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德极力挽留的中国天才,惨死家中,之后妻子将三个女儿送去美国,独自留下“复仇”

德国优才 德国优才计划 2021-05-12


他们的名字,

只有1%的中国人听过;

他们的故事,

只有1%的中国人知道。

他是德国、英国极力挽留的科技人才,

是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

没有他,

中国无法造出自己的火箭材料,

没有他,中国第一颗卫星无法发射。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越的天才,

却被人在家中活活打死,

之后他的妻子将三个女儿送去了美国,

独自留下,誓报杀夫之仇!


他们就是,

彭洁清,姚桐斌



1930年,彭洁清出生于湖南岳阳,

父母从小便像培养男孩子一样,

去供她上学读书。

而她也不负众望,

17岁便全奖考入了,

美国圣弗朗西斯学院,

她也成为了这所学校,

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中国学生。

之后,她又攻读了,

纽约大学社会学硕士,

毕业后,

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前景的IBM。


虽在美国拥有高薪工作,

但她心中涌动的却是,

滚烫的中国血液。


 新中国成立后,

她毅然决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

第一时间就回到了祖国。

而回国后的她,

也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那天她与他相识于一次留学生的舞会,

他用西方特有的礼仪邀请她跳舞,

看着眼前这位气质超群、

风度翩翩的男子,

她少女的心扉瞬间被打开看,

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他叫姚桐斌



是一个出生在,

江苏无锡黄土塘镇的穷孩子

家里虽苦,

却也一定要将他送进学校,

而他和彭洁清一样,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在班里始终保持着第一名的好成绩。


1934年,他考进无锡一中,

成为镇上唯一一个考上中学的孩子。

1941年,他报考了五所大学。

两个月后,结果揭晓,

五所大学全部都录取了他!

由于对矿冶专业的酷爱,

他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


毕业后,任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

之后他一边工作,

一边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公费留学考试竞争激烈,

但他却过关斩将,

成功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

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研究生,

师从在冶金界声名显赫的,

弗· 康德西(V Kondic)教授


初到英国,国民政府便垮台了,

公费留学已经名存实亡,

为了省钱,他一日三餐,

只能靠白水和廉价的面包度日。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向世界宣布,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得知消息后的他欢欣鼓舞,

背上背包,在英国各地奔走,

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

他吃最差的食物,住最差的地方,

他需要省下每一个便士,

去更多的地方宣传新中国。


当时,英国和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

台湾特务在英国看到了他的爱国活动,

于是将他视为眼中钉。

一天,他突然接到伦敦警察的通知,

要“请”他去谈话,谈话的内容是:

要他在限期内离开英国,

但是,不准回中国。


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

依·皮沃斯基听闻此事后,

邀请姚桐斌去德国,

在他的领导下做研究工作。


在海外时的姚桐斌


1953年秋天,他接受了邀请,

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

仅仅三个月,他就以惊人的天赋,

熟练掌握了德语。

他的工作赢得了依.皮沃斯基教授,

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德国亚琛大学的福洛贝格教授说:

“桐斌有着阳光般的魅力,

研究所的同事都喜欢他,钦佩他。”



在外人看来,

他在德国如鱼得水,春风得意。

但实际上,他的内心,

念念不忘,朝思暮想的,

依然是那一片古老的中国大地。


拳拳赤子心,悠悠爱国情。


1956年,身在欧洲的他,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次年,他递交了回国申请,

德国知道他共产党的身份后,

强力阻挠,

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交涉下,

才终于将他接回了祖国。


他刚一回国,北京钢铁学院、

沈阳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

就火热地抢了起来,

他们都希望能有难得的人才!


最后,他选择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研究院条件简陋,

研究室里除了一台显微镜外,

没有其它仪器设备,有人问他,

为什么要到环境这么差的小单位工作?

去当个教授,日子岂不是过得很快活?

他回答:“我回国不是为了名利,

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

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

愿意同大家一起,

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彭洁清与姚桐斌


而就是因为他们彼此回国的决定,

也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一舞定终身,相思无尽处。

舞会不久后的一天 ,

彭洁清受到姚桐斌的邀约,

他们相约在北京和平西餐厅,

他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

而她心里早已猜到,

一定是姚桐斌要向她告白了。

哪知,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党的事业高于一切,

也高于我们的爱情。”

紧接着,他又说到:

“还有,

我不能告诉你我从事什么工作,

不能透露与我工作的任何事情。”

没想到,初次约会表白,

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

可是她却丝毫没有怨言。


婚后,丈夫夜以继日的工作,

力争新中国的火箭能早日升天。

她则在一所大学里教授英文。

从国外的优越生活,跨入柴米油盐,

特别是跟他们之前在国外的待遇比起来,

新中国下的生活异常拮据,寒酸至极!



