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深圳台风档案:跨越二十年的防风记忆
今日天气:多云,有短时阵雨;气温25℃ ~30℃;东北风2~3级;相对湿度70%~90%
“海马”来袭,南澳双拥码头附近海域出现了大浪。深圳晚报记者 黄铭 摄
10月21日,今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正面袭击粤东地区,深圳启动防台风和防汛I级应急响应,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停工、停业、停市、停课。这是深圳史上第二次因台风实行“四停”,第一次是为了防御8月2日在大鹏半岛登陆的“妮妲”。
“海马”来袭,南澳双拥码头附近海域出现了2.5米高的大浪。深圳晚报记者 黄铭 摄
近三个月来波及深圳的台风密集程度罕见,事实上,深圳本就是台风多发地带,平均每年有4.2个热带气旋对其有明显影响。
每一次台风光临,总有一群人不得不与它亲密接触,有抗风二十年的社区工作者,有迎风驾驶的公交司机,也有测风二十五年的气象观测员,他们工作中所亲历的历次台风,展现了深圳发展历史的另一面,甚至成为深圳抗台风数十年的一个缩影。
“海马”来袭时的南澳码头。
风雨欲来,箭在弦上。
10月20日晚上11时许,离进入深圳“四停”应急状态仅剩不到一个小时,大百汇工地上的工人情绪激动,疲惫的工人不愿离去。人群中有人开始起哄,他们之中,有部分工人刚刚下班,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
大百汇工地,位于盐田区海山街道田东社区内,这里有176名工人在中铁三建的工程项目里24小时3班倒施工。这已经是田东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黄伟营今天第4次来到工地进行劝离。
此时,谁也无法预测这个令深圳史上第二次实行“四停”,全城戒备的台风“海马”究竟会给深圳带来多大的影响,但预报中“正面袭击”的字眼令盐田区沙头街道田东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台风快要来了,大家赶紧停工,收拾行李转移到安置地点”。生命安全是预防台风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显然,工人所居住的板房不足以对抗来势汹汹的“海马”,黄伟营只好再三重申台风的严重性,并说明已经妥善安排好食宿。
“怕什么,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台风,我们不走”。夜色中,面对社区工作人员连劝带求,仍有部分工人不买账,站在工地上,始终不肯挪动半步。
时间紧迫,双方僵持不下。
黄伟营灵机一动,再次找到工地的主管。主管的话似乎更有效,人群中虽然发出一些抱怨的声音,但总算开始收拾行李。
接近21日凌晨,176名工人全部离开了工地上单薄的板房,抵达安置点。
21日11点15分,离“海马”登陆前不到一个小时,黄伟营和工作站的同事最后一次来到梧桐山劝离一位修行的居士。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黄嘉祥 摄
此刻,背靠梧桐山面朝大海的田东社区,风力开始加大。黄伟营和同事并没有停下脚步,直奔下一个点巡查,并不时将信息发回各个工作微信群中。
事实上,在“海马”来临前的一天,黄伟营和和站长黄汉华等50多位同事早已全站戒备。这已经是黄伟营连续第5天值班了,大家还没来得及从17日“莎莉嘉”带来严重暴雨的应急状态中缓一口气。
20日9时,“海马”白色预警升级为蓝色,大家匆忙赶回家带来3天的换洗衣服,便开始了对抗“海马”的战争。
“海马”来临前,海山街道办工作人员与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在疏通道路积水。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黄嘉祥 摄
今年,刚好是黄伟营在田东社区工作站工作的第20年,作为深圳市一名基层工作者的他,经历过大大小小不下于10余次袭击或影响深圳的台风,从“台风来后抗击”到“台风提前预防”,再到如今的“全面预防”,他见证了基层工作者在应对台风工作中的每一次变化,以及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他的经历就像是一部深圳20年基层工作者对抗台风史。
1996年,黄伟营初来田东社区工作站工作。当时,对于台风最深刻的印象,只停留在台风过后街头上一片狼藉、工作人员四处抢修的场景,而他就是其中一名灾后抢修工作人员。
彼时,当台风来临前,田东工作站并不是像今天这般24小时全程戒备。
事实上,在2000年之前,社区工作站提前预警防风抗灾的应急机制尚未形成,面对台风来袭,社区工作站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像今天这样去应付,而且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工作站必须这样去做。一切都在等待台风来了之后,工作站才会行动起来。正因如此,每次台风带来的损失都会比较严重。
