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95后,降薪1万去做体力活

纠结的 GQ实验室 2022-09-23

“如果你收到两个 offer,一个是 XX(某大厂)的运营,一个是 lululemon 的店员,你喜欢 lululemon 的工作内容,但又觉得大厂体面、稳,你会选哪个?


这个棘手的问题是我在广州的朋友 CX 丢给我的,我沉默了5分钟,还是回答不了,但我选择跟进这件事,记录他在试图冲破职业鄙视链过程中的渴望、顾虑、纠结。

今天的内容就还原了他的选择过程。





裸辞后
今年裸辞的人会经历什么?

 GQLab  从裸辞讲起吧?今年敢裸辞的都是勇士。

 CX  嗯,裸辞很酷炫,下场很狼狈。

我之前在广州一家快消做品牌,因为一些不公平待遇愤然辞职了。在家里舒舒服服躺了段时间,找工作的时候傻眼了——没人理我,一天投五十个都没人理。

 GQLab  一天投五十个,一个回复都没有?

 CX  倒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在家做主播之类的 offer,哈哈哈。

再狂的人,两个月找不到工作也蔫了。我投的公司越来越差,心理预期也越来越低,连带症状是不敢去对象家里了,你想,人家打扮光鲜亮丽去上班了,我只能在对方家里洗衣服、做饭,时间一下子特别漫长。

某个下午四点,我看着滚筒洗衣机里一圈一圈打转的衣服发呆,突然就顿悟了——我这是《82年的金智英》啊!

那之后我把自己关家里,不跟人说话,就使劲投简历,正经公司投完了就投服务业,数不清投了几百家。

投完就面试,一周五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周末就不面了,休息一下。

 GQLab  你这是像上班一样找工作啊。

 CX  对,身体有地方去,心理上“不被社会需要”的焦虑就会缓解一点。哪怕面了很多工作,心里也知道不会真的去。

某天面试结束后拍下的广州街道


比如一位潮汕老板让我给他写自传,薪水一万五。老大哥一看就是做生意发财了,要附庸风雅了。

面试特好笑,我跟着老大哥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扫视了一眼办公室,立刻发火了,打电话质问助理:“怎么没把我的香点起来?”

然后给我讲了两个小时自己的发家史,自己如何热爱这片土地,让我以后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把他(波澜壮阔)的经历写出来,甚至想好了要分为上中下三本。

我还面过某连锁寿司店做寿司的工作,一个月4000多块。当时我走进店里,里面大概坐了60多个人,全是来应聘这个岗位的,给我冲击挺大的。

 GQLab  体力劳动的工作竞争也这么激烈😢。

 CX  对啊,谁能想到今年工作那么难找!我认识的大厂 hr 说他一天要看200封简历,招一个人要7轮面试,俗称“彩虹面”。

但越是难找,恐惧越是会推着你去面离谱的工作,打开已经刷空了的 BOSS 直聘。





拿到offer

大厂“不行了”,
为什么我们还是想去?


 CX  经过三个月的勤恳面试后,我拿到了三个 offer。

一个是头部 MCN 的直播运营主管,事多钱多,到手大概2万多。我上一份工作就做直播,早10晚2,周末轮班。每天一早醒来就是复盘昨天的直播,定今天的营销计划,晚上回复十几个群聊里的@才敢睡觉,天天跟打仗似的。

另一个是某二线大厂的运营,事不多,活儿也不难,工资到手一万出头,缺点是工作内容重复,没什么发展机会。

而 lululemon 呢,从面试就很不一样,一面是和店长在咖啡厅聊工作内容和兴趣爱好,二面是和副店一起做瑜伽。

工作就是在店里叠裤子、卖裤子,没了。工资会比大厂少一点,但少不了太多。因为 lululemon 认为,服务 super girl 的店员也得是 super girl,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消费能力都不能差。

二面时,和副店一起做瑜伽

 GQLab  当时你来问我怎么选,我第一反应是去 lululemon——这太适合你了。

你是一个会花5分钟跟人声情并茂地描述一根雪糕的口感的人,销售很适合你。

叠裤子也跟你很搭。我俩还是同事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大会议室叠纸盒子,打包一些周边。当时你一边不慌不忙地叠着,一边跟我说,“我人生一大梦想就是做流水线工人,什么都不用想,重复手上的动作就好,成果也是‘可视’的。”

