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最震撼的美剧,非他莫属 | 深V电影

2017-09-27 V姐 V电影Vmovier

深 V 电 影

  人 生    只  一 刻 钟


前不久的艾美奖颁奖典礼上,一个大爆冷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按理来说,从题材和手法上的创新程度和冲击力来说,今年的大热门,非《西部世界》莫属。

但没想到,风头全都被一部相对来说更中规中矩,无甚新意,也没有什么著名演员的冷门正剧给抢尽了。

《使女的故事》,究竟凭什么?

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全数鹿死它手。

IMDB8.7,烂番茄新鲜度95%。

英国《卫报》称:

我很怀疑今年有任何剧集能超越它。

《新政治家》更评价道:

我们想看这部剧是因为我们害怕如果不看,当风暴真正降临的那一天,我们会认不出它。

V姐花了两天时间刷完十集,合上电脑,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这实在是一部压抑程度堪比《黑镜》的美剧。

如果说《黑镜》用种种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日常细节(如社交媒体,选秀节目)来提醒我们生活的可能阴暗面,那么《使女的故事》就是直接把我们拖进了一个《1984》式的未来世界。

 

灵魂洁白如雪。一切都很好。他热爱老大哥

 ——《1984》

第一集,就用大量的暗光,晃动的手持摄影和面部特写奠定了整部剧的氛围。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树林中狂奔,却被追兵抓到,打晕,带走。

她是逃犯吗?为什么会被如此虐待?

当画面再次亮起来的时候,我们有了答案。

她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普通人。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美国。在长年战乱之后,仅剩下的两个州成立了以基督教为基础,《圣经》为准则的基列国。

社会被严格划分成了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的人生活都被规划。

金字塔最顶尖的是国家的统治阶层(大主教)和他们的妻子。

然后就是更低等的男性,永远不能接近女人;

还有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要被发配到殖民地去清除核废料,最终皮肤会一片片脱落,痛苦而死。

每个人都只能穿规定颜色的衣服

而女主角隶属的阶层恐怕是基列国最“伟大”的发明——使女。

因为污染和战乱,全球的生育率骤减,而以《圣经》指导生活的基列国想出了一个办法:

召集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让她们来为领导者们生孩子。

明面上把她们称为人口增长的功臣,向外国使臣展示她们生育了好多健康的宝宝。


实际上,就是生育机器。

她们被剥夺了自己的名字,只能用主人家的名字在前面加上of,类似于我国不少乡村中的“王家的”,“李家的”,而没有了自己的名字。

被剥夺了自由交谈的权利,只能说言不由衷的套话,以免被告发。

最没人权的莫过于不能掌控自己的身体。

她们要每月同男主人性交,以求怀上孩子。

整个过程,庄严如仪式。开始之前,要先诵读《圣经》中的选段,然后,使女要躺在女主人的双腿之间,三个人一起晃动……

虽然整个过程,每个人都板着脸,抿着嘴,有如在教堂做礼拜一般的严肃。

但是每一个正常人,感受到的还是满满的荒诞。

想到了什么?

《盲山》。

女性同样都被剥夺了自由,平等的权利,沦为了只能做家务,生娃的次等群体。

然而,在《使女的故事》中,这不是女主角一个人的命运,整个国家的女性,都活的像家养狗。

她们当然不想这样。

可是每一个成为使女的女人,在此之前,都得先进感化院,死过一回。


女主角的朋友原本是个激进女权主义者,进了修道院之后被打怕了,只能服从。

还有片中最让人心痛的“疯姑娘”珍妮,也在第一天进感化院就因为不羁的性格而惨遭毒手——被挖掉了一只眼睛。从此就疯疯癫癫。

疯掉了的,还笑得出来。

没有疯掉的,想活下去,只能把头低下,老实听话,让自己的眼睛变成一潭死水。据统计,《使女的故事》全书中,竟无一个对于笑容的描写。

在此之后,不少人就此沉默,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选择服从体制。

整个国家都以一种看似理性的方式,陷入了疯狂。

剧版《使女的故事》很厉害的一个地方,就是将这种冰冷的,有秩序的疯狂用影像手法表现了出来。

超市里整整齐齐排列着的有限商品,让人想起了《再见列宁》中的东德。

使女们坐着休息时,背后的城墙上挂满了被绞死者的尸体。

还有整齐划一的道路,房屋,还有使女们一模一样的服饰。

一切都井然有序,而这种秩序背后却是对人的极端压制。

所有的“异类”都不被允许存在,同性恋者要被施以割礼,每天也会有人因为犯错而被吊死。

克制而用心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让人体会到那些女人们叫喊不出来,被压抑在喉管中的绝望。