21日上午,“海马”登陆前,黄伟营和工作站的同事在清理倒伏树木。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黄嘉祥 摄
转折点在于2000年之后,提前预防台风工作机制初步在社区工作站建立。自此,每当台风来临之前,田东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始走向各处排查,做好台风预防工作。
不过,当时的预防工作没有足够的精细,与各部门的联动也没有足够密切,只和三防、水务、安监、城管等主要部门保持一定的联动,并没有形成上下、所有部门共同应对的联动机制。
应对台风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漏,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走向完善。2003年,深圳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台风“杜鹃”,往后也经历着如“达维”、“风神”、“韦森特”等多个台风的考验。
每一次台风来临,田东社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在2013年“天兔”袭击深圳后第二年,深圳市对抗台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2014年4月10日,广东省防总召开201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分析研判2014年三防形势,部署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并建立三防暗查和倒查追究问责机制。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从那时起,三防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随后,深圳也建立起了三防倒查追究问责机制。
与此同时,深圳市应对台风工作的上下联动机制变得更加灵活、健全。这在今年8月份应对“妮妲”和这次“海马”中得到了印证,深圳市先后启动史上两次的“四停”防风工作,各部门、各行业共同联动的机制,让深圳这个特大城市的防风工作高效地运作起来。
这样高效的运作,给防风工作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和进步,尤其是对劝离户外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
被安置好的人员在安置房里休息。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黄嘉祥 摄
在防风工作中,劝说户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无疑是最重要,但也是较为艰难的一项工作。以往不配合的现象渐渐变少,劝离时间在不断缩短。
此外,劝离方式和安置机制也在逐步完善。黄伟营坦诚承认,以前劝离方式“简单粗暴”,动则以罚代劝,虽然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往往容易令人反感和抵触,对劝离的人员也未提供妥善的食宿安排。
现如今,劝离方式显得更加贴心,不再是以罚代劝,苦口婆心劝说以及为转移人员提供食宿安排成为了常态。
10月21日中午,台风“海马”在汕尾海丰县鮜门附近沿海登陆,与深圳擦肩而过,5个小时后,风雨明显减弱,深圳市取消台风预警。
他们又取得了一场胜利,当天18时,站长黄汉华就在工作站为当晚值班的几个同事亲自下厨,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
对抗一场台风,就是保护一座城。
虽然“海马”与深圳擦肩而过了,但对抗台风的流程早已深嵌于黄伟营的脑海中。对于社区内每一个隐患点,他都了如指掌,也记录成一份工作站的台风档案,当下一个台风来临之时,他和同事们就再次奔赴风雨中。
深圳报业集团送报员在路上。
10月21日中午,深圳M390公交车线路的驾驶室里,广播中传来了受台风“海马”的影响,深圳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四停”的消息。此时的孙保军,仍在公交线路行驶着。
47岁的孙保军是深圳M390路的公交车司机,已有23年的公交驾龄。M390路是深圳市区内一条主要的公交线路车。尽管三防发布了“四停”通知,但如若没有收到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及上级指示,他仍需按时发车。
这天中午,“海马”即将登陆。孙保军提前抵达公司,仔细检查了车子的情况,包括公交车的水路、电路、气路,乃至一颗螺丝钉的松紧,以便防御台风路上的险情。
一整天下来,车上的乘客并不多,路面的积水也很快消退,直到17时30分,车上的乘客才渐渐多了起来。
这一天,“海马”温柔地离开深圳,孙保军也安全将乘客送达。
深圳M390路公交司机孙保军。受访者供图
