就在这一年,首图迎来了自己的一个“大日子”,北京市图书馆迁入元、明、清时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搬到国子监,馆舍面积一下子扩充到了7000多平方米。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市图书馆正式更名首都图书馆,由郭沫若题写了馆名。郭老的亲笔题字被刘德原小心翼翼装裱好,收藏在首图。


国子监辟雍


在国子监期间,刘德原和同事们创建了地方文献资料专库、书画专库、内部书库等,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也成为首图的一笔宝藏。


1971年7月6日被迫关闭5年的首都图书馆恢复开馆。刘德原清楚记得重新开馆时的情景:每天八点半开门之前,门口就排起了大长队,一开大门,读者就像潮水一样往里涌……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书籍的热情,让刘德原心潮澎湃,他感到,能为读者服务,是一项光荣的使命。


1980年,刘德原退休了。他在首图工作了近30年,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到主持工作的副馆长,他的人生与首图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我个人来说,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在这个馆中工作。”刘德原说。



首图老读者——解玺璋


解玺璋是首图的一位老读者。从国子监时期,到现在的东三环华威馆,他陪着首图一路走来。首图也陪伴着他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报纸编辑,再到文艺评论家、作家。陪着他创作出了《梁启超传》《张恨水传》《一个人的阅读史》……


解玺璋


解玺璋在首图的阅读生活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我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就开始到首图看书了。”解玺璋说,那时在厂里“三班倒”,如果是中午下班,就到首图看半天书,要是赶上夜班,则第二天一早去,在里面“泡”上一整天。


在解玺璋的记忆中,首图的综合“大阅览室”最抢手。当时“大阅览室”在国子监二进院的最北侧,那里的读者基本都是在里面待一天,中午也不出去,因为“一位”难求,出去再回来就没有地方了。“一般是早上去的路上买一点吃的,图书馆有白开水,中午简单吃一点。”“有一次早上出门忘记带粮票,路上没办法买主食,就买了几个小青苹果做午饭。吃的时候又不敢出声,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苹果肯定吃不饱,可在图书馆里看书,也没觉得太饿,精神食粮做了有益补充。” 解玺璋笑着说道。


在国子监回廊里看书的读者


综合阅览室


文艺外借处


读者借书


在解玺璋的心中,首图是自己的第一大学,有关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是在首图获得的。“我在首图的阅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随意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第二阶段就开始有针对性的查阅资料了。”


现在想来,解玺璋觉得自己在1971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读的书,比以后任何时间都多,内容也广泛。那段时间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从工厂到图书馆。1979年上大学以后,他已经能够在报纸上发表文艺评论,这与在首图阅读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在首图,我读的最多的书就是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美学方面的书,这些书籍对我帮助非常大。”


首图从国子监搬到东三环后,解玺璋依然是首图的常客。这时主要是为了写作查阅地方文献。在创作《张恨水传》过程中,解玺璋发现大部分参考资料都是关于张恨水文学写作方面的,有关其家世和个人生活方面的资料极少。在首图,他发掘到了“宝藏”。民国时期的老报纸上有张恨水开设的评论专栏,还有一本全面抗战时期的张恨水文集,全国仅此一本。这些珍贵资料帮助解玺璋更深入地了解了张恨水的个人生活和创作历程。


回首几十年的工作生活,解玺璋感慨,每到关键时刻都得到了来自首图的帮助。“图书馆对人太重要了,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当时可读的书不多,图书馆成了大家的精神家园。”



更多读者……


首图的110年,是倾心为读者服务的110年。


回首创建之初,京师三馆不仅是鲁迅先生的“天堂之所”,也是京城众多读者的乐土。


新中国成立后,首图和读者一起迎来文化事业的春天,迎来更加精彩的阅读人生。


2001年,首都图书馆一期在华威桥东南侧开放,第一年就接待了各界读者68万人次,办理借阅卡3.5万余张。图书馆“一卡通”的使用,更将读者带入了互联网阅读时代,实现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图书通借通还,信息资源共享。读者手拿一张读者卡,可在全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享受多项服务。


2001年5月25日,首都图书馆一期(A座)举行开馆典礼,首图正面主入口处以玻璃幕墙形成首图老馆国子监辟雍的剪影,使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造型理念相结合,这座建筑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家住海淀区的读者小石,工作单位在首图附近。中午休息时,他就会徜徉到首图大楼里借一本书。书读完了,可以在家门口的海淀图书馆就近还书。这种便捷的通借通还服务让小石感受到了“阅读自由”。


首图二期对外开放后,馆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更加注重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首图,实现了读者管理自动化,借阅各式文献实现全程自助。首图数字资源的建设也不断丰富,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面向全社会开放资源的图书馆理念。


首都图书馆二期


在媒体工作的姜女士喜欢在首图新开放的阅读空间“春明簃”读书写稿,这里优雅的环境让她思如泉涌。


春明簃内景


老杨先生是“首图讲坛”的忠实听众,这些年聆听众多名家在首图开坛讲课,让他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首图,活到老学到老,感受阅读的快乐!”


首都图书馆始终是北京城的一座文化地标。她不仅一直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更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全力提供着智力支撑。服务北京和北京读者是首图110年来不变的初心使命。这颗初心和这份使命,组成一个无形的巨大书名号,将首图与北京城和北京市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截至2022年,以首都图书馆为统领的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4893.04万册(件),馆舍面积70.7万平方米,阅览坐席10.8万个,“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城市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2021年6月28日,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开馆试运行,作为我国第一个机场里的公共图书馆,与新国门同步“凤凰展翼”的首图,成为首都文化传播平台和北京形象展示窗口。经常往返于北京和杭州两地的白先生每次回京,都要在首图分馆里坐上一会。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只要在这里一坐下,看上一会书,就有了一种到家的感觉,一身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首图大兴机场分馆一层


如今,家住通州区的蔡先生经常会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休闲健身,看着附近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一点点建成完善,他的心里格外喜悦。这座被誉为“森林书苑”的图书馆有着巨大的开放空间,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及元宇宙图书馆……蔡先生觉得,这座“亲民、特色、智慧”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就是首都市民步入未来的一道文化之门。


北京城市图书馆


百十年筚路蓝缕,向未来意气风发。从京师图书分馆萌芽,到北京城市图书馆聚光。从国子监涌泉,到大运河汇流。首都图书馆不断蜕变,不断升华,用一册册经典书籍,一个个闪光书名号,联接起一个个精彩人生,聚起一股股澎湃力量,向着灿烂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