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金融业这五年业绩显著:完善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2017-10-13 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回望5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发展成绩显著,整个金融资产规模翻番。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工作四大原则——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以及三项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如何让金融回归本源?如何妥善处置金融风险?如何翻开金融发展新篇章?从本期起,《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人民网、第一财经,采访多位业内顶尖学者、专家、企业家,共同推出《发展与变革,中国金融这五年》系列报道。


回望过去5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严峻挑战,利用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让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同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金融资产翻番、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


从规模总量来看,2012年至2016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16年达到8.35%。截至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232.25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73.81%,工农中建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雄踞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已经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体系。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29家,总资产达5.79万亿元;证券基金资管规模达51.79万亿元,同比增长31.4%。保险保费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2倍。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整个金融资产规模在五六年的时间内翻了一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快,按照一般规律,金融业作为服务业,会比中国经济增长得更快。


过去5年,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结构看,资本市场已建立起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内的场内市场以及包括全国股转系统和地方区域性市场在内的场外市场体系。从规模看,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债券市场总体量约为67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


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融资结构也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比上年多2.4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3万亿元,同比增加60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4万亿元,同比增加4826亿元。企业债和股票融资占比已经接近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4。


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脱实向虚”等影响到其他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受到了中央决策层的关注,引起了各界的警惕。


>> 防控金融风险,严格问责、终身负责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9年前,一本畅销书《黑天鹅》让大家熟知了金融市场上“黑天鹅”这个词汇及其风险。现在,“灰犀牛”这一新名词,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了大概率发生,同时又有潜在巨大影响的危机。它们都有可能造成金融系统崩溃,区别在于,“黑天鹅”突如其来,而“灰犀牛”则是长期淤积的结果。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一些“黑天鹅”事件经常是突发的,事先比较难以预料,而“灰犀牛”是可以预料的,只是有时我们注意力可能在别的地方,没有充分注意到已经存在的风险。如果提高风险意识,“灰犀牛”事件就可以更好应对。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本身的核心功能是风险控制。“金融是一个投融资活动,面向未来,而未来是不确定的,这就是风险。因此,金融首先是个风险配置机构。如果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首先它得辨识风险、认识风险。”曹远征说。


业内人士认为,防范金融风险一直是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总体来看,金融各个部门和环节运行平稳、风险是总体可控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部门进入了动能转换、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实体企业在产能过剩、库存增加、杠杆率提高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我国金融风险有所积聚。


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为了纠正当前金融乱象,要对监管层落实“严格问责”,“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此外,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也将进入“终身负责制”时代。从严控制金融风险有了落脚点和抓手,从长远看,加强监管无疑会降低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更加有利于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曹远征称,金融经营方式跟实体经济不一样,金融是杠杆经营的,而杠杆本身有自我维持的问题,金融自然会维持杠杆。“如果实体经济出现困难,杠杆维持不足,就变成了金融脱实向虚,变成了虚拟经济,金融危机就是虚拟经济泡沫破灭的一个过程。”曹远征说,“在去杠杆中,实体部门最重要的是要去产能,而去产能首先要去僵尸企业,只有把僵尸企业去掉,产能才能真正去掉,杠杆才能稳得住。”


>>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半个多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抑或是2008年发端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危机的很大原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创新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业过度自我循环。


近日,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信贷是否流向实体经济部门。如果信贷规模膨胀速度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为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金融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力度地支持实体经济,可以说是金融的效率在下降。“效率下降的原因,比如说过度加杠杆,很多资金空转,无论是在影子银行,还是在衍生品市场、互联网金融里,都出现过。”黄益平说。


资源配置不当,资金“脱实向虚”,部分地区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乱象丛生,给金融系统的稳定埋下了隐患。相反,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放缓的迹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发展缓慢等现象显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称,过去几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实向虚的情况。“比如说一些非标准的资管产品快速膨胀,在理财资管行业内中间环节越来越多,抬高了资金成本,最终提升了全社会的整体无风险收益率水平,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个潜在风险。”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多次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所带来的冲击,没有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金融业总体上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上运行。


不过,在看到金融业整体良性运行的同时,对于行业潜在的一些不良苗头也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金融工作会议非常明确地指出,最近这几年金融业的问题除了杠杆率、债务率之外,有一个很深入的指标,就是内部循环。“整个金融业自己在做同业,银行之间、银行证券之间、银行保险之间、保险银行之间……反反复复都是‘体内循环’,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转,资产是膨胀了,但是没有到实体经济中去。”


“金融业的最本质的工作之一,就是怎么把金融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包括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得生产变得更有效率,消费变得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