在深圳工作6年的他,经历过了数次台风。每一次的台风,他都奔走在公交路线上。如果时光倒退,这一切并不会像如今一般平静。
“台风发车虽然经历过很多次,但这一回确实让我心惊肉跳!”孙保军说的,是2012年的台风“韦森特”。
2012年7月24日清晨,孙保军驾着公交车行驶在深圳益田村的路段,他目睹了道路两旁许多树木被连根拔起,摊倒在地上。不远处,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轰然折断,差一点砸到车上。虽然人没有受伤,但被堵在了路上。随着风雨的逐渐加大,他明显感觉到车子仿佛就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
暴雨的肆虐带来声音的嘈杂,福荣路上响彻着焦灼不安的喇叭声,司机脚踩离合器所带来的发动机的低吼声、救护车和消防车的警笛声以及孩子的哭声……到处都笼罩着紧张的气氛。
2012年台风“韦森特”给深圳带来狂风大暴雨,造成11.5万棵树木折损。
“积水啦!”路面上的水几乎涌到车厢乘客踏板之上了,所有乘客都目瞪口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当最大挡位的雨刷器来回急速旋转,当厚重的车身不由自主地扭动,孙保军知道,他二十年驾龄中最严峻的考验来临了。他需要的是经验和沉着。
孙保军关闭了发动机,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此时,车外的行人似乎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纷纷往车子里钻进来。前方的路口积水很深,他亦不敢贸然前行。
等待了30分钟后,积水渐渐消退。“乘客的安全是第一的,就握在我的方向盘中。”孙保军和乘客们商量后,决定选择绕道而行,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他最终将乘客安全送达。
4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仍让孙保军记忆犹新。
“韦森特”侵袭,深圳路面积水严重,出行困难。
公交车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运营系统,即使面临2003年深圳经历最为惨重的台风“杜鹃”,往后的“韦森特”“威马逊”,孙保军也没有收到“四停”的通知。
今年,“妮坦”“海马”两次台风的来临,深圳市都启动了全市防台风和防汛I级应急响应,实行“四停”策略。全市370条公交线路则会根据台风预警信号以及路面的情况而临时停运。
车窗外,城市在不断变换着,城市防台抗台的应对模式也在变。让孙保军感到明显变化的是,而今,城市的道路排水功能逐渐提升,公交车也采用了新能源,配备新型的动力系统,应对台风天气,他也显得更加从容。
10月21日,疾风袭来难以骑行,市民只能下车举伞推行。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10月21日8时,深圳市气象局的气象观测员肖小平比往日提早了一个小时到台里接班,替换前一天的值班同事温精敏。温精敏当时已经连续工作了24小时,但他不能像往常一样轻松下班,他必须继续值守在台里,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很清楚,今天又有一场强台风要来了。
彼时,“海马”距离深圳两百多公里,正在以约30公里的时速向东部附近沿岸逼近。
9时56分,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与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坐镇市三防指挥部,召开视频会议,检查部署防强台风工作,要求各区各部门按照最高级别的防御标准迎战“海马”。
同一时间,位于深圳园博园内的市气象局,二十多名气象局领导和肖小平等工作人员齐聚九楼气象台,凝神观看大屏幕。
10月21日,气象局全员备战,肖小平(左一)与同事在观测、分析台风数据。通讯员 刘洪涛 摄
“这种场面在局里是很少见的。”肖小平感觉到,政府这次严阵以待的架势,完全不亚于两个月前的“妮妲”。
这让肖小平的神经更加紧绷了。尽管具有25年从业经验,对业务已经完全驾轻就熟,但他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时刻紧盯着电脑,观测每一项气象数据的变化。
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云、能见度、日蒸发量……这些数据看似平常,却是气象预报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换言之,观测数据是预报工作的基础,反过来也可通过实时观测数据检验预报的准确与否。
对于台风天而言,最重要的两项参考数据就是风力和雨量。“如果没有我们的数据,预报员也很难对台风进行实况分析和判断。”肖小平介绍道,他们所在的“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是深圳唯一一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其观测数据代表深圳参与全球的天气数据交换。
