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e:Think创新营圆桌回顾|成都高新区转型金融的挑战与趋势


11月16日以“低碳科技、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创新”为题的首届Re:Think创新营顺利举办。

圆桌论坛二深入讨论了“成都高新区转型金融的挑战与趋势”,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首席技术顾问丁宇主持。


本场圆桌从宏观到微观,再讨论到赋能。

从宏观上,圆桌论坛嘉宾探讨转型金融的定义、政策背景和行动路径

从微观上,成都高新区本地的科技银行业、保险业和碳交易机构的代表分享了在一线的转型金融实践中挑战与机遇

最后,从赋能角度,讨论金融监管机构、碳交易机构、保险业如何可以更好地支持建立一个完整的转型金融生态圈




丁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

续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

目首席技术顾问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工作的核心是是怎么样把目前的能耗给降下来,但是同时要考虑到我的经济发展、就业等等,这实际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我相信中国政府的“双碳”战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升级。那么,升级有一个很清晰衡量标准,即同样的产值用更少的能耗降,降低成本,我们现在试图将国家的制造业升级的双碳战略跟企业家具体的需求结合,即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它的能耗相关的成本,特别是在这个艰难的经济周期下,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就业,银行是很重要的桥梁,很可惜目前这个桥梁还没有完全搭起来,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和未来的努力把这个桥梁搭起来。


 转型金融的定义、

 重点以及具体措施 

丁宇:从你们的观察视角,您怎么看或者您怎么认为我们现在提的转型金融,怎么样能够把国家的战略聚焦到金融机构?怎么在这个领域既满足国家战略目标,以及联合国机构提出的发展方向?


刘嘉龙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ESG投资

研究中心主任


转型金融的定义:是指支持高碳行业和企业向低碳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与活动。

转型中有几个重点:

1)首先,企业和社会需要强调是公正转型,在关注气候和低碳发展转型过程中,对社会发展和民众利益不要造成伤害。

2)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家的“双碳”目标,拓展绿色金融的体系,也会开展绿色转型的原则制定和相关的政策工具推动。人民银行下设的绿金委也成立了转型工作组,现在由建设银行牵头,国有大型银行和许多股份制银行都参加了。

3)从风险角度来讲,我们知道全球的气候变化(包括高温、飓风、飓灾等自然灾害)已经对金融的底层资产包括金融服务的客户造成物理风险的实际性影响,例如四川省今年的干旱。从收益角度来讲,转型金融当中市场对这些行业的发展预期以及对绿色低碳行业中的偏好,已经在资产收益和投资偏好上形成了趋势。


王喻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营管部副处长


从政策框架的角度,来推动转型金融工作,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

因为需要落实国家的“双碳”战略,金融作为资金要素的重要保障,必须要开展这样的工作。

第二、做什么?

需要尽快明确转型金融的标准,转型金融涉及到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支持哪些对象。如,我们自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对“两高一剩”的产业有一些约束性条件、限制性,在转型金融里面,这些“两高”的产业显然就是转型金融需要推动的一些领域。

第三,是怎么干?

跳出金融说金融,不管是绿色金融也好、转型金融也好,需要国家、省市、各级层面进一步出台和完善“1+N”的政策体系,对金融机构和体系提供路径指引,合理预期和发展指导。

第四,干得怎么样?

需要进一步建立基础性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开展碳核算的工作,建立统一核算的体系,围绕碳市场培育和建设,发展一系列第三方服务体系,包括碳核算,碳排放的核查,碳足迹认证和碳资产管理等,促进碳市场的交易以及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最后,需要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模式,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市场机制。


不同行业在转型金融中

的实践经验  

丁宇:今天我们也请到了来自成都高新区的科技银行业、碳交易所以及保险业代表,请他们也给我们分享一下在不同领域从事转型金融相关工作的创新实践经验。


杨樊

新网银行行长助理

人力行政总监

商业银行可以顺应数字时代趋势,大力推进经营模式数字化转型,实现低碳绿色运营。从生产方式来讲,我们提供“无接触、不间断”的全线上数字金融服务,大大减少用户出行交通碳排放,内部运营也基本实现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在行为管理中,我们产品委员会基于“双碳”目标对项目进行评审指导,内部已建立减碳积分机制,对外也会考虑给用户更多的减碳行为有一个奖励机制设置。


