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吴晓求:现在很怀疑能不能赢任志强,没想到北京四环内房价能涨到12万一平

2017-03-24 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记者  谢玮 | 博鳌报道


3月23日—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小镇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3月24日,在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采访。


吴晓求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 摄


2012年,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吴晓求与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有一个著名的“赌局”:以5年为期考察,投资股市收益一定大于买房收益。时间将近,楼市依然高歌猛进,股市在2015年元气大伤后仍然扑朔迷离,吴晓求作何感想?


“我和任志强有过一个赌局,未来5年时买房子还是买股票好,现在就快到期了,我很怀疑我到底能不能赢。如果任志强能赢,只能说,金融体系是落后的,说明中国的金融改革没有成效。” 吴晓求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一国财富的主体应该是金融资产,而不是不动产。如果不动产占据了投资的主要方向,大家都加杠杆去买房,这会带来巨大风险,也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


“我没想到北京的房价,四环以内居然能涨到12万一平米。” 吴晓求直言,这种状况非常恐怖,年轻一代没有希望,中国的经济就没有希望。


吴晓求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推动金融的改革,使老百姓不要去买这么多的房子。这有巨大的风险,未来资产的收益率如果低于其财务成本,那么危机就来了。”


“虽然中国办了很多大事,但是到现在为止,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约束对房价的上涨。”他说。


此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提出“野蛮人、妖精、害人精、金融大鳄”,触发一系列监管风暴。如何理解这些词语?捉妖抓鳄后,资本市场监管的下一个重点是什么?


“最近一年来,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吴晓求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了20多年,但我们对资本市场监管的理解还是有重大的差异,当然这种理解是要付出代价的。”


吴晓求认为,2015年的股市危机和股市大动荡提供了反思机会。这场危机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无法定位。实际上,赋予监管者的职责只是监管,不应要求监管者兼有市场发展的职能,包括市值的扩大、指数的上涨等等,这不是评论监管者成功与否的依据。评价监管者最终要的依据是,能否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使市场处在公平公正的状态中。


“最近一年多来,(证监会)抓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的建设,同时对于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这种行为严厉监管。我的评价是正面的,虽然指数没有涨没有跌,只要市场保持平稳的秩序,市场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运行,这个市场就是健康的。”他说。


谈及对“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大鳄”等词的理解。吴晓求认为,这些词实际上在资本市场中是中性的,在中文里可能带有贬义。在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野蛮人”是正常的,是市场价值发现、并购行为发生的重要机制。如果门口没有“野蛮人”,市场也就失去动力或者生机。但是不能让“野蛮人”胡搅蛮缠,没有规则。在规则监管之下,“野蛮人”就是市场正常秩序的推动者。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制定一个与现代资本市场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这是监管者的最重要的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