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粉条、娃娃菜、海产品常吃可引发白血病?一家三口因此得病?真相来了...

小鱼网 2021-04-24


文/七月

近日,网上热传《这三种含甲醛高的食物,若经常吃可能引发白血病》文章,文章声称:粉条有添加食用胶、添加明矾、使用甲醛浸泡等造假行为,娃娃菜一直保持新鲜秘诀:根放甲醛水里浸泡或叶子被喷甲醛水。海产品和水产品最廉价保存方法使用甲醛浸泡。如果要远离白血病,一定要远离粉条、海产品及水产品、娃娃菜。

网传文章截图
这是真的吗?


1粉条泡甲醛?粉条能不能吃?

粉丝不是第一次被传有害


事实上,问题粉丝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由来已久。比如早在2006年的时候,享誉全国的龙口粉丝就出现过“甲醛次硫酸氢钠”添加被强制退市事件。
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它是一种工业用途的漂白剂,国家严禁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因为它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图源:东森新闻
而不良企业之所以将吊白块添加到粉丝中,是因为它能改善粉条的外观和口感。粉丝下锅后韧性好、爽滑可口、不易煮烂。
但是吊白块加热后会分解出甲醛,这种剧毒的致癌物质会导致食用者呕吐、胃痛和呼吸困难,而且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以及中枢神经。


在2015年的时候,山东济南又查处过化学粉条。这些毒粉条完全没有粮食原料,全部是用六偏磷酸钠、海藻酸钠、工业明胶三种成分配制,最后通过拉丝定型,再添加工业甲醛后就制作而成了。这些毒粉条一天就可以生产一万多斤。


除此之外,近期还网传“一家三口接连查出来白血病,原因竟然是因为吃了甲醛泡过的粉条”,这可太吓人了!


看到这里,很多喜欢吃粉条的人可能要着急了。但是,先别急着扔家里的粉条,让我们了解一下吃粉条到底会不会导致白血病。


2吃进去的甲醛会导致白血病吗?

首先,国际癌症研究署将甲醛归为人类A1级致癌物,也就是说有充分证据证明甲醛会引起人类癌症,不过这里指的是由吸入引起的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同样认为,甲醛的主要危害在于吸入,通过食物摄入的甲醛引起癌症还缺乏相关证据。


其次,短时间摄入大量甲醛确实可能导致急性中毒,但一般都是误服,而且如果甲醛浓度过高的话,我们的鼻子也会帮我们预警。此外,甲醛易溶于水,且在高温时容易挥发,就算粉条中真的存在微量的甲醛,在我们清洗和烹饪过程中也所剩无几了。


食物本身含有的甲醛安全风险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甲醛是细胞代谢的一种中间产物,在很多食物中都是天然存在的。比如面粉中就会存在一定量的甲醛,小麦粉的甲醛本底含量均值为3.85mg/kg。成年人每天的食物内源性甲醛摄入量为 1.5-14 mg,并且这些甲醛大部分都是以不易被人体利用和结合的形式存在的。
因此,普通人通过食物摄入的甲醛,通常是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影响的。


总之,粉条泡甲醛是违法行为,但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粉条并不会泡甲醛。购买正规厂家的粉条,并不会有这类风险。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也曾指出:甲醛主要是吸入式致癌,通过食物摄入致癌还缺乏相关证据。



3如何正确挑选安全粉条?
那么,消费者平日里该如何挑选粉条呢?
首先要看色泽。粮食粉条的颜色比较深,而且中间可能会看到一些颗粒物状的疙瘩。这是因为粉条在制粉的过程中,过滤不彻底而留下的。而劣质的粉条颜色稍微浅一些,而且由于添加使用了化学物质,表面是光滑透亮且没有杂质。


其次,看粉条是否易折。粮食粉条晾干后很脆,轻轻一折就断了。而劣质的粉条由于添加了大量胶状的化学物质,很难折断。


最后,粮食粉条如果用火烧,没有异味而且遇火膨胀,燃烧之后留下白色灰烬。劣质粉条会有一股烧塑料的刺鼻气味,而且烧不干净,留下黑色的块状物。
而除了粉条,其实在我们生活在,还有不少食品经常被冠以这类谣言。


4娃娃菜含有甲醛?
此前有文章称,“娃娃菜含有甲醛,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让娃娃菜保鲜的时间变长,就会用甲醛水泡洗,因为一经过甲醛浸泡的娃娃菜不仅卖相好看,还可以保存得很久,但是这种甲醛水吃到人体肚子里那危害就不是一般的大。”


但事实上,要想吃到放心的娃娃菜,只需在正规渠道购买蔬菜便可放心食用。
一般浸泡过甲醛的蔬菜,不仅卖相不好,而且还会有刺鼻的气味,携带的浓度与残留量也很低即便真的泡甲醛,由于甲醛易溶于水,所以咱们将娃娃菜充分清洗之后也是能食用。


5西葫芦致癌爆炒会容易释放致癌物质?
网传西葫芦有致癌风险,在经过高温爆炒后,会释放出具有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在食用时尽量不宜爆炒。事实上,丙烯酰胺只是“美拉德反应”的一个副产物。


食物中如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蛋白质,无论是煎炸、烤烧等方式,还是加工时加温处理,均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虽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为二类致癌物,目前尚未有充分的医学数据与文献资料来证实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致癌风险有存在多大联系。
因此,西葫芦本身不含致癌物,而且也并非只有西葫芦能产生丙烯酰胺,所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6红凤菜会增加肝癌风险?
网传红凤菜含有一种物质,在经过高温燃烧后会产生巨大的伤肝致癌物,在人体中产生明显的致癌影响。
事实上,红凤菜的确含有一种物质,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简称为PA),具有潜在肝毒性,有较大的健康隐患。它与马兜铃内酰胺一样,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目前已知就有660多种,其中有一些种类对人具有极强的肝毒性,或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致癌性。


咱们也不能“脱离剂量谈毒性”,红凤菜的确有潜在的肝毒性与致癌性,且与黄曲霉素、乙肝病毒协同作用。能不吃尽量就不吃,若一定要吃就得焯水后大火爆炒,食用量不宜太多。


7蕨菜,具有致癌风险?
蕨菜,在致癌证据还是相对比较充分,蕨菜中含有“原蕨苷”的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经过几步代谢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中间代谢物,导致DNA分子受损,诱发癌症。
日本与英国南威尔士等地区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用蕨菜与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症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但是,中国传统制作蕨菜的工艺需要经过多次焯水,在加热烹饪处理后,蕨菜中的原蕨苷很容易被破坏,可以大大降低蕨菜的致癌性。
如果真的喜欢食用蕨菜,吃之前需要用沸水将蕨菜焯几遍,烹饪至熟透,要尽量少吃凉拌类的蕨菜,也不要当作主食一样大量食用。


总之,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蔬菜时,不要盲目追求卖相,从市场买到的叶类菜一定要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最好扒掉外面一层,再用清水洗几遍。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将菜多泡一会儿。





分享城市好生活,上小鱼冒泡!
在这里分享你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在这里,让更多人看到有温度有品质的城市生活。小鱼冒泡,厦门人的朋友圈!

—今日冒泡推荐—


点击查看详情



┃图文来源:福建辟谣、新京报乡村、滦州市互联网辟谣平台、39健康网、养身秘笈、黔学帮、嬷范儿、网络综合

┃商务合作微信:18950017679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