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点丨票务平台竞争下半场 10亿元俱乐部才能同场竞技?

2017-02-21 焦先森 读娱


不知从何时开始,淘票票就开始站在引领电影票务平台话题的风口浪尖。



这不,春节期豪赌四部电影的震荡还没过,淘票票又因为阿里影业的一纸公告“火”了。该公告称,阿里影业将以淘票票为核心的互联网宣发业务归为战略性投入,从而形成了一个基调——阿里影业将全力支持淘票票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


一个值得总结的现象是,2017年春节档过后,淘票票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电影票务平台的前两位,与猫眼电影一起占据了国内在线售票市场6成以上的份额。因为前期“烧”得很,仅仅一年前还在群雄逐鹿的市场已逐渐向楚汉相争转变,让下半场的市场竞争充满了悬念。


上半场“烧钱”论交椅

在线票务市场的球场如何风云再起?


时间回到2015年,在线票务市场这场球赛开局时,作为主导的力量是各大互联网团购商,彼时,场上最牛逼的运动员分别是背靠美团的猫眼电影,背靠百度的百度糯米,背靠腾讯的微票儿(后改为娱票儿)和背靠微影时代的格瓦拉。以及后来者,背靠阿里影业的淘票票。



互联网公司大量涌入电影市场并聚焦在线售票领域,最让人感叹的结果还是互联网对市民观影习惯的改变。但逐利才是资本的本性,令市场为之疯狂的是,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繁荣,在这场总规模为440.69亿元的争夺战中(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互联网公司纷纷以大量的资本和资源投入其中,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


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垄断客源,几大主要在线平台纷纷采用了最直观有效的一种方式“肉搏”——票补。动辄过亿元的票补带来的是更贴近直接用户的体验,也是更难以改变的消费习惯,精准锁定用户的低价对传统电影用户渠道带来的改变不言而喻。


一个数据可以直观展示这种来自市场的变化——2015年,国内电影市场在线售票比例低于50%,而在2017年的春节档,这一比例已超过了83%,在各大在线售票平台重点投入的热门片中,在线购票比例轻松超过90%。


而随着票补力度的不同,在线票务平台的“竞赛排位”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读娱君也特地对这一竞赛编年史进行了梳理:


  • 2013-2014年,猫眼电影率先进入在线票务市场,年度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0%;

  • 2015年,娱票儿、百度糯米、淘票票因为背后金主的强势介入票补市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猫眼电影仍锁定联赛冠军;

  • 2016年上半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收缩,猫眼电影在票补中更难再与其他三家抗衡,其市场份额继续被分割——这也导致了其与美团的拆分,为了保住赛点,与光线传媒紧急结盟;

  • 2016年7月是票补市场的拐点,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2016中国在线票务平台大数据报告》,猫眼电影以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二名淘票票占21%,第三名娱票儿占18%,百度糯米电影占14%;

  • 2016年下半年,资本寒冬加剧,在线票务平台均对票补额进行了压缩,继续烧钱、让阿里报亏4亿元的淘票票继续稳中有升,娱票儿略有上升,而没有拿到融资的百度糯米市场份额再度下滑;


而最能反映在线售票市场江湖地位的一组数据是2017年春节档的比拼,在37.3亿元的票房总额中,四大在线售票平台排名依旧,但市场份额已呈现出与前一年极为不同的变化:第一位猫眼电影33%,第二位淘票票接近30%,第三位娱票儿哗啦啦的已跌至16%,百度糯米就更惨了,跌至个位数的6%。



由于淘票票的业务有了极大的提升,也让国内电影在线售票市场格局日趋明显。数据显示,目前的市场中,前两名已经占据六成以上份额,领先优势不断扩大。

 

这也让业内生出一种判断,类似于团购市场和打车领域最终呈现的产业终局一样,预计在三年之内,在线售票市场大战也将会由一场垄断来告一段落。问题只在于,究竟谁才是这场竞争中最后的胜者?


下半场参赛费10亿元?

高调竞争的在线售票市场要拼身家还是实力?


