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点丨《我不是潘金莲》票房过亿 冯小刚是资本市场的“潘金莲”吗?

2016-11-19 焦先森 读娱

作者:焦先森    编辑:赵二把刀

 

11月18日的影坛属于冯小刚和他的潘金莲,尽管爆发了冯导与思聪因为万达排片率低愤而撕逼的大戏,但《我不是潘金莲》在上映首日仍拿下6676万票房、并在19日轻松过亿,成为这两天的票房日冠军。




不同于水浒中带头大哥被女人出轨失手杀人被逼上梁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个很轴的农妇与老公假离婚却被弄假成真的事情,老公气头上一句“我怎么觉得你不是李雪莲,你是潘金莲叻?”让她一时气苦,(对不起,不是一时,而是好几时)走上了为期十年的赴京上访路。

 

这出略显荒诞的讽刺剧里,围绕范冰冰一共出现了28个男人,其中有两任法庭庭长、两任法院院长、两任县长、两任市长、两位省委书记,一个司机,一个厨子,一个杀猪匠。在镜头的方圆切换中,李雪莲在山水画中行走,身边的男人们如布景板般不断撤换,捧出一个白花花的村妇,成为了这个圆的圆心。



这其实是28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冯小刚3年来首执教鞭,啪啪啪抽打出了半部略带讽刺意味的官场现形记。剧中,范冰冰每每头戴斗笠身披塑料袋行走于氤氲山水间,总会响起鼓点阵阵,清冽的山水便会迸发阵阵热气,一如刺客聂隐娘出山。

 

郭涛、大鹏、张嘉译、于和伟、张译、李宗翰、赵立新、田小洁、范伟、刘桦、黄建新乃至李晨等28个男人现身剧内,撑起了整部戏里的讽刺与荒诞,或为权、或为性、或为可怜的前程,为小老百姓解气地展演着各级官员对上不对下的种种,颇得几分看透这个社会的原味。自然而然地迎合着小市民们对政府官员的调侃,也几分轻薄地折射着底层生活的无奈。

 

这也是一部为了得奖而拍的任性之作。在上映前,《我不是潘金莲》就连续斩获多伦多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费比西奖)、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奖”和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奖”。此外,还喜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音乐五项大奖提名。应该说,冯导在电影评奖上下了死手,戏是紧贴时代G点的上访剧,最后还生拉出没半点预兆的二胎来迎合人权话题,再加上圆幕中山水画册一般的构图视角,时不时出现的几点政治寓意,都是为了在国外喜获金奖而加的硬戏。

 

硬也可以理解为生硬的硬,但好就好在每次用力都巧妙地刹住了车,在适当的时候讲政治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打有司一巴掌,喂领导一颗糖,有着多年两会经验的冯导在这方面的功力可圈可点。比如派出所带李雪莲“喝茶”以后还送礼、比如最后看不出忠奸的市长意味深长的一番大道理,在官与位前,县处级以下的人人都变成了狗,厅级到省级的混沌功夫始有小成,但只有乱闯禁地的小老百姓和“首长”身上才看出一点人相。


刑不上大夫,过只到厅级,这是冯导在剧情上的一点小聪明。 

 

再说说方圆镜头切换中的社会隐喻,旧社会都知道,圆方君加起来就是个钱字。冯导在采访中将圆淡化为人情社会、方是法治社会,但整部戏下来,哪哪儿都圆,就只北京方了,好像也有点说不过去。圆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就像生活中长出来的种种潜规则,而方则是大家所追求的规矩世界,这些卡夫卡式的荒诞只有靠一个脑有点轴的农妇以一个明显歪理的方式去打破,其中的讽刺劲儿也算值得玩味了。

 

至于范冰冰的演技,除了裸背那段少有看点外,略。

 

首日票房夺冠无悬念 冯王之争将戏演进现实

 

从11月18日的票房统计来看,《我不是潘金莲》首日拿下6676万票房,成为票房日冠军之余,也终于帮连日低迷的电影大盘破亿,达到1.08亿元。排名二三的是《奇异博士》和《勇士之门》,其中《勇士之门》虽获读娱君手贱买错票误赠的88元票房,却仍只获得662.6万的单日票房,《奇异博士》虽破千万,却与潘金莲差距甚大。

 

但18日风头最劲的,却是冯导喝了剑南春之后嘴里跑的一趟火车,18日午间,冯导突然在微博上炮轰国民岳父的万达因为和华谊公司间的恩怨,而打压《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当日,潘金莲在万达院线排片率为10.7%,远低于38.9%的全国平均值。

 

根据票房统计,万达院线11月18日票房日产1150.2万,排名全国第一,但晋身票房日冠军的《我不是潘金莲》仅获得2159场的排映场次,在其中占了367.3万的份额,远非万达院线日票房的第一。

