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咏:抗生素如何摧毁免疫系统?

2017-06-28 高会民

请关注高会民个人微信:dushi8115

本文来源:中央电视台、搜狐网、金陵晚报


▲李咏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1968年生,1998年开始出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节目有《幸运52》、《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等。2013年辞职。


万大夫提醒:

抗生素会把好菌坏菌全都一网打尽,永久性地改变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遭受真菌感染,诱发湿疹、过敏、哮喘等疾病;尤其三岁以下小孩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器官组织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到抗生素的永久伤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80jiq2u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李咏在中央电视台“3·15之夜”节目讲述抗生素的危害。


1


一感冒就吃药输液,后患无穷


在我们讲解免疫力之前,

先给大家讲一常见病—感冒,

在中医当中,

感冒被称为“万病之源”,

因为感冒治疗不当,

就会演变为多种病症。


现在大家感冒发高烧,

第一个想法就是退烧,

医院里退烧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打针、输液,

最普遍的就是到医院挂三天点滴。

挂点滴是中国人常用的治疗手段,

到了医院不管什么病,

先挂上三天点滴再说。


大家做一个试验,买两个气球,

一气球不吹,一气球吹后再将气放掉,

你会发现,吹过的气球它的皮会松薄了。

打点滴就是将液体打入静脉中,

打点滴最少打三天,一天两瓶。

感冒一般是一年春秋两次,

这样静脉反复的收缩、膨胀,

多年下来血管壁就薄了,

十年、二十年后遇上大事,

一着急上火,血脉一冲就破,

便形成心脑血管疾病。


打点滴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它是西方国家发明的,

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外国的朋友,

可以去问一下,西方国家的医院,

治疗一般感冒发烧有打点滴吗?

为何外国人发明的东西他们几乎不用?


大家知道,

中国脑瘀血病人最小的年龄是多大?

只有8个月,这样的小孩我见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

一岁前的小孩感冒发烧不能吃药,

到了医院只能打点滴,

在小脑袋上剃光的地方打,

孩子这么小的脑袋,

点滴瓶都比脑袋还大,

这么多的液体往里面打,

大家想过后果吗?

为什么小孩子会经常脾气暴躁?

小的时候如果经常感冒发烧,

遇上事一着急、一上火就是脑瘀血。


为何现在中国的女性,

二、三十岁满脸是褶?

她们是不是一不舒服就去挂吊瓶?

输液是直接进入静脉的,

刚输完时,毛细血管水分多了,

皮肤看起来特别漂亮,

可过两天水分被吸收,皮肤又干了,

老是这样充水膨胀,收缩,

常年下来皮肤就变得松弛了。


看到这里,

你就知道长期输液的后患有多大。

有人说,我从来不输液,感冒只吃药,

吃药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这回感冒,吃这个牌子的药管用,

下回感冒还吃这个牌子就不管用了,

要换个另外的牌子,下回再感冒再换。

你会发现,很多人换来换去,

最后把所有牌子的感冒药都吃遍了。


大家可以做一项调查,

到马路上去找10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到医院给他们照脑CT,

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小脑萎缩,

大家是否记得,

几年前央视新闻联播插播的一段:

国家卫生部紧急通知,

所有含有PPA成分的药物必须撤下柜台,

当时大部分的感冒药中都含有PPA,

那它的潜伏期和副作用是什么?



PPA的潜伏期是10年,

它最大的危害是会导致小脑萎缩,

后期发展下去就是老年痴呆。

可怜的是大家天天吃这些药,

吃10年了,才发现潜伏的危险启动。

在十年后,有一天国家又告诉你,

药物中还含有「APP」的东西不能用,

潜伏期又是十年。

很多药物对人体伤害是很可怕的,

一般人并不理解这些知识。

大家认为感冒了,吃药就可以,

白白给药厂当了十年的实验品,

还落个后遗症,可悲啊!


中国人三十年前感冒的时候,

他们是怎么办的?

不就是家里切一点姜末,

加一点红糖一起煮开了喝下去,

晚上再做一碗挂面汤吃,

盖好被子睡个觉就没有事了。



可现在谁还知道感冒是怎么回事,

该怎么处理?

有人说现在的感冒病毒变异了,

你想想,

细菌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东西,

它都能变异了,人怎么还没有变,

那人类是不是该被淘汰了?

