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两次科考失败,连硕士都拿不到!却能让所有中国大师们跪拜,这个谜一样的男人,他的秘密今天是时候说了……

2017-12-03 德国优才计划 德国优才计划


他来自腐朽的旧时代,

一生学无专师,两次科考失败,

连硕士、博士的头衔都没有,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

却能让所有大师心甘情愿跪拜。

他曾为世界留下一个谜,

而这个谜无人能够破解,

但今天,这个谜一样的男人,

他的秘密,是时候说了……


他,就是王国维



1877年,王国维生于浙江海宁,

父亲在县衙当幕僚,好读书,

能写诗词,篆刻和绘画,小有名气。

而他自幼羸弱多病,

年仅4岁,就遭遇母亲去世的打击,

母爱缺失,让他过早尝到人间悲苦。


父亲望子成龙,

早早对他的人生做好了规划:

读经书、考秀才、中进士,

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他不喜欢俗套的八股文,

却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

6岁时,他入私塾学习,

诗词见解独到,深受先生喜爱,

15岁时他考取了秀才,

和另外三个少年并称为“海宁四才子”,

他年纪最小,才华却是其中最高的。



1892年他去杭州参加府试,

却没能通过,也是在这里,

他第一次购买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

他感慨道:

“购前四史于杭州,是为平生读书之始。”

他被逼着读了十多年的书,

才第一次感到读书的真正乐趣。

从此,他在八股文上再没用功,

以至于连续两次科考失败。


在其他文人,

前仆后继参加科考追名逐利之时,

他却慕然转身,背道而驰,

开始寻找一片精神自由的新天地。



19世纪末,

西方列强掀起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彻底激起了他的爱国情。

同时大量西方文化科学向中国输入,

他也接触到了新的文化和思想,

这时他猛然意识到,应该用先进新学,

来拯救这个古老,摇摇欲坠的国家。

从此,他毅然踏上新学报国的征程。


1898年,他坐船到上海,

进有名的改革派刊物《时务报》当职员,

同时他还在报馆旁找到一个,

可以学日文的东文学社。

每日焚膏继晷,苦学励志,

认真地钻研着西学。



1901年,他先后执教于武昌湖北农务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东文学堂。

在授课之余,他还主刊上海有名的,

《教育世界》,为其编译了大量文章,

他于《教育世界》翻译连载的,

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

是我国第一部国外教育理论译著。


在翻译西方教育刊物的同时,

他有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

1906年,他发表著名的《论教育之宗旨》,

轰动全国,提出教育宗旨,

在于培养能力全面、

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

何谓完全之人物?

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

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

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

而精神能力又分为三种:

智育,对智力的培养、

德育,对意志的培养,

美育,对情感的培养。


他亲眼目睹了举国上下,

嗜好鸦片,污浊不堪的社会现实,

痛心于人性追求的龌龊卑劣,

所以他希望通过提倡教育,

增强民族“智力”和“精神”,

救国家于困顿之中,

善良的他认为只要引导民众,

追求真善美,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

就可以让国人摆脱低俗趣味的纠缠,

从而改造整个中国社会。

他也因此成为我国教育历史上,

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四育主张第一人,

比梁启超与蔡元培所提出的,

类似教育理论还要早了十多年。


他的教育主张极富远见,

不仅结合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

也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

同时,他还提出应该重视,

教师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

他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兴起做了理论奠基,

当代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与和谐教育思想亦吸取了,

他教育理念的精华,

比如小学增设了美术、体育等课程,

一直延续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步入青年的他,不断遭遇人生的打击,

29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

没想到随后两年,

他深爱的妻子也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悲痛欲绝,痛苦难以宣泄,

从此,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中,

如痴如醉,如疯如狂,

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全才。


他自身的学问涉及文、史、哲、

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

他通晓日文,德文英文也很精通,

并成为国内第一个,

通读康德、叔本华原著的人。


在哲学方面,

开天辟地地将西方哲学引入中国,

以叔本华哲学为根底写《红楼梦评论》,

以全新的视角俯瞰,

这部古典集大成者的研究成果,

开创了“西为中用”的治学先河。

他认为中国之所以,

在技术层面上落后于西方,

正是中国缺乏哲学传统,

凡事皆太重实用所致,

所以应该提倡哲学的无用之用。

然而他的理论并未引起重视,

因此直到现在,中国社会也依然是,

更注重功利性的实用主义。



年仅31岁的他,

又融汇中国传统哲学撰写《人间词话》,

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作品一出,就轰动了整个中国学界,

彻底终结了中国的传统古典美学。

傅雷说:中国有史以来,

《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即使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这本书仍然是难以超越的学术高峰。



1911年,在友人资助下,

他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日本游学之旅,

也步入了学术成果的黄金期。


他的著作《宋元戏曲史》,

是中国第一个关于戏曲的历史书籍。

让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戏曲,

真正步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

他还为中国诗学、中国美学研究,

作出了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


在史学研究上,他更是屡建奇勋,

《说商》、《殷周制度论》……

从商周到元明,两千年史中,

许多疑难处都作了周密翔实的考证。

尤其是对于甲骨、竹简、钟鼎的辨析诠释,

填补了古代史研究的一片空白。

梁启超说:这是王国维治史中之“一绝”,

堪称史学泰斗。

而他《殷墟书契考释》,

更是把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

他还著有《流沙坠简考释》,

该书被鲁迅誉为真正研究国学的书。


然而气骨越高,谋生越拙,

他跨越古今,是将中西文化,

融会贯通的真正国学大师,

不仅名扬日本,甚至誉满欧洲。

以他的声望,本可以进入,

日本的政治派别,从此走上荣华富贵,

可他却始终不肯,

因此常常为“五斗米”所困,

甚至一度为他人整理藏书补贴家用。


不慕权术,不通钱术,

只埋首于学术,如此独立之精神,

这就是王国维。



1916年学成后,满怀爱国心的他,

毅然离开日本选择回国任教,

回国后,他迅速成为,

各大学争相邀请的国学大师。

北大也多次上门邀请他,

一次,北大邀请他到校参观,

预先布置好夹道欢迎以示隆重,

没想到他却一口回绝。

理由让北大校长蔡元培哭笑不得:

欢迎者有各式人等,

中间免不了有道不相同话不投机者,

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


1922年,他任教北大,

当时北大提倡新文化运动,

全盘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人人都争先恐后剪掉辫子,

在形式上标榜自己的先进。

而他打扮还是很旧时,

不仅一袭旧时长袍,头顶瓜皮小帽,

还留着前清的象征,辫子。


鲁迅辛辣地点评他:

老实得像一个火腿。

胡适直言不讳:他的人很丑,

小辫子,样子真难看。

但鲁迅又说:

“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胡适也紧接着说:

“但光读他的诗和词,

以为他是个风流才子呢!”


当时的北大学生爱嘲笑有辫子的人,

还喜欢强行剪人辫子,

却没有一个人敢对他的辫子下手,

因为都佩服他的才高八斗,

这也让他成为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有人问他:“人家的辫子全都剪了,

你留着做什么?”

他只是回答: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他知道,形式上的剪辫子只是表面,

真正该剪去的,是精神上的辫子,

假如随风而倒,趋炎附势,

那不又是功利实用主义吗?

所以他勇敢地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不卑事权贵,不溷从异道,

如此独立之精神,

这就是王国维。



1925年,

他又被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聘为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

成为了名震天下的清华四大导师。

读梅贻琦故事点击此处

读陈寅恪的故事点击此处

读赵元任的故事点击此处



一开始在清华任教,

就对学生提出了六个要求:

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

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

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他不仅严格要求学生,

也严格要求自己。

每次跟学生讲解,总是要事先声明,

有四五处地方自己还没有搞懂。

其实他不是不懂,只是觉得,

自己的讲解还没有到达完美的地步,

他从不扮演所谓的全知全能的专家,

对待学术严肃、认真、谦逊。


不大言不惭,不以权威自居,

如此自由之思想,这就是王国维。


他生性淡泊,不喜与人交游,

在清华除了教书授课以外,

一般不主动去跟学生谈话。

从来都是上完课,就回到自己住所,

钻进书房潜心研究学术,

但只要有人上门求教,

他都会热情接待,

不分名节尊卑,不分老幼贵贱,

因此他桃李满天下,

高徒门生遍及中国学界。


可在时代汹涌的潮流下,

他在清华园的安稳日子仅仅只过了两年。

先是心爱的大儿子去世,

之后北伐开启军阀混战,

中国时局动荡,更震撼的是,

张作霖绞死了北大教授李大钊,

在“社会运动”的浪潮中,

湖南学人叶德辉被“特别法庭”枪毙,

冯玉祥的兵锋也指向了北京。

北京的知识分子纷纷逃离北京避难,

有人劝他也赶紧去日本避难,

可他却怎么也不肯走,

有人劝他把那惹事的辫子剪了,

他却不慌不忙地回答:

实则此辫只有待他人来剪,

余则何能自剪之者。



1927年6月2日,那天风和日丽,


他走进了不曾游玩过的颐和园昆明湖,

在石舫前默默坐了很久,

平静地抽了一支烟,

千古艰难惟一死,

可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一头就扎进了昆明湖!


而他留在世上的,

只是一封简单的遗书: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伯希和曾这样说过: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

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

胡适也佩服地说: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

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

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

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王国维一去,国学便少了半壁江山。


送别他的那天,

学界巨擘陈寅恪先生一下伏倒在地,

向灵柩三跪九叩,
吴宓教授也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这两人是中国学界出了名的硬骨头,
从来不向任何权贵低头,

可他们却唯对他恭恭敬敬。


日本和欧洲的报刊也报道了此事,

并发表对他的回忆文章,

51位著名日本学者更是开悼念会,

悼念说:“公之学问文章为当代第一流。”

梁启超先生发表了著名的,

《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

他掷地有声地告诉人们:

王先生的学术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国界。

他在学问上的贡献,

那不为中国所有,而是全世界的。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可鲜为人知的是,他对时事和政局,

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透彻和预见。

早在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就曾预言,

中国将爆发一场最可怕的社会运动。

谁能料到,他竟一语成谶,

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应了验?


1969年,他的墓被砸了个稀烂,

这一年,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

一位老人独自来到了颐和园,

当天游客很多,老人一直徘徊,

直到到晚上才回到家。

第二天,老人喝下一瓶“敌敌畏”,

默默离开了人世……


而这个老人正是王国维的次子,王高明,

他是王家所有孩子里最聪明的,

也是将王国维的事业传承得最好的,

却因为研究文史,被打成了右派

王高明死后,被认定是“畏罪自杀”,

家中2000多册线装书全部被没收,

其余藏书和历年积累的,

文稿资料全部被焚毁。



而关于王国维的死,至今仍是一个谜。

许多人都说他自杀是因太过腐朽,

但在懂他的人看来,

他是以死保全了自己的人格,

也保存了中国士人最后的体面。



正如他生前最好的朋友,

最了解他的陈寅恪所说: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纪,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


他是用形体之寂灭,换精神之永生,

他盛载着独立思想,自由意志的身躯消亡,

是他对精神圣殿的最后祭献。

他用仅仅50年的人生,

在那个晦暗不明,是非不分的年代,

为黑暗中的人们点燃了一束光。


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下中国,

在学术造假与腐败频发的今天,

这束光却再也难以寻觅,

时下中国提倡教育改革的人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人们产生今不如昔的情绪,

更加怀念那个在中国有着无数大师的年代,

谈论那些学术薪火代代传承的精神。



灼灼其华,难掩赤心,

震古烁今,辉耀华夏!


2017年12月3日,

是王国维140周年诞辰,

我们不仅要缅怀王国维,

这位真正的国学大师,

更要祈愿中国教育:

独立之人格,

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和信仰,

早日回归!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968ie2t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文为德国优才计划出品,

转载需标明作者、文章开头注明来源,

正文后附带以下二维码授权,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