但,如果你只是将这部剧当做一部女权主义的警世箴言,或是一部黑宗教的作品来看,都太可惜了。

它想说的,不止于此。

 

个人只是在停止作为个人的时候才有权力。

  ——《1984》

在一个把女人当做生育机器,“长着双腿的子宫”来看待的社会中,受害者,绝不只是那些使女们。

宗教,也只是被极权利用的工具之一而已。

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极权社会,每个人都无处可逃。

大主教和他的妻子已经处于基列国的顶端了,那么,他们快乐吗?

前几集时,看到大主教跟使女做爱,弹幕中还有不少评论道,他肯定很爽。

然而事实上,性这么快乐的事,谁想这么阴着脸做啊?

V姐对剧中一个细节印象深刻。

大主教深夜找使女密会,偷偷拿出了小礼物——一本时尚杂志。

身为强权者,他不惜冒风险讨一个使女欢心,就是为了能得到一点有人味儿的温存。

而大主教的妻子更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许多人对于她的第一感觉,都是恨。

恨她身为女人,虐起使女来绝不手软。

然而谁能想到,她本和她的丈夫一样,也是这个新政权的奠基者之一,本该是如希拉里,默克尔那样的优秀政坛女星。

然而,她写出的书,她的思想还在这个国家被传颂,她自己却被关在了家里,变成了一个除了掌管每日菜谱,修建玫瑰花圃的家庭妇女。

才几年,她看上去老了好多岁,正是这种绝望才会让她把最后一点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

讽刺的是,我们看到,他们就在几年前,还是幸福的一对。

正是这个他们自己亲手搭建出来的体制,让这个家庭名存实亡,变成了一个空壳。

环顾一周,每个人都在这个“理想社会”中,失去了自我,沦为国家的棋子。


我们这个世界里,所谓进步就是朝向越来越多痛苦的进步。

 ——《1984》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极权社会,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建成。

而在它一点点形成的时候,大多数人,浑然不觉。

《使女的故事》让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不断用闪回提醒了观众一个真相——

就在不久前,美国还是那个全世界最为民主,开放的地方。

看似一夕崩塌的大厦,实际上是一点点从下而上腐朽起来的。

一开始,只是穿着运动内衣出去跑步,会遭保守大妈白眼。

然后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矛盾突然变得尖锐起来,“荡妇”之类的词动不动就会出现。

这些小改变发生的时候,她们可能只是选择了沉默,以为只是暂时的。

然后,更大的变化来临了。

女性不再能出去工作,不能再拥有私人财产……

到最后,不再被当成人对待。

V姐对片中一个细节印象很深。

在路过街上的一家小店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使女停下来说:

这里曾卖过这个国家最好吃的焦糖,比最好的性还要好。

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卖使女套装的地方。

再回头看看,她们简直不敢相信那些普通的生活,曾经真实存在过。

看上去,这只是一部离我们很远的反乌托邦式的科幻寓言。

原书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

她说:

科幻小说里有宇宙飞船,而我写的则很有可能变成事实。

《使女的故事》播出后,有人找出了70年代伊朗女性的照片。

那时候,她们是这样的,还曾集体上街抗议过必须佩带头巾的规定。

而现在,她们是这样的。

看过《我在伊朗长大》,会对她们的生活如何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发生变化更有了解。

还有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一直都更倾向于让女性回归家庭的政策。

据说为此,还曾有一群德克萨斯州女性,身着“使女”的装扮,抗议限制女性选择的新健康法案。


《新共和》书评家读完《使女的故事》原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现在整个美国都像是基列共和国。

我们都知道,一本书,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

但他们可以像是莎士比亚剧中一个喋喋不休地一定要唱出真相的傻子弄臣,一个痛苦的先知,要反复地提醒我们——勿做那温水中的青蛙。

今天看不到一本书,明天一部电影莫名下架了,谁都不知道之后会失去什么。


<End>

图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