(网上流传的一张大牌图,跟不跟?)


实力雄厚的阿里影业打出了一张牌——高调拉开了淘票票2017年在线售票市场竞争中的序幕,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年烧掉10亿元获得第二把交椅,但仅仅靠票补这一单一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整个在线售票市场的竞争。

 

属于这一市场共同的胜利是,因为折扣巨大,在线通过预售购票实际已成为了时下观众观影的首选。从这一点上说,所有在线票务平台都是这场比赛的赢家,据统计,2017年春节档线上购票率达到了83%,以此前市场竞争数据排名第二的淘票票为例,大年初一晚7点前,通过淘票票购票观影的人次就已突破600万,是2016年情人节当天的两倍还多。

  

但这已不仅仅是2015年那种仅仅靠“票补+低价”策略就能取得的简单胜利,在经济寒冬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票补额度已逐渐萎缩,在线票务平台纷纷勤练内功,将自己的手脚更长远地伸入了电影产业的上下游市场。其定位已演化成链接影院和消费者的纽带,而业务范畴已经从在线售票发散至了联合出品、联合发行等上游领域。


以春节档为例,淘票票春节期间参与四部影片的发行,其中《西游伏妖篇》仅预售总票房就达到1.76亿元,提前锁定大年初一全国院线34%的排片场次,为其最终占得春节30%市场份额拔得头筹。 


当然,市场份额转变身后,是资本那张看不见的手在作祟。猫眼电影之所以还能坚挺,是因为光线传媒47亿现金加股票入主,格瓦拉和微票在腾讯的金钱熔炉下最终合并,淘票票也获得了总额达17亿元的A轮融资,整体估值已达137亿元,成为了在线票务市场的巨鳄。


按照资本博弈的规律判断,在线票务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参与决赛圈的四家队伍分别是头号种子猫眼电影,二号种子淘票票,三号种子娱票儿以及四号种子百度糯米。但基于此前淘汰赛阶段的综合表现,在没有强有力的资本外援介入的前提下,三四号种子目前都已缺乏撼动前两者的实力。



而随着阿里影业对淘票票不遗余力的投入,今年的“烧钱”大战已拉开帷幕,而这背后的竞争规律不言而喻:以选准影片、精准投入作为消耗对手的手段,以更高的效率和最好的体验锁定最大多数的用户,以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资本不断地投入,最终,最舍得花钱和最在乎球迷感受、以及最有运气的那支球队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资本角度说,业内人士此前已有分析,猫眼电影由于光线传媒的业绩压力,资金支持或难得到满足,防守将是其今年的主要策略;而此前获得40多亿元的融资却反而份额下跌的娱票儿,今年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新一轮融资,无法以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攻势;而步入“人工智能”魔障的百度糯米能否拿到融资还是未知数,防守都还艰难;但淘票票由于阿里影业100多亿元的现金储备作支撑,加上去年17亿元的A轮融资储备,必然会将进攻作为最佳的防守手段。


如此看来,在线票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清晰可见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公众的眼光日渐犀利的背景下,“票补”和资本运作都已不能作为平台持续盈利的法宝,在真正的市场面前,只要准备一个好的教练掌舵,配合阿里影业通过2016年在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投资、布局和整个大文娱资源的支持,淘票票已率先迈进了一步。


想要漂亮地一决胜负,猫眼的压力巨大,一方面要思考跟不跟,如果跟则要努力的去拓展,同时要把控风险;二方面还要严防淘票票超越,稍有差错老大位置则不保。至于娱票儿和百度糯米,同样是跟不跟的问题,如果不跟就遭淘汰,如果跟了就要花大资金、大动作进击,最后能成什么样子貌似也难说,毕竟前面二位太凶猛。


更多文章:

看点丨“赞赏”之下 网易云音乐打的什么商业主意?

热点丨郑爽后援团解散 偶像与粉丝的“裂与变”

观点 | 《周末父母》遇冷,剧芯和嘉行传媒再度携手为何还是不接地气?

观点 | 搜狐又转型—告别争霸做自制和收费是意味着大溃败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