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张桂梅一张“亲密照”被曝光,瞬间刷爆头条,这真是太燃了!

德国优才 德国优才计划 2021-07-17


这几天,

热搜上只有两个话题频频出现,

一个是建党100周年,

一个是张桂梅校长。

张校长被搀扶着走进仪式现场时,

那贴满药膏的双手和步履蹒跚的脚步,

令人记忆尤深,揪心不已。



之后,还有一张,

张桂梅校长的“亲密照”被曝光,

也冲上了热搜。



原来歌剧《江姐》中,

扮演江姐的孙少兰老师,

发布了一则朋友圈,

2018年,孙少兰演出歌剧《江姐》,

演出结束后,她在拍摄风景,

没想到,

一旁的张校长竟小心翼翼地靠近她,

然后把头靠在了她的肩上。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张校长也追星,

那天,看着这位,

自己“最崇拜的偶像江姐”的背影,

她情不自禁靠了上去,

那一刻的她,

像是在与江姐进行无声的对话。

而张校长对江姐的感情有多深呢?

今年6月3日,

人民日报就曾刊登了她的这样一篇文章,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

“她的坚强,她的忠诚,

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

成了我一生的楷模,

当时,我便暗下决心,

要以她为榜样,做她那样的人。”

字里行间,

皆是对榜样的向往和无限热忱。



可你还记得江姐吗

很多人对江姐的了解,
大多是源自电影《烈火中永生》,
和那曲经典的《红梅赞》,
身着蓝色的旗袍,
一件红外套、一条白围巾,
一位成熟而刚强的女共产党员,
然而,江姐的另外一个身份,
却几乎没有人再了解了,
今天她的故事绝对值得一讲。


江姐,全名江竹筠

1920年,

出生于四川一个贫困的小乡村,

那个年代的中国,民不聊生,

为了活下去,母亲带着她和弟弟,

一路逃亡到了重庆。

生活的苦让她从小就很懂事,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

8岁她就进入纺织厂打工,

矮小的她,甚至还没有机器高,

老板可怜她,

便特地给她制造了一个高脚凳。


 

虽然贫穷,但母亲眼光长远,

一定要让女儿接受教育,

11岁那年,

她进入重庆教会办的孤儿院,

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知识开阔了她的眼界,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

仅仅8年之后,

这个穷苦的小女孩,

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年仅19岁的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华日报让江姐了解了新思想

 

信仰指引了她奋斗的方向,

也让她遇见了一生的挚爱。

 

1943年,

23岁的她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

要和一个陌生男子假扮夫妻,

此人名叫彭咏梧

是在中央信托局工作的地下党。



她的任务是,帮他掩饰身份。

外人看来,这对小夫妻般配恩爱,
但他们很长时间都是,
“假夫妻、真同志”。

而就是在扮演恩爱夫妻的过程中,

两个有着共同志向的年轻人,

渐渐对彼此生了情愫,

1945年,组织批准他们结婚,

1年后,两人的孩子出生了,

他们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彭云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生活没过多久,

便迎来了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

1947年11月,

她和丈夫要离开家,

到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

尽管万般不舍,但他们绝不能,
把只有1岁多的孩子带在身边,
为了革命的胜利,

他们都坚定要先搁置个人情感。

临行前,

她为儿子亲手制了一件大衣和帽子,

一家三口来到照相馆,

留下了这张唯一的合影……



照片中,一家三口嘴角上扬,

儿子坐在爸妈的中间,

对着镜头幸福的笑着,

可谁能想到,

这竟是一家人最后的团聚。


夫妻俩奔赴战区后,

只过了短短几十天,丈夫便出事了,

那天,他为了掩护战友,

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之后,敌人竟残忍砍下他的头颅,

在镇上游街示众,

那一年是1948年,

彭咏梧才年仅33岁。


听闻噩耗,

年轻的江姐悲痛欲绝,

组织让她回到重庆,

刚到家,她便冲到儿子身边,

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泪流不止。


那几天,她都一直失魂落魄,

一天夜里,她突然惊醒,

抓住一旁陪伴她的好友,

同为共产党员的何理立

问了这样一句话:

“你说,一两岁的孩子,

他能记得父母的模样吗?”

后半夜,

何理立听到她压抑着的抽泣,

急忙起身问她:“你这是怎么了?”

这时,她再也控制不住了,

泪雨滂沱地说:“我的丈夫牺牲了”。



爱人惨死,带给她锥心之痛,

可是, 让好友何理立惊讶的是,

擦干眼泪的江竹筠,
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
重返下川东,
到丈夫牺牲的地方继续战斗。

她告诉组织,

丈夫没完成的事业,

她一定要完成!



