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丰言锋语 | 留学,人生投资的一种手段

2017-07-20 GQ IMC GQ实验室


随手拿起手边的一个物件,它来自于“东京都中央区银座7-5-5”,即使足不出户,依然能闻到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海风的咸味。


国际留学是水滴跃入太平洋或者大西洋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目前地球上约五百万留学生中,每六个中便有一个是中国人。相比于出国读研,随着世界范围内低龄留学生群体在不断壮大,中国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明显增加,为什么要去、去哪里、学什么、怎么去?对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道最难的选择题受到整个家庭的经济构成,乃至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的影响。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首位留学生容闳,或是一千多年前西游取经的高僧玄奘,自古以来留学最稳定的意义在于学习国外具有优势的学术专业。无论是带着历史底蕴的法国艺术收藏与鉴赏,还是德国冷静理性的工业设计,要习得精髓,原著阅读、老师指导、学校氛围乃至社会环境缺一不可。


比起殖民时代对于西方国家的追捧和崇拜,现在的留学更像是一场对于人生的全方位投资,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收益的重要性上升,以中产家庭为主力的留学大军追求的是满足人最高等级的需求,也就是自我实现。


牵牛花初开的时候,死亡的号角便已吹响,人生若是一眼便能望到底,这场生死之行便了无趣味,如失去了源头活水的池塘被枯叶淤泥逐渐埋葬。相比于更注重应试与记忆的中国教育,国际课程强调的是兴趣的激发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是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基石。每个人都曾以为存在是唯一且正确的生活方式,也许在国家机器高速建立的时刻人们能在一颗螺丝钉上找到人生价值,然而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投身文化熔炉培养国际视野,成为游离于不同文化间的“陌生人”,才能反思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常识”,跳出“你应该”的桎梏,去寻找“我想要”的意义。


有时比行动更困难的是明白想要收获的是什么。为留学而留学的焦虑催生出的是天花乱坠的中介、一知半解的家长与不被聆听的孩子。家长的引导、孩子的意愿以及学校的了解是留学三大重要问题,以“尊重、平和、自由”为原则,日常生活中便需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了解学校的历史、理念与文化并进行实地考察,为留学乃至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知道,留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成长才是最终的答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24wolgs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期丰言锋语邀请了“超人妈妈”胡可、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与汇丰银行(中国)副行长李峰一起,就“留学”这一家庭选择题聊聊他们的看法与思考。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完整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