蒋洁萍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

常务副总裁

转型金融可以支持高碳企业开展具有低碳、减碳甚至是脱碳效应的项目或者活动。对于传统的高碳行业,如火力发电、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等,企业需尽早制定自身的减碳目标,或者碳中和目标,明确具体的实施路径,加强与开展转型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运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为自身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对纳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区域碳排放权试点的企业来说,还可以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碳资产回购、碳资产托管等碳金融相关的融资活动。


余海军 

锦泰财产保险公司

农业保险部总经理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我们现在开展了天气指数保险业务,这种产品有如下特点:

第一是低碳绿色。通过设计一套较为科学、与农业生产影响紧密的气象指数体系,针对具体指标的量化,对气候的运用和社会化治理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是兼顾公平。只要气象数据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无论投保标的是否受灾,投保农户都可以得到赔偿。

第三是便捷高效。承保理赔全部在线上完成,从理赔条件触发到赔付款支付基本上在24小时之内可以完成。

第四是成本较低。受灾因子和程度进行了指数化,我们无须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灾后查勘定损。

第五是标准公开。天气本身具有可测量性、公开性和不可人为操纵等特征,农户对气象数据也很易懂。

第六是附加值高。我们把气象数据嵌入到农业生产的全流程,实现了灾前在线预警、灾中接入减损、灾后高效理赔,农户体会到了更高附加值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不通利益相关方

赋能路径

丁宇:我们会加强一系列的赋能,从金融监管部门、专业的政策和行业研究机构、保险业以及碳交易机构的角度来看,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具体思路?


王喻 :

第一,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都必须依靠科技的赋能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第二,需要加强政策激励和约束,如人民银行运用了结构性的政策货币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的支持。

第三,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采纳负责任原则等,把绿色低碳作为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信息的披露,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支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第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开展,对于金融机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直接的影响包括对金融资产会有一些风险,带来一些管理上的挑战,人民银行也在指导金融机构通过开展相应的一些风险压力测试等等,指导金融机构对这些风险提前做一些预判,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


刘嘉龙:人民银行出台了支持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碳减排工具、支持清洁煤利用等。政策解读非常重要,在标准当中政策理解、去创新一个产品,这是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在人力能力的建设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绿色低碳产品的认识也非常重要,研究院在产品创新以及能力建设当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努力。最后,研究院也长期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和举办沙龙活动,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和活动把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相关的政策建议,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相关的机构,以促进转型金融的发展。


蒋洁萍: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或者区域碳市场的企业,他们可以运用给他们发放的碳排放权的配额或者碳信用,跟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权的质押融资,或者碳资产回购、碳资产托管这些碳金融相关的融资活动。


余海军:目前,发展推广天气指数保险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和一些难题需要解决,如产品本身的基差风险、费率科学厘定,基站建设投入、科技赋能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保险公司、科技公司乃至银行的跨界和深度合作,从而共同推进天气指数这种产品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Re:Think创新营2022     


主办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是联合国从事发展的全球网络,帮助各国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并实现包容社会。我们协助各国制定政策,提高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机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确保发展成果的可持续性。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

成都高新区于1998年成立,1991年被指定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依托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和成都未来科技城五大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支持单位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归口管理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对华合作,并承担着对外援助一般物资项目、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援外培训项目以及现汇援助项目的实施管理任务,以及商务部主办的相关会展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


执行方

SPARK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成都)

SPARK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成都)致力于为传统的发展方式提供创新的新思考及新方法,基于现有的数据和经验,并促进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创新网络的交流与合作,用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实现。运用全球智慧,规划解决方案,开展试点项目,为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交流与国际合作。


 
In Case You Don't Know...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联合国最大的全球发展网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致力于减少贫困消除不平等实现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协助各国优化政策制定、增强协作能力与制度建设能力,并提高各国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十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动不同历史阶段的优先发展领域,始终走在发展工作的最前沿,与中国并肩携手,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并通过与中国的全球合作在世界范围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你可能还想看

Re:Think | 探讨低碳技术与绿色金融,共绘成都高新区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蓝图

Re:Think 丨Re:Think创新营圆桌回顾|成都高新区双碳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可持续发展丨《企业低碳转型之路:2022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预发布

文章版权归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所有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点赞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