以前我总觉得工作一定要是你喜欢的,才有热情做大半辈子。但现在我觉得比起热爱,擅长可能更重要,正反馈对人的推动力要强劲得多。

 CX  这个我同意,但我纠结的是,去了大厂,以后还能去 lululemon,去了 lululemon,以后就很难去大厂了。

 GQLab  这逻辑很吊诡,因为怕永远去不了大厂,所以我们永远去不了 lululemon。

我们为什么要默许大厂那一套逻辑?不接受上一份工作跟岗位无关,不接受超过三个月空窗,连有过降薪跳槽都要打个问号......要我们像无脚鸟一样不停飞,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没有真正的 gap year。

 CX  但我们就是怕啊。怕“再也不能”四个字,尤其是再也不能进入目前最受认可的大厂系统。尽管大厂这艘船今年也开始进水了哈,我有朋友刚进去就被裁了,就是拿来扛裁员 KPI 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

 GQLab  确实,大厂还是某种标签,你跟别人说你在大厂,工作能力先不谈,至少能说明你学历高,眼界不错,交友圈也是“优质”的。虽然我们知道这套评价标准有多扯,可还是一边瞧不上,一边又希望得到这个体系的认可。一种拧巴吧。

 CX  人性的虚荣?

 GQLab  我觉得比起虚荣心,这更接近自尊心了。现在工作之外的社交场合,开头第一句还是“你是做什么的”,社交软件都让人填毕业院校和任职公司。这是一股存在于空气中的压力。

 CX  确实,我刚去 lululemon 的时候,会不好意思跟新的约会对象说我的工作。

我会说我虽然是卖裤子的,但我念过研究生哦,我在 XX、XX 工作过哦。就在细枝末节跟对方透露,我没有很差,不要看不起我。

 GQLab  很微妙,但我能理解,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恐惧掉队。我们都希望被社会认可,就像那位老大哥,出自传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土大款。

前几天我还在跟同事聊,她发现自己身边那些跳脱出主流职业的人,就算财务方面已经很成功了,见了你还是要先长篇大论,说自由职业如何如何好,确认你听进去了,他们才有安全感。

 CX  你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我选 lululemon,挺勇的。

 GQLab  所以,当时你怎么下定决心的?





做选择

我们听话、顺从,
就过得更好了吗?


 CX  我先去问了一个职场上的前辈。他工作能力很强,履历也非常漂亮,我是抱着“找大师算一卦”的虔诚去问他的。

我们在酒吧坐下,我说明大概情况,他回,“当然是去 MCN 啊,lululemon 会 mess up 你的简历。”
 
然后开始灵魂拷问:你一直的梦想不就是去 MCN 吗?不就是积攒快消经验,最后进宝洁吗?(宝洁是广漂心中的打工天花板)

总之就是往上跳的逻辑,拿更好的 title,挣更高的薪水。

 GQLab  你当时什么反应?

 CX  我就支支吾吾,话里话外暗示另外两个也不错。因为这三个我最不想去的就是 MCN,一个人周末不能双休真的会枯萎......

 GQLab  你有跟他表达这些吗?

 CX  没有,好像说了我就成逃兵了。这种耻感也很诡异不是吗?觉得自己才工作两年,没资格嫌累。

 GQLab  让我想起《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里聊工作伦理对人的驯化:除非是为了完成更多工作而蓄力,否则休息就是不体面。

 CX  就是这种罪恶感在作祟,所以那天我没接话,后面我们开始聊别的,最后喝醉了,准备回家。前辈起身去洗手间,回来的时候他没有走向自己的座位,而是晃荡着过来拍我的肩膀,说:“要不你去 lululemon 吧。”

 GQLab  ???

 CX  我当时也是你这个表情。他脸红红的,垂着脑袋跟我说自己走了那么多年“正道”,外人看来很光鲜,每次跳槽工资都更高了,其实每天都是抱着去屠宰场的心情起床的,每天要抱着身边的女朋友,抱10分钟才能起床。

 GQLab  一时不知如何回复。

 CX  我也一时不知如何回复,但在心里明确给 MCN 划了横线,因为我之前负责直播的时候,有跟他同样的感受。

至于最后的决定,起因是我看了一部爱情片,叫《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里面有段台词是这样的:


我也是这样呀,一直在做正确的事。小时候爸妈忙着做生意,不管我学习,但我一直是班上前五名,而且一节课外补习班都没上过,从来没有。

 GQLab  你咋这么自觉?小孩不都贪玩吗?

