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0!它不是神片,却是中国最需要的电影

V姐 场库 2020-02-04

深 V 电 影

  人 生    只  一 刻 钟


国产好片集中上映的七月,有一部国产电影口碑炸了。

《我不是药神》


点映3天票房过亿。

上映1天豆瓣16万人评论,开局9.0分!

十五年间,国产剧情片没拿过这个分。

《药神》是2018上半年最佳国产片,也注定会是影史留名之作。

无论是影迷还是非影迷,最近见面打招呼都会问一句“你看药神了吗?”

一部电影何以成为全民话题,热议突破了圈层?

《药神》到底好看在哪?

不如先来看看它的故事梗概:

程勇是个印度神油店的小老板,老父亲生病要做手术,儿子的监护权即将被前妻拿走,离了婚、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他,活脱脱“中年危机”的代言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叫吕受益的白血病患者找上门来,恳请他去印度代购一款仿制药,自此程勇从一个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神药的独家代理商。

随着收获巨额利润,程勇被人们冠以“药神”之称,一场因药引发的生存之战也就此展开……

看罢《药神》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它到底是怎么过审的?

无论仿制药的药效如何,一个社会现实是:按照我国法律,这些抗癌药哪怕的确有疗效、且的确是真药,但由于并未取得中国进口药品的销售许可,均会被认定为“假药”。

程勇走的这条路,在此之前无人走。

文牧野导演拍的这个题材,在此之前无人拍。

《药神》身上,有许多项中国电影的“第一次”。

第一次,拿现实题材拍类型片。

不同于以往具有文艺片气质的现实题材类型片,《药神》真正摸准了路子,最精明之处就集中体现在它套着喜剧的外壳,讲了一个实则悲伤而现实的故事。

这个现实包裹在黑色幽默中,抽丝剥茧后才露出了原貌,即人最大的病,其实是穷病。

所有病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一样的脏乱差,直面城市中穷人居住环境的恶劣,国产片中实属少见。

高价药能救人,不过只能救有钱人。穷人为了活命砸锅卖铁,你死我活。这就是最真实而残酷的现实社会,一出适者生存的现代丛林法则。

有网友评价,本片一出,中国电影迎来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春天

这一出敏感社会话题下的辛酸喜剧,其最大的力度在于真实。徐峥和宁浩在《无人区》之后,又一次探明了审查的底线。

在《药神》中我们看到了韩国片的现实主义框架,也看到了印度片所特有的济世之志,因此有人说它有印度片+韩国片的感觉。

其实它自然而然地将本土性优势发挥出来,它也很中国

哪里很中国?

群众阿婆一句“谁家还没个病人”,很中国。

吕受益的妻子含泪敬程勇那一杯酒,很中国。

黄毛捡了个寸头,火车票上印着的是多年未归的家乡,也很中国。

你会发现是每一个闪光的人物,让整部片子的剧情立住了。

第一次,人物弧光撑起了全片。

片中每一个人物都实现了细致入微的变化与成长,其完成度之高在近几年的华语片市场都实属罕见。

如何实现的?

这里面在时代洪流剧变下,保有了小人物的尊严。

以徐峥为例,徐峥饰演的程勇这个人物的层次感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堪称徐峥职业生涯最好的作品。

程勇这个人,走私初期他对印度药商说“命,就是钱”,本着赚一笔的初衷做起了贩药生意。

而随着与病友们感情的渐进,现实让他意识到,没钱,就会没命

最后当他质问警察“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的那一刻,这个人物完成了由徇小情到怀大爱的升华。

递进式的三个阶段水到渠成,其间导演埋了多个引爆程勇情绪的点,叠加在一起让这段“封神之路”有了说服力。

主角塑造力牛逼,就连配角也各个骨骼清奇,精彩的群戏堪称近年最好的国产群像表演。

吕受益,市侩与真诚在他的身上交融出一种回光返照的色彩。

散伙饭那场戏,他一个眼神就诠释出从调笑到错愕,从伤感再到无奈的错综复杂的情绪转变,足见王传君作为演员的功底。

思慧,程勇在酒吧让领班跳舞,她大声起哄,眼睛里饱含着满满的眼泪;程勇跟着她回家,她神色中添了些顺从麻木;目送程勇离开,笑意重新回到了她的眼睛里。

谭卓的台词不算多,却仅凭眼神就让一位鲜明的女性角色立住了。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第一次你跳一支舞,后来你脱一件衣服,再后来你不想跳也得跳,只因你有了想去呵护的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原来勇敢和无畏一样都是需要保护的。