那时,他们住在一个单间里,

室内仅有一个洗脸池子,

厕所和浴室都是公用,

日用生活必需品实行配给制,

政府按月发放粮票。

面对这样拮据的生活,

夫妇二人没有一句抱怨,

因为,

当时他们这批归国的海外学子,

就没想过要去享受生活,

否则就不会早早回到,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了,

他们想的就只是报效祖国、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当时回国的知识分子


后来,随着三个女儿的出生,

他们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一次,彭洁清去看医生,

医生告诉她需要好好休息,

并且要加强营养。

她哭笑不得,说:

“连肚皮都填不饱,

怎么谈得上营养?

又哪里有办法搞到食品来加强营养?”

然而,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现状。


当别人笑话我们中国人,

连裤子都穿不起还要搞原子弹的时候,

陈毅的回答是:“就算我们没有裤子穿,

我们也要造出原子弹”。


伴随着如此艰苦的条件,

他为中国的科研克服重重困难,

1962年,703所成立,

成为我国唯一的,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他被任命为所长。



二十世纪50年代,

我国的材料工业水准不高,

连低合金钢都做不出来,

更别提航天材料了。


他看得明白,如果没有材料,

一切关于尖端武器的构想都是空谈!

那时候,中国都是向苏联购买材料,

但是如果一味依赖外国的材料,

将永远强大不起来。


钎焊合金是中国航天事业,

需要的一个重要材料,

苏联根本不可能将技术告诉我们,

求助无门,自己又做不出来,

就在大家头疼的时候,

他竟以一己之力,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生产出了钎焊合金。


他还在研究所内开设了英语班,

鼓励研究人员学习英语,

这样就可以看得懂国外的英语论文。

一时之间,掀起了一片学英语的大热潮。


1963年,

他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

遇到了英国、德国的冶金专家。

他们问他:为什么当初舍弃,

我们所提供的良好科研条件,

以及个人待遇而回中国去,

他坦然回答说:“我是中国人,

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

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

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


1960年至1965年的五年间,

姚桐斌领导的703所,

共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

其中超过一半都是预先研究。

而预先研究的部分,

80%都应用在如今的火箭发射、

卫星上天的事业上,

几乎每一个课题,

都填补了我国科研领域的空白。

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家五口的幸福合照


而在生活中,

他更是一名温柔的丈夫,慈爱的父亲。

研究所工作忙碌,经常是早出晚归,

睡眠时间少得可怜,

但是只要有时间,

他就为三个可爱的女儿检查作业,

哄她们入睡。


因为妻子任教的大学很远,

每周六才能回家一趟。

于是,他除了忙科研,

就是照顾家里来做一些家务,

以减轻妻子的负担。


他的家在三楼,

每周六,他都会把客厅的门打开,

坐在家里面向门的沙发上,

这样,妻子一回家,

他就可以马上看到她了。


每逢星期六,不管多晚,

他都一定要等到妻子回家,

共进晚餐。

而每个星期一早上五点,

彭洁清就得起床返回学校,

他工作已经是很辛苦了,

但是每次都会陪着妻子一起起床,

再一起轻轻吃早点,

不惊醒睡眠中的孩子。


之后,他会牵着妻子的手,

穿过大街小巷,

和她慢慢地走到汽车站,

亲眼看着妻子上车,

直到车子消失在路的尽头,

他才转身回家。


彭洁清最初并不知道,

丈夫在做这么伟大的事业,

因为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机密的工作,

就连在最亲近的爱人面前,

也要坚持保密到底。


他一直对妻子隐瞒着工作。

直到那场运动开始了,

红卫兵小报上把703所的事情,

都登了出来,

彭洁清才恍然大悟:

“噢,原来桐斌是研究火箭、

导弹和卫星的”。



而此时他们的人生噩梦也开始了!


1968年6月8日,

这是最黑暗的一天。

七机部两个对立的组织,

不断地发生小规模冲突,

导致许多人都已经不再上班,

但是他却依然坚持去办公室工作。


当天快到中午12点时,

他准备回家吃午饭,

有两位703所的工程师劝道:

外面正在武斗,

您还是等一等,先别回家了。

因为妻子不在家,

他心里又惦记着孩子,

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去。


一进家门,

孩子们就开心地围了过来抱着他,

他洗完手烧好饭,刚坐下,

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菜。

突然,几个气势汹汹的家伙,

冲进了他的家门,

架着他就往楼口推,

一个家伙给了他狠狠两个耳光,

恶毒地骂着:“打死你这个反动权威!”

鲜血立刻就从他的嘴角流了出来,

脸也被打肿了。

残酷的折磨才刚刚开始,

另一个暴徒,

竟然用脚狠狠地踢他的私部,

这样还不解恨!

那副伴随着他,熬过日日夜夜,

阅尽众多科学论文的眼镜,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他还戴着它,

在阅读我国将要试制的,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文件,

这些没有心肝的家伙,

直接把他的眼镜抓下扔在地上,

踩个粉碎!


那时的中国,

眼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

而运动下红卫兵认知就是:

知识分子不会做工,不如工人;

不会种地,不如农民,

因此,从心里厌恶蔑视知识分子,

将憎恨发泄在眼镜上,

发泄在姚桐斌这类留过洋的知识分子身上!



