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是与非,多数指南不会告诉你
从传统的钼靶、B超、血清PSA标记物到当下正火热的基因组、蛋白组检测,癌症筛查的方法和技术正在不断快速发展进步和推陈更新。癌症筛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其最大的益处,在于能够尽早发现癌症,从而及早进行防治。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从基因层面,筛查易感基因获取患癌概率。但是,围绕癌症筛查的必要与否一直处于争议中。1月份,BMJ杂志发文指明,癌症筛查可能降低已患某种特定类型癌症的人群死亡率,但不能降低总体死亡率。对此,医生、研究人员都无法给出一致的答案。
且不论癌症筛查是否必须,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筛查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和危害。但是,最新的一份研究表明,大多数癌症筛查指南并没有清晰阐明筛查的好处和风险。
69%的癌症筛查指南:利弊权衡不清晰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抽取了55份针对癌症筛查和预防的指南,包括针对乳腺癌的钼靶X光筛查、前列腺癌的PSA检测、结肠癌的结肠镜检查、宫颈癌的HPV疫苗预防。结果发现,69%的指南没有对筛查方案的利弊进行量化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结果发现,仅有31%的指南明确标注了筛查的利弊。而69%的指南却没有做好这一点,它们要么仅说明了好处而规避了风险,要么仅仅针对利弊呈述了几点,并不全面。
一些筛查指南采用相对更大的指数表彰益处,例如筛查可以提高患者两倍以上的生存率。相反,筛查的风险则被采用比例更小的绝对风险描述,例如检测仅仅出现1%的错误诊断概率。
这种不均衡的比例,无疑会影响患者对筛查项目的选择。研究人员建议,癌症筛查指南应该客观、量化,采用易懂可观的表格或者图形进行利弊分析,以便用户能够获取完整的信息进行适合自身的选择。明确呈现利弊的癌症筛查指南能够帮助医生更好的权衡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知情权,并促进医生、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信任。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