牧师总是把“愿主保佑你”挂在嘴边,但讽刺的是,主救不了的人,让药贩子给救了。

最后送行的人群中闪现的黄毛和吕受益,带有某种神谕意味。

然而更加讽刺的是,几年后程勇出狱,高价药进了医保,人们不再需要他,来接他的只有一个从前最看不上他的小舅子。

每个人都没有错,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在这里斗智斗勇,或许命运和现实才是最大的反派,人情与法理则提供了安身之所。

这是国产院线片第一次,探讨了情与法的角力。

其背后是一个更为复杂难解的议题:一个不够合理的体质与一个有过错的人之间,孰是孰非?

正如网友所说:

病是一种罪,上帝也不能赦免;穷是一种病,药神也无法医治。

法理与人情谁上谁下?答案或许没那么重要,探索答案的过程才更重要。

这个过程中,程勇把断货的救命药一批批补上,黄毛把蓬乱的头发一寸寸剪下,思慧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上,受益把遮挡的口罩一层层摘下。

这是伦理与法制的博弈,也是在机械化制度与血肉之躯中间,寻得一种微妙的平衡。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个真实的故事甚至比电影更令人动容:

真人名叫陆勇,与影片中不同的是,他自己本人也是白血病患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印度有仿制格列卫药品,折合人民币3000块,是原版药的1/8且药效稳定。

陆勇代表中国病友跟印度药厂多次谈判,药品价格从04年的每盒3000元,降到11年的每盒1000元,再到14年每盒只需200块钱。

从始至终,陆勇对白血病病友群体提供的帮助都是无偿的,他没有赚过病友的一分钱。

2013年11月,陆勇被警方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带走,1000多名病友联名写求情信,呼吁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

2015年1月,沅江市检察院向法院请求撤回起诉。检察官在决定不起诉的释法说理书中解释说道:

“如果认定陆勇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许多观众给本片打出了高分,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也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看到了法理的希望,人性的希望

这个世界最荒诞之处在于,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是不可说。

《我不是药神》说了它能说的全部,甚至连它不能说的也说了一部分。

影片中对程勇的裁定,让我们看到了当人情与法律相冲撞,法律在秉持公正之余所饱含的人情味。

而在影片外我们看到,只要创作者满怀诚意,观众就愿意买单,哪怕有些许不足也能够包容。

片中那份碰撞与消解、差异与包容,似乎也以某种形式传递到了观众这里。

观众在这部影片身上看到了本土现实题材电影的希望,更多是指其精神意义上迈出的一步,就内核来讲《药神》与韩片还是存在差异的, 也没有好到被捧上神坛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药神》很好,但它不是《熔炉》

出于戏剧冲突的考虑,《药神》中那家大药企是全片唯一的反派,而事实是上许多药企研发新药,动辄就是花费十多年,资金投入数亿,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研发,很多绝症患者才有了希望。

药厂定高价是因为药厂有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只有正常运转下去,才有资金和动力研发更多的药,救更多的人。

这是个矛盾的议题,却不是非黑即白的。《药神》中大资本背下了所有的锅,资本背后看不见的手翻云覆雨的力量,则隐去不说,想必也是为了过审做出的某种妥协。

《熔炉》之所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是因它真正刺到了那只手的痛处,一部电影如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改变了国家法律。

在这一点上,国产片依然任重而道远,然而这并不妨碍《药神》是一部好电影。

最后借用片中程勇在片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只希望,未来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一点。

我们只希望,这一小步,会是国产电影工业的一大步。

能走一步是一步,能拍一部是一部。


<End>

图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