尽管组织一再劝说她留在重庆,

照顾好年幼的孩子,可她心意已决:

“老彭已经牺牲,
我是最了解当地情况、
最适合替他继续战斗的人”


事实上,她之所以问好友何理立,

2岁孩子是否能记得父母的模样,

就是她已决意下了赴死的决心。

 

1948年6月14日早晨,

正在万县工作的她,

独自一人赶路,

突然背后有人喊住了她,

她回过头,

看见同为地下党的冉益智

他是重庆市委副书记,

掌握着几乎所有重庆地下党的秘密。

可当时重庆很多同志都被捕了,

她立即提高了警惕性,

开始大步往前走。

正在此时,

两名特务突然冲了出来,

一把将她按住,

把她押送到重庆西北的歌乐山!



 歌乐山,

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名字,

现实却是恐怖军统监狱所在地,

渣滓洞、白公馆,

两个恶名昭著的魔窟就在此地。



在渣滓洞里,

她被抓进来的第一天,
就被施以酷刑。
因为她是彭咏梧的妻子,
他们都认为,
这个才28岁就失了丈夫、
还有个年幼孩子的弱女子,
一定是个突破口!

那些人为获取情报,对她用尽酷刑,

狱友们都在担心,
这位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女同志,
能顶住敌人的酷刑吗
会不会像冉益智等人一样叛变革命

《重庆大屠杀之血录》中,

曾这样记载了她的受刑经过:

戴重镣,坐老虎凳,

吊鸭儿浮水,夹手指……

极刑拷讯中,曾经昏死过三次……



其中夹手指最为恐怖,

绳子绑着她的双手,

一根竹签子从她的指尖钉了进去,

竹签插进指甲,手指抖动了一下,

一根竹签钉进去,碰在指骨上,

就裂成了无数根竹丝,

从手背、手心穿了出来……


如此惨无人道的折磨,

连男人都可能挺不过去,

她一个弱女子,居然说:

“毒刑、拷打,

那是太小的考验!”



见各种刑具都没效果,有特务提议:

把她全身扒光,看她怎么样!

没想到,她一听就立刻怒喝道:

你们想侮辱我吗?妄想!

你们侮辱的是全天下的妇女,

来吧,你们来扒我的衣服吧,

过来仔细看看,

与你们的母亲,你们的姐妹,

你们的妻子和女儿有什么不同!


在场的特务全都被骂懵了,

最后他们都累了,也无计可施,

深夜里只好把她暂时先拖回了牢房,

狱友们纷纷隔着牢门向外张望。
江竹筠已经几乎昏死过去,
十指被竹签子夹得血肉模糊。
此情此景,狱友中的年轻人
都情不自禁,敬重地喊出了一声:
“江姐!”


从那以后,
狱友们无论自己年纪大小,
都统一喊她江姐”。 



之后的日子里,

对她的残暴折磨就没停止过,

但她始终铁骨铮铮,坚贞不屈,

电影《烈火中的永生》,
曾还原了江姐受尽酷刑的场景,
尤其是那一句:
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她坚定的信仰、
刚毅不屈的精神,
感染了狱中所有的共产党员,
甚至连特务都私底下佩服,
这个女人真刚强!


是啊!作为一个革命者,

她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可作为一位母亲,

她放不下日夜思念的孩儿啊!


1949年8月,一位狱友被营救出狱,
她曾对江姐说:
你有什么事情要让我办。
也许是预感到了死亡的临近,
江姐对她说:
如果我有什么不测,
这就算是我的遗书。

她用竹筷子磨出笔尖,

烧了一小团棉花,

和灰土加了水调成墨汁,

写了这封“托孤信”:

竹安弟: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竹姐 八月二十七


字字句句,是对孩子的无限柔情,

更是对国家的大义凛然!



信件带出后,转交她的表弟手中,

表弟速速前往重庆,

从她战友手中接到彭云,

并在照相馆,

为这个3岁的孩儿拍下了照片,

再托人交到她的手中。


1949年11月14日,

特务通知要将她“转移”。

她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

脱下囚衣后,

她换上被捕时穿的蓝色旗袍,

将儿子的照片放在最温暖的胸口,

走出了牢门,

歌乐山的一片荒草丛中,

一个大坑早已挖好,

29岁的她,

和另外20名战友站在一起,

一阵枪声响起,

21位人民英雄倒在血泊中。


仅仅13天后的11月27日,

此时距离重庆解放只差短短3天,

这一天,敌人开始了一场,

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白公馆里的革命党,

每两人一组,被押送到松林坡,

特务将他们锁进同一间牢房,

然后关上牢门用机枪疯狂扫射,

这还不算完,之后他们又打开牢门,

挨个补枪,不留一个活口!