 

对比不难发现,2159场确实远低于上海联和院线、大地院线、中影数字院线、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线五家院线给予的超5000场的排映场次,给予场次最多的上海联合院线,《我不是潘金莲》斩获619.8万,五家中最少的中影南方新干线都有400.6万元。

 

综合来看,11月18日,《我不是潘金莲》拿下38.9%的排映场次,排名全国第一。同样在18号首映的《勇士之门》排片占比达到17.6%,已经上映15天的《奇异博士》占比10.9%,。

 

上座率方面,《我不是潘金莲》场均人次23人,上座率16.7%;其表现优于场均人次17人、上座率11.4%的《奇异博士》,以及场均人次5人、上座率4.7%的《勇士之门》。

 

值得一提的是,万达尽管给予了较少的排映场次,但《我不是潘金莲》的上座率却在万达达到最优,为场均人次42人,上座率高达32.8%。统计显示,万达对这部戏的理想排座率应增加222.7%,市场需求旺盛。

 

必须科普的是,目前,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再好的电影内容或营销宣传都比不过排片率,尤其是首日排片率。票房大鳄《美人鱼》首日排片率33.7%,首日票房超过2.7亿;《捉妖记》上映首日排片率达40.7%,当日票房1.62亿。

 

套用香港导演陈可辛的一句话,在内地,“上片那天,多少戏院排你,你就赢了。”这也就不难看出,在全国院线的平均排片率已经较高的前提下,冯导为什么还要把电影里的讽刺剧演进现实了。

 

总而言之,目前的市场下,档期内还没有影片可以和潘金莲抗衡,在思聪那句“没有人会和钱作对”的概念引领下,话题已被炒热,未来几日万达是否会为了市场而增加排座率,也值得一看。

 

5亿保底和3家上市公司的豪赌 首日片热股不热 

 

《我不是潘金莲》是摩天轮孵化、华谊兄弟出品、耀莱保底发行的电影。耀莱给出了5个亿的保底价,还引入猫眼做发行,投入了可能是今年最大规模的票补。首映当日票房产出排名前五的影院里,有四家都是耀莱旗下影院。

 

有一种说法是,耀莱作为第三方通过5亿发行保底+20%投资入局,将风险完全转嫁到自己身上。

 

读娱君了解到,潘金莲最初是由北京文化旗下的摩天轮开发并立项,后来因为拉了冯小刚加盟,才有了华谊的加入。根据此前报道,华谊兄弟,摩天轮,耀莱三家各方的投资比例为5:3:2。

 

但耀莱在自行承担宣发费的同时,还获得了《我不是潘金莲》的全球发行收益、网络、电视及其他版权等收益权,其高额独享的海内外版权收入应该可以折抵大手笔的宣发费,再加上耀莱作为出品方之一获得的保底投资款,《潘金莲》的保底盈亏点大概在4亿多一点。

 

也有媒体爆料说,冯小刚的发飙是因为和华谊兄弟的对赌有关。2015年12月,华谊兄弟斥资10.5亿元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美拉传媒”)70%股权,根据美拉传媒和华谊的对赌协议,冯小刚等两名股东保证每年创造利润在1亿元以上,且逐年递增15%。但在2016年上半年,美拉传媒净利润只有3535万元;换言之,美拉传媒业绩承诺还有一大半没有完成。作为美拉传媒参与投资的第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对冯小刚能否完成业绩对赌无疑将至关重要。

 

读娱之前推送的文章中,也描述了曾经一哥华谊兄弟在去电影化的尴尬局面,《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冲高也很难拯救华谊兄弟在股市口碑。从上映首日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来看,在毫无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潘金莲》甚至可能迎来一个票房小高潮。但资本市场反应平淡,上映首日,耀莱影视(文投控股 600715)收市价格为23.56,涨幅为0.08%,华谊兄弟(华谊兄弟300027)涨幅0%,摩天轮影视(北京文化 000802)反而下跌0.04%。

 



更多文章:

读娱招人丨来啊,来玩耍啊!

观点丨复盘《饭局的诱惑》 直综这只螃蟹斗鱼吃出了哪些花样?

热点丨冯小刚炮轰王健林背后,是曾经“一哥”华谊兄弟的寂寥

热点丨林丹出轨赵雅琪 明星商业价值下跌 苦果将尝尽


本文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微信ID:hanguoxingyule读娱:泛娱乐商业新媒体,围绕“娱乐+互联网+商业”。关注影视、音乐、动漫、体育。记录泛娱乐产业的大情小事。现已加入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已入住虎嗅、钛媒体、界面、蓝鲸TMT、百家、I黑马、一点资讯媒体服务平台等,读者可通过以上平台查看更新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