问题不在病毒身上,

而是由于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了,

只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没有到位,

这才造成人们对自己的伤害。


2


过去抗生素被吹捧成人类救星,

如今却让人们付出罹患癌症的代价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完美的防御系统,

那就是免疫力——

它随时都处在绝佳的“攻防”状态,

帮助抵抗外来的入侵者。


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功能,

建构在肠道中的菌群平衡上。

自婴儿出生后摄取初乳开始,

肠道中的菌群便逐渐发挥作用,

免疫功能也由此启动。

糟糕的是,

如果为“预防感染”给孩子抗生素,

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抗生素把好菌坏菌全都一网打尽,

永久性地改变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遭受真菌感染,

诱发湿疹、过敏、哮喘等疾病,

尤其三岁以下小孩处于生长发育期,

一些器官组织尚未发展成熟,

更容易受到抗生素的永久伤害。



美国有医师指出,

整个抗生素疗程可能造成有益菌无法修复的损伤,

长期下来会降低人们对疾病与感染的抵抗力,

得花费时间采用特定营养素和益生菌疗法,

这才能让身体趋于正常,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大幅增长肥胖,

第一型糖尿病、发炎性大肠疾病的发生率。

有益菌除了是防御的卫兵,

也是移除体内重金属的帮手,

一旦让坏菌占得优势,肠壁出现漏洞,

细菌、过敏原得以入侵血液,

将会使削弱的免疫系统责任更为加重。


过去抗生素被吹捧成人类救星,

如今却使人们付出,

罹患各种慢性疾病或癌症的代价。


3


延伸阅读

世卫组织警告:

1/3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孩子生病后,近30%的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减量的成人药品或抗生素,有时还是多品种联合用药。


01 世卫组织:1/3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


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说,

不合理用药要引起市民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不合理用药,

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四号杀手。

调查显示,全球1/3的人死亡原因,

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

与药物不良事件相关的费用1360亿/年,

比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支出要高,

引起1/5住院患者损害和死亡。


美国药品研究机构报告:

3.7%患者经历临床相关的不良反应,

其中20%与药物相关。

如果使用4种或者4种以上的药物,

不良反应将呈指数级增加。

解放军医院药剂科主任陆瑜教授,

告诉记者,虽然这个数据有一些吓人,

但是,不合理用药应引起大众关注。


02 这位患者:乱吃药吃成了“鹰爪”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患者乱吃药的现象真不少。

王阿姨今年62岁,有高血压,

从8年前就开始吃降压药,

每天吃一颗,血压控制得还可以,

平时做家务、带孙子不成问题。


前些天王阿姨开始觉得头晕、恶心,

以为是人上年纪多干活身体吃不消,

可是,她双手颤抖得厉害,上肢麻木,

家人担心是中风,带她去医院就诊,

用药后没好转,几天内症状加重,

双手形似鹰爪一直颤抖,双腿无法站立,

后送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治疗。

中大医院急诊科徐昌盛主治医师介绍,

患者症状容易让人联想到脑梗,

但检查后排除了脑梗。

究竟是什么把王阿姨折磨成这样?

在询问病史时,

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这成为“破案”的关键。

徐昌盛说,患者8年来坚持服用,

一种叫吲达帕胺的降压药,

从未复诊,还是照8年前医嘱服用,

有文献记载,

这降压药会引起低钾、代谢性碱中毒等不良反应,

进而导致一系列与患者王阿姨类似的症状。


03 不合理用药:集中在这些方面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头号种子”

老百姓看病,多数是医生开药,

患者主要是“按医嘱吃药”。

之前,抗菌药物滥用成了通病,

记者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以及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这几年的数据来看,

不良反应“头号种子”是抗菌药物,

几乎占整个不良反应的“半壁江山”。

但是专家告诉记者,

这几年,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措施,

一个接着一个,已经好多了。

今年7月,江苏所有的大医院门诊,

实施“禁抗令”,挂抗菌药的人少了。


联合用药

医生想当然地认为是效果叠加,

但是,效果叠加同时,副作用也在叠加,

比如保肝药物——

保肝药1+保肝药2+保肝药3,

效果究竟如何?


辅助用药

因为现在治疗性的药物比较规范,

不良反应明确,

对肝肾损伤也非常明确,

但是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

也是这几年重点打击的对象。

 

04 专家观点:贵药不一定就对


中国科协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86.7%的被调查者曾有自我药疗经历。

在服药过程中,

69.7%人曾增减疗程或更换药物。

在孩子生病后,

近30%的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

服用减量的成人药品或抗生素,

有时还是多品种联合用药。

还有患者要挂水,要吃贵药,

觉得这样病就好得快。

陆瑜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还有的肿瘤末期的患者家属,

不忍心看着亲人就这么走掉,

就拼命地寻找各种药物,

其实这样反而加速患者的死亡。



05 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①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②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

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③阅读药品说明书,

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

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④处方药遵医嘱,

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


⑤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

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


⑦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

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


⑧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

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⑨药品存放要科学。


⑩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

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深读历史,方可看清未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订阅“古今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