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还要不要为喜茶打call?

2017-09-09 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文| 经济网 凹哩凹


号称“中国第一网红奶茶”的喜茶终于开到北京了。算算时日,也有半个多月有余,小编至今还没喝到一口……


(图片来源见水印)


因为不论你什么时候去,店铺前排队的盛况都是这样的 



要么就是这样的……



这种爱而不得、想靠近又害怕的复杂感情,最后只能让小编“手放开”……


>下雨天也要排队3小时的奶茶店



没错,一个起源于广东江门的奶茶品牌,从广州到上海,一路逆袭北上,终于火到了北京。开业当天,北京恰逢暴雨,你以为恶劣天气会阻挡买家们的步伐?但事实证明,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天气因素只加长了排队的时间,却没减短队伍的长度……


所以下雨天排队3小时买杯奶茶,对于“勇士”们来说,很ok,这是混合着雨水与泪水的奶茶!


>为什么这么多人为“网红”美食爆灯?


前有“一点点”,后有“喜茶”,越来越多的“网红”美食进驻北京。平均排队1小时+的网红店,怎么就赢得了我们的信任?


不可否认,一些人气爆棚的“网红”美食店确实在产品质量或者服务上有它的特别之处,但随着更多这样的店铺进入视野,所谓“套路”也逐渐显现:营销和推广是必不可少的吸睛手段。



自古网红店多套路,饥饿营销当排首位。据悉,喜茶在北京实施“限购”策略,即每位消费者最多一次只能购买3杯。虽然喜茶声称“没有自雇排队托儿”,但这丝毫不会影响黄牛大军想赚代购费的决心,当队伍排起来之时就是吸引路人注意力之日,因为“从众性”这种心理战,一般大众可打不赢……


在上海和北京的店铺开业初期,喜茶也都邀请了当地有名的美食博主、美食测评员提前来店里试喝、品鉴一番,口碑通过“美食大v”传播之后,人气与知名度自然也会更上一层楼。


年轻人是“网红”美食的主力目标客户群体,更注重生活品质与生活方式,这买的就不仅仅是美食了,同时还有附加的生活方式。这跟“哥吃的不是泡面,是寂寞”的原理一样,“姐喝的也不是奶茶,是姿态”。特别是在买完之后立马拍图发个朋友圈,社交属性也get了。



只要产品质量没什么bug,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发酵,“网红”美食店基本就能抓住到“爆红”的精髓了。


>喜茶什么时候才能“不排队”


几年前的茶饮市场还处在一个消费断层,一面是被看成中老年专属市场的“饮茶文化”,一面是门槛较低的快销连锁茶饮店。不过近几年在消费升级和资本的助推下,茶饮品牌迅速扩张,也拉动了年轻人的茶饮消费。


大多数年轻人用喜茶刷爆朋友圈的时候,让“排队”这个词的意义都变得不一样了:经济下沉,老百姓钱包缩紧,二三十块钱买不到山珍海味,买来的只是一种“我排到了!我吃到了!我喝到了!”的最廉价的精神安慰剂。


一个网红产品从产生到成为行业模范,最短可能只需要几周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一直火下去。除去排队“托儿”、黄牛炒高价代购、营销号的推广,喜茶什么时候能不用排队了?在潮起潮落之间,喜茶会成为茶饮界的星巴克,还是和无数网红前辈一样随风消逝?我们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