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的高考故事| 1960年的高考长这样

2017-06-06 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口述| 30后老头

(30后,男,1960年参加高考)

文| 庞乓


浙江省高等学校1960年暑期招生准考证(资料图)


我是1960年在天津参加的高考,今年78岁,后来就读于河北某高校。


>老师说:明天要高考了哈。第二天,同学们就都背着书包去学校考试了。然后,发卷子,写,就是了。


当年我们的高考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大家的心情都很轻松。我们高考时可不像现在,又怕噪音干扰,又是交通管制,好像全社会都很关注,我们那时候的高考和平常没什么区别。也没有啥高考补习班、状元高考房啥的。高考填报志愿也都是我自己做决定,家里人也都没给啥意见,那时候孩子多,一家都好几个,爸妈还得上班,顾不过来,自己做主,顶多问问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一般对于多个孩子的家庭,1个孩子高考也没啥大不了的。头天老师说,明天要高考了哈,第二天班上同学就都背着书包去学校考试了。然后……发卷子,写,就是了。


高考的考试科目是数学语文和综合,不过我们不考英语,那时候我们都学俄语,不过高考到底考不考,我忘记了,毕竟时间太久远了。


>考大学,班主任的评语比成绩重要!


那时候我们一个班有50多名同学,差不多80%都上了大学。那时候,大学录取不只看高考当天的成绩,班主任执笔的“毕业鉴定”更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评语为主的。我们那个年代里,思想觉悟是很重要的考核标准,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大部分也都是平时调皮捣乱或者思想觉悟不高的。


当然,由于每个班主任的能力不尽相同,还有对评价标准、政策分寸等标准掌握得不统一,评语的水平也写得良莠不齐。为了把关,一般都是由中学的校长亲自审阅、并与班主任协商。


不过这“待遇”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的,这只限于毕业考试总成绩排在年级前50名左右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被重点院校录取。毕业时学校事情也多,校长也不可能把所有毕业生的评语都看一遍。


要是这50名同学里,有家庭出身不够好,但高考成绩较好的同学,那“个人政治表现”鉴定评语对他就格外重要了。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否考进大学,甚至是能否进入重点大学深造的关键。当然,家庭出身好的同学,如果高考成绩稍差,也会因为学校给出了好的鉴定评语而改变命运。不像现在,“一考定生死”,所以我们那时候心态都挺轻松的。


此外,当时的高校同样也希望能够招入一些思想觉悟高、入学后能担任学生干部的人才,有文艺体育专长的人才,省、市级各学科竞赛的优胜者等,这也全靠毕业鉴定来展示了。


>所有的志愿表上都有四个字:服从分配


至于哪些同学上哪所大学,也都是按照国家计划的,就像毕业后就业一样,只要你能上了大学,毕业就能有工作,也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那时候,我们也都没有“什么专业今后就业好”的概念,这种想法压根就没有。也就是说,上了大学,就有了工作,国家就会给你分配以后的事儿了。


唯一的考虑因素,来自老师的调配。1962年高考,全国高考仅录取12万人,因此学校的好学生,志愿报得一定要“平均”,不能集中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当然,时代特色必不可少:“所有学生的志愿表上肯定都少不了这四个字,‘服从分配’。” 那时候我们座谈时,也讨论的都是如何服从祖国需要,做好升学和就业两种思想准备。


不过不是你家在哪里,就能在哪里工作,不少人都被分配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不过也很少有人不满意,大家的想法都是很服从分配的。让去哪里,背着包也就去了,很简单。那个年代,组织说什么就听什么,没人有异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