担负如此重任,基本站观测的每一项数据都至关重要,不能缺失,也不能出现失误。
观测员电脑上需要监测的部分气象数据。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张小莲 摄
“每天24小时都要有人盯着。”值班的观测员必须时刻注意观测仪器的运行状况和数据质量,做好数据保存和发报,每3小时发一次天气报,当出现大风、雷暴等重要天气时,则必须在出现后的10分钟之内发出去,一旦漏报,后果十分严重。
肖小平和同事们经常会做同一个梦,梦到自己因为各种原因错过发报时间,“总是在梦中被吓醒。”这几乎是所有的观测员都会有的一个职业病。
21日,“海马”给深圳带来狂风暴雨。“实际上,雨下得很大的话,蒸发量几乎为零。”就算是零,也要保证测量正确,而下雨会导致测量蒸发量的仪器水溢,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肖小平便不得不和同事轮流去观测场取水。
观测场上的蒸发量观测仪,一下雨中间圆筒里的水溢出来,将导致观测结果不准确。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张小莲 摄
这是当天整个台风观测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项工作。观测场位于200米外的一座小山坡上,肖小平们要在狂风大雨中行走6分钟才能到达,然后在狂风大雨中一杯一杯把仪器里面的水取出来。
肖小平回忆起以前人工观测时代,冒着风雨出去观测是家常便饭,一把伞,一支笔,一本记录簿,一个量杯,就是全部装备,如果是晚上还要拿个手电筒。遇上电闪雷鸣则更加危险,因为观测场上有避雷针,容易把雷电引过来。“不管是台风还是打雷下雨,哪怕就是下冰雹、下刀子,我们也要出去。”肖小平说。
肖小平们每次要从条陡峭的阶梯爬上观测场,遇上台风雷雨天会十分危险。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张小莲 摄
据历史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影响深圳的台风有4.2次,最多年份多达9次。但至今为止,只有今年8月的“妮妲”和这次的“海马”启动了史上唯一两次“四停”,且因最终虚惊一场而被网友戏称为“优秀台风”。
在肖小平的印象中,从业至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是2003年的“杜鹃”,对深圳造成了无比惨重的损害。
那时候,手机的普及率不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网,不像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天气状况。肖小平清楚地记得,当时气象局六楼的几台电话都被打爆了,全是焦急的市民来询问台风情况的,“所有人都非常非常紧张,像拍电影一样,最后每个人嗓子都喊哑了,要买金嗓子来吃。”
21日,气象台一线业务值班人员正在接听咨询电话。通讯员 刘洪涛摄
肖小平还记得,后来发生过两次在深圳东部登陆的台风,分别是2008年的“风神”和2009年的“莫拉菲”,他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西涌天文台在大鹏南澳的落成。由于影响深圳的台风大多数都是在深圳东部登陆,西涌天文台的气象观测场就相当于深圳的“台风前哨”,能够“第一个采集到台风的数据”。
随着气象技术的发展,对气象的观测和预报也将越来越精细化,肖小平表示,精细气象离不开观测数据的精细化,目前全市已设置了160多个自动观测站,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或许未来的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具体哪个镇哪条街道,不再打“局部有阵雨”这样的“擦边球”。
但目前的台风预报,尚且很难做到百分百准确。这次“海马”与深圳擦肩而过,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21日上午,预报员认真研判台风“海马”走势。通讯员 刘洪涛摄
“你们是希望它(海马)变小还是变大呢?”肖小平在电梯里问预报处的同事,同事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肖小平坦言,预报员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预报准确,能达到预报值,另一方面又希望它给市民造成的损失少一点。
不过,对于气象人来说,没有天气灾害发生,才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深晚君特选 (戳下方标题)
采写 | 深圳晚报实习记者 黄嘉祥 张小莲 吴洁
编辑 | 吴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