 CX  因为不知道要干什么,只知道自己喜欢被人喜欢。又发现学习好会被喜欢,就使劲学,结果学习好反而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我拿过这么多次95分的试卷回家,一次表扬也没听到。

学习和工作都是这样,我们遵守规则,迎合他人的期待,头上悬着“必须越来越好”几个字,最后没有得到想要的认可,也没有做成想做的事,这么一想心里就空落落的。

所以我去了 lululemon,因为像你说的,它看起来是适合我的,而且又是全新的,大厂的工作是可以想象的重复,可我没有在卖场里站着卖过衣服,没有在深山老林里做过瑜伽。我要做我本人真的好奇的事情,而不是在“社会压力”这个巨大身影的旁观下去做选择。

 GQLab  莫名有点燃........

 CX  也没燃多久,去了 lululemon 才知道,站8小时也挺累!





入职后

在 lululemon 的新鲜劲,
能持续多久?


 CX  前一个月我还挺有劲的。在这里不需要和客户推拉,不会紧张得肠胃打结,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江湖,每天就是卖衣服,跟客人介绍产品,下班后和同事结伴去健身,整个人就很有 power,在店里拿衣服都跑着去。

自己叠的满分裤墙

这里的同事都很爱运动,不是为了解压或者减肥那种很痛苦的运动,而是去了解更多运动的种类,做让自己开心的运动。虽然我知道现在我滔滔不绝的样子很像一个推销卡的健身教练,但,养成运动习惯后整个人确实会发生变化。

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看手机了,不看热搜、不刷短视频,就想着下周和同事去做什么新运动。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一起健身,一起运营一家店的原因,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很好,不是“亲爱的你今天好美”那种客套,而是可以开玩笑,可以一见面就叽叽喳喳聊昨天和谁 date 了,昨天瑜伽练到哪儿了。

和同事们一起做户外瑜伽

有一种你做你自己,还能被集体接纳的幸福感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情况哈,不同门店会有管理上的差别。

 GQLab  虽然你最后找补了一句,但依然很像在打广告。

 CX  哈哈哈哈,我是不是也变成了刚刚说的,需要滔滔不绝讲跳出规则有多好来获得安全的人。

 GQLab  我不知道,但起码目前你的感受确实很好。

 CX  也会有辛苦的部分啦,就像我刚刚说的,站8小时真的很累,我现在每天平均步数2万步,一到周末客流量还会翻倍。会同时有四位客人在叫你,会肩膀上垒着一堆衣服,在楼面和库房之间跑得晕头转向。还会有客人把所有尺码的衣服都翻一遍,连试穿袜都不肯自己穿,那我也只能单脚跪地帮他穿。

总之,我越做越发现,这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就像健身,有第一块若隐若现的肌肉时你会开心,会花半小时对镜自拍,拥有久了之后也会觉得不过如此。任何一份工作,都会有新鲜劲过去的那一天。

只是如果我去大厂,新鲜劲过去后,留下的可能是无聊和重复,在 lululemon 我还可能遇到一两个有意思的客人,还会期待下周的户外跑步。只是因为 lululemon 是适合我的,可能换了一个人,他又能在大厂获得满足感。

 GQLab  说到底,在疲惫中偶尔获得一点满足感,人就能继续工作下去。

 CX  是的,就是这样。





其实聊到最后,选择本身已经不重要了,本质上,我们不可能因为换了一份工作从此幸福美满的。

工作不是解药,它就是付出劳动、换取报酬。我们要做的是关注自己,相信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的满足和痛苦,像训练避障反射一样训练自己的职业嗅觉。

最后,希望我们能寻找到工作带来的那一点满足感,珍惜它,并想方设法延展它,以保护我们剩余的热忱。



策划:GQ实验室
编辑/撰文:大怪
助攻:赛赛、Lee
视觉:aub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