他们还骂骂咧咧地将姚桐斌架下楼,

楼下聚集了许多人来围观,

他们在楼下,又对他进行了拳打脚踢。

其中两个人狞笑着,

各拿了一根暖气管,

向他的头上猛击过去,

霎时,鲜血直流,昏厥了过去。


但是这些暴徒仍不肯罢休,

拖着他,就往他们的“总部”走,

路上,他的鞋袜都被拖掉了,

鲜血染红了道路。

他两眼发直,已快失去意识。

总部的头头见了说:

“把姚桐斌托走,别让他死在我们这里!”

然后命令这些家伙,

把他再拖回他家的楼前。

到了楼前,

暴徒们又朝着他的身上猛踢了几脚,

这才觉得解气了,扬长而去。


姚桐斌家所在的地区,

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范围,

一位邻居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姚桐斌,

他赶紧向他们请求,

要将姚桐斌送到医院抢救,

但是得到的答复是:“不行!”

别无他法,

他只好把姚桐斌抬上楼,

放在客厅沙发上。


下午3时许,

姚桐斌因没有被允许医治,

而停止了呼吸,

最终,惨死在自己的家中。


这天刚好是星期六,

彭洁清下班以后,

满怀希望地赶回家,心想:

桐斌肯定已经坐在沙发上,

静静地等着我了。

当她气喘吁吁地打开门后,

迎接她的,却是孩子们的啜泣,

三个吓懵的孩子立马上来抱住了她,

哭着喊:“爸爸……被人打死了……”

她只觉得两眼一黑,

怔怔地在门口站了很久很久……


历经千辛万苦,

才回到祖国的顶尖科学家,

才年仅45岁的两弹一星元勋,

就这样被活活殴打致死了。


在停尸房门前,她的心在滴血,

她心里默默起誓:

我一定要为我的丈夫昭雪”!

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此后,她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

教她们流利的英文,

同时为丈夫的冤情四处申诉,

坚持不断的上书各大法制机构,

要求缉拿真凶,

而在当时政治运动下,

她经常四处碰壁!



后来,

我国某型号的火箭,

因为发动机材料不过关,

一直实验失败,停滞不前。

文革后,科研人员终于,

根据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

解决了发动机的材料问题,

而让他们感慨的是

论文作者,赫然写着:姚桐斌!


而她始终没有放弃,

她坚信,总有一天,

国家会还姚桐斌一个公道 。


后来周恩来总理亲自介入此事,

命令“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头头,

必须交出凶手,在这种情况下,

才不得不交出一个凶手高某。

高某被关起来,

而另一名凶手于某却逍遥法外。 

直到1974年,

李先念副总理对此问题作了如下指示:

真是草菅人命,虽然事隔多年,

似仍应坚决把问题查清楚,

首犯应得到惩处,但打击面不能大。


1979年4月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行凶者分别判处,

于某有期徒刑15年,高某有期徒刑12年。

这一天,

对于其他人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天,

但对彭洁清及三个女儿来说,

却是日日夜夜期盼的一天!

   而这一天距离姚桐斌被害,

也已过去整整11年了!

这11年里她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彭洁清和姚桐斌的三个女儿


1983年,国家又给姚桐斌颁发了,

一张“革命烈士”证书。



也是在这一年,在海外朋友的帮助下,

彭洁清将三个女儿陆续都送去了美国,

如今,三个孩子都在美国成家立业,

只有她,还一直居住在北京,

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一个人还呆在这,

不跟女儿去美国享福,你英语那么好......

而她说:“桐斌的魂在这里,

我怎么能离开他?”


    

老年彭洁清


是啊!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她每年都会去无锡故居,

向丈夫献上一束,

用黄丝带扎起来的45朵黄玫瑰。

在她心中,姚桐斌永远是45岁。

从他被害的那一刻起,

对她而言,

时间就已经戛然而止了...



1999年9月,

彭洁清被中央办公厅邀请,

去参加“两弹一星”元勋颁奖大会,

姚桐斌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元勋,

那一刻,距离姚桐斌牺牲,

已经过去31年了!


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

到如今看来,

不过是白驹过隙,

过往云烟罢了。

多少人毫不在意,

已将他们遗忘在了历史里。

或是根本对他们一无所知。


但是,

今天我们所在的强盛祖国,

今天我们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领先,

是他们,曾作为最早一代的追梦人,

为祖国的崛起奉献了一生啊!




他们的奉献功不可没,

他们不凡而悲情的人生故事,

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忘!


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

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

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

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

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

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青丹照古今!


缅怀!烈士姚桐斌
致敬!勇士彭洁清


推荐阅读:

捐款100个亿!美国无法拒绝,

比任正非还霸气的他,让全世界肃然起敬!


谢谢您的阅读

-end-


2021年,我们在海外制作了,

一份非常难得,有意义的公益礼物,

送给全中国的大小朋友们,

打开下方视频,了解一下:

喜欢本文请分享及右下角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