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找到了佛系青年流行的原因 | GQ Daily

康路凯 GQ实验室 2018-06-30


━━━━━


昨天看到一则好玩的新闻。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浙江杭州某超市的一名20岁的罗姓男员工,毫无征兆地连续两天都没有去上班。第三天,管事的经理着急了,他说小罗是贵州人,一个人在杭州工作,之前表现一直很优秀,现在却事先没有请假就旷工不到,而且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经理又联系了小罗的家人,但家人也说联系不上他,经理只好报警。12月17日下午一点半,警察到达罗的出租屋后破门而入,却看到了如下的情景,据警察描述:


门打开了之后,进去是客厅,屋内一片漆黑,我边上有个辅警,打开了手电筒。因为害怕出现意外,我们是很轻地走进去的,如果出现意外了,如果是命案的话,现场要保护的。


房子是普通农民房,单身公寓式构造,只有小伙一个人住。马经理打开客厅灯,发现小罗的卧室门半开着,竖起耳朵听,里面没有一点儿声响,我们轻轻走进卧室。


惊魂!只见小伙一动不动躺在床上,戴了个耳机。着急的马经理径直走向小伙的床,立刻用手推了他一下,没反应,又摇了十来秒,还是没反应。我们过去把耳机拿掉,也没反应,看看他有没有呼吸,额,呼吸倒是有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动静,小伙突然吧唧坐了起来,着实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小伙子揉着眼睛,茫然不知发生什么事情,他文质彬彬的,思维混沌,我叫经理去安抚了下他。后来我跟他聊了聊,听上去他身体不太好,平时睡觉睡得很沉……


我问他,为何连续两天不上班也不打招呼,他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就是在睡觉,不愿意透露详情。看到没有意外,我们就走了。


过了几天,《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又去找小罗,想知道他为什么那两天突然失联。小罗回答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上班……这几天没来上班,经理有打电话给我,我没接,因为我特别想逃避一些东西,接电话有一种恐惧感,虽然也知道这样是不好的……而且接了,又能说啥呢?


记者又问,那现在为什么又愿意来上班呢?小罗说:


我没有什么不让我来上班的理由,也没有能让我来上班的理由,哎,我在胡言乱语(笑)……


新闻到此结束。是不是觉得很无厘头?这也能算新闻?但你不觉得小罗最后的两句回答,和这整件事情,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状态嘛?找不到生活前进的动力,但也不敢放任自己一路滑溜下去。做的事情属于某个巨大的体系或者流水线上的一环,一点,一个螺丝钉,很多时候你无法通过工作直接证实价值的含义。想要改变的冲动总是很快就会被巨大的现实磨平,能做的似乎只有逃避,但又能逃到哪里去呢,把自己关在黑暗里也无济于事,最后还不是被破门而入。


虚无、无力、荒谬、丧......这样的词语正在或者已经占领了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如果不是的话,你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佛系”一夜之间就成了朋友圈里的热门。我们都知道,这样不好,但这样的“不好”究竟是偶发性的还是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是少数一部人的问题还是普遍性的?是只需要努力、上进、个人奋斗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结构系统?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细微的事情,究竟是浮在时代表面的灰尘,还是嵌入当代青年生活的困境?


前段时间,作家阎连科对“苦咖啡式文学”发出了严厉的控告。在他眼里,卡佛、门罗、乔纳森·弗兰岑、村上春树的作品都“和苦咖啡一样,温暖中带一点寒冷,甜美中有丝丝苦涩”,这类作品“只能看到一个人群在某一种情况下生存境遇中的小困难、小波折,看不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或者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阎老师认为中国的年轻作家已经在“苦咖啡文学”中越陷越深了,他说,“莫言、余华、苏童、格非三十岁的时候写的是什么,而你在三十岁的时候写出什么?”


我没有去现场听阎老师的演讲,仅从报道来看,我只是觉得连苦难也要按量级来区分实在是太不高明的观点了。如果照这样的价值观,开头讲的小罗的新闻就不仅是无聊,甚至连写出来都有些无耻了。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写什么量级的困境,写什么量级的苦难,而在于能不能把任何一种真实的困境和苦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不是说写国家、民族苦难的,就一定比写个人困境的更加高明。那种虚伪的、虚假的、虚张声势的宏大叙事,我们看的还少吗?至少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门罗的作品和托尔斯泰的作品都能带给我强烈的震撼,这样美好的阅读体验实在是太少了,无论他们描写的苦难从属于个体还是全人类。


阎老师对中国年轻作家不满意,原因大概是嫌他们写的太“小”,我也不满意,但不是因为他们写的“小”,而是因为他们写的不好,没能针对“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声音。或许我们的生活就是琐碎又无聊的吧,但那也是我们的,前辈可以看轻,但估计他们也没办法给我们更好的选择。自己不好看轻自己,还得靠自己给自己挣出路,我们别无选择。


还是鲁迅说的好: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作者:康路凯 邮箱:lukai.kang@gq.com.cn

题图 By Joe Bradely:Untitled from 5 Lithographs. 2015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