最后浇上汽油,

牢房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三天后,重庆迎来解放。

白公馆、渣滓洞三百余名革命者,

只有35人活了下来,

新中国已经宣告成立之时,

全国人民欢腾庆祝,

而她和她的战友们,

却没能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冲出牢房。

他们倒在了祖国大地,

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里。



后来,
白公馆和渣滓洞幸存下来的革命者,
罗广斌和杨益言,用了整整3年,
推出长篇小说《红岩》,
真实还原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

《红岩》也成为了,
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历史小说,
迄今为止它已重印了100多次,
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
1965年,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
于蓝的精湛演绎,
又让江姐的英雄形象,
成为了几代人的精神偶像。


而就在《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
在全中国热播同一年,
由江姐当年托付的幺姐一手带大的彭云,
没有辜负他的父母,
19岁以四川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
被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录取。


毕业后的彭云又在北京,
结婚生子,生活的幸福美满。


不能不提的就是,
江姐的小孙子彭壮壮
和他的爸爸一样,十分聪颖好学,
16岁的时,获奖学金到美国留学,
18岁又考进哈佛大学学习数学。

彭壮壮哈佛毕业时与父母合影


2000年那年,

从著名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壮壮,
面对毕业后的很多选择,
他回国,重新走了一次,
爷爷奶奶曾经走过的路,
在重庆的歌乐山烈士陵园,
他看到奶奶被关押的牢房、
受刑的刑具,还有那封奶奶,
亲笔写的“托孤信”……

就是在那天,他下定决心:

一定要回国工作!


而这次他的回国,还去看望了
奶奶活着的时最好的挚友,何理立。



而正是这次探访,
还给彭壮壮带来了一段预想不到的缘分,
他认识了何奶奶的孙女仲琦
两个革命之家的第三代,
就这样因此相知相爱,结成连理了。

2009年的时候,彭壮壮成了麦肯锡集团中国区的总裁。

彭壮壮与妻子有两个可爱的小孩,彭然(9岁)彭毅(6岁),这近一个世纪的缘分竟然跨越四代人,化作了两个孩子身上共同的血脉。

只有8岁的彭然,曾非常认真地为太奶奶做了一张海报,他用自己十分稚嫩的笔迹写道:一百年前的世界是不公平的,很多孩子吃不饱上不了学,有很多的战争,我的太奶奶想改变这一切,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2019年11月10日,
在央视《故事里的中国》的舞台上,
江姐在狱中写的托孤信,
呈现在了亿万观众面前,
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那一年,
正是江姐牺牲整整70周年的日子,
7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江姐的孙子彭壮壮学有所成,
是世界知名大学的高材生,
更是年轻有为的海归博士。

江姐孙子 彭壮壮

70年前,
江姐在狱中的托孤信感人至深;
70年后,
曾读过那封信无数遍的壮壮,
决定给自己从未谋面的奶奶,
写一封回信。
在信中,他这样对奶奶说:

亲爱的奶奶:我是壮壮,您的孙儿, 您虽然没有见过我, 可如果你看到我, 或许能认出我来, 我继承了你的下巴和颧骨, 继承了爷爷的眉毛和身材, 在爸爸的脸上,在我的脸上, 还能找到你们的影子……

奶奶,你离开我们70年了, 可你没有被忘记, 你也一直在我们的生命里, 指引着我们前行。虽然没有见过你的音容笑貌, 但是我们的脸上, 都带着你的面容, 我们的生命 是你的生命和爱的延续。

你的孙儿壮壮, 写于您牺牲后70年!


在场所有听过这封回信的人,
都泪如雨下,想必这一刻,
牺牲的爷爷奶奶,
可以含笑九泉了!


她是最勇敢的共产党人,

用鲜血染红了大地与苍穹,

她用年轻的生命,

诠释绝代芳华的含义。

她柔弱的身躯,

可以将牢底坐穿,

她不屈的头颅,

雕塑起革命人不灭的灵魂。


自然击你以风雪,

你报之以歌唱。

命运置你于危崖,

你馈人间以芬芳。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你激励了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员!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他!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是英雄的生命开满了花! 

为什么天空被映虹?

是英雄的身躯披上了彩霞! 

为什么夜晚还明亮?

是英雄的灵魂化做了金星!


值此2021建党100周年之时,

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

江姐精神,永垂不朽!


谢谢您的阅读

-end-


2021年,我们在海外制作了,

一份非常难得,有意义的公益礼物,

送给全中国的大小朋友们,

打开下方视频,了解一下:

喜欢本文请分享及右下角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