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明法笃行——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欢迎你!
01
院长寄语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家国情怀,近现代历史上,法界才俊汇集于斯,或执鞭任教哺育莘莘学子,或笔耕不辍终成法学名宿,或亲身庭案维护公平正义。现在,我们秉承“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对照“双一流”和“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培养要求,着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探索改进教学形式、方法与课程设置,整合资源,不断改善教学软硬件和环境。苏大王健法学院是有志于投身法律事业同学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起航地,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王健法学院院长 方新军
02
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东吴大学法科。1915年9月,时任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美籍律师查尔斯·兰金,以苏州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产生了6位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美称。抗战胜利以后,轰动世界的东京审判被东吴大学10位师生校友力挽狂澜,他们将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由此在中国抗战史和司法实践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易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法学院随之并入华东政法学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师范学院改名为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设法律系;1986年扩建为法学院。2000年,原东吴大学法学院校友王健先生慷慨捐资支持法学院建设,苏州大学法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王健法学院本科设有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专业,属首批全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也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知识产权专业承担了国家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法学学科建设获评B+,并被评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法理学”为国家精品课程,“法学理论”为省级优秀课程群,“宪法入门——基本权利篇”“法律文书与写作”入选江苏省首批“金课”,“宪法入门——基本权利篇”还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王健法学院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公法研究中心”“国际能源法研究中心”“江苏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等三个省级研究基地以及多个校级研究基地,其中“公法研究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研究所合作建有“环境司法理论研究基地”,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建“苏州大学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研究中心”。学院建有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是苏南乃至江苏地区的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心。
2014年创刊《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7年、2020年两度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遴选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21年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近又入选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名录。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69名,包括教授24名,副教授30名,讲师15名。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54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绝大部分具有海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有机搭配的学术梯队。教师热爱教学事业、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效果优良,以研促教、关注前沿,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行政管理与图书资料等教辅人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为教学科研事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王健法学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教室设备一流,并设有中式、西式模拟法庭、国际学术会议厅等,同时为全体教师配备独立的研究室。图书馆面积3600平方米,现有藏书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00多种,可检索的电子图书30多万种,并在收藏、保留港台地区法学期刊、图书方面具有特色。
自1982年恢复法学教育以来,王健法学院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各层次的专门人才2万余人,许多校友成为了国家政法部门和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余名毕业生担任了基层法院副院长以上的职务,近140名毕业生担任了基层检察院检察长以上的职务,90余名毕业生成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50余名毕业生在高校工作并晋升教授职称。
学生培养
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规格为基准,确立以知识、素质、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块,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力争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法学专业和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专业。具体目标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为核心,通过师资队伍、课程和教材、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阵地。
学院强化“固本培研”法律专业学术养成计划,重视学风建设。以王嘉廉基金为支撑,开展“德法兼修“班集体、“东吴法苑菁英”评优评奖;策划组织“东吴漫谈·师生下午茶”“习法逐梦,职通未来”等系列品牌活动;全面实施“成长陪伴”导师计划。近年来,本科学生学业成绩节节攀升,2022年国内国际升学率接近40%,创历史新高,其中多位同学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升学深造;多年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均保持在50%以上。
学院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科研竞赛、法学专业竞赛等各类活动,成绩显著。2017年至2022年,本科生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立项8项;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红色专项赛多个省级奖项;荣获全国大学生多个英语类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获“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在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国际刑事法院中英文模拟法庭、理律杯模拟法庭等大赛中荣获全国一、二等奖项;7人次获得“莙政学者”荣誉称号。学院进一步打造“微光计划”“小城公益诉讼”两大实践育人品牌,积极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其中本科生诉苏州市轨交公司地铁票务规则案、诉北京爱奇艺会员插播广告侵权案等公益诉讼案件入选江苏高院年度“十大消费者保护典型案例”,诉知网最低充值金额限制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多次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CCTV等国内权威媒体的积极报道。
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学院与苏州市和苏州各区县法院合作,开设案例研讨教学课程;与知名律所合作,进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2.0版实施方案的改革探索,开设公益诉讼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学院设有“王嘉廉奖学金”用于学生中短期出国交流和学科竞赛资助,多家校友律所常年资助学生开展学术科研和学科类实践活动。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网信办,苏州仲裁委,苏州各区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苏州律师协会、常熟律师协会,苏州漫修、北京盈科、江苏剑桥颐华、江苏立泰、江苏坤象等律师事务所合作设立实践基地。
学院先后与美国圣约翰大学、美国福德汉姆大学、美国康州大学、英国班戈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捷克马萨里克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澳洲邦德大学、日本静冈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双方采用多种模式结合的形式,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高校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
03
专业介绍
01法 学
专业学制:四年
总学分:160学分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苏州大学法学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法理学”为国家精品课程,“法学理论”为省级优秀课程群,“法律文书写作”2021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宪法入门——基本权利篇”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法学学科获评B+。法学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专业课程
法理学、商法 、民事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律史 、行政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双语)、民法总论 、刑法总论、国际公法(双语)、物权法、经济法、国际私法(全英文示范课)、债权法(含合同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职业伦理、婚姻法与继承法、环境法
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专业前景
和就业方向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局等政法机关,以及进入律师事务所、银行、各类企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人才培养特色
近几年来,本专业在继承和发展东吴法学倡导的“良以法律教育之目的,不在培植专为个人求功利之普通人才,当为国家社会培植知行合一、品学兼优之法律人才”理念基础上,通过构建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深度融合机制,建立面向司法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多方协同的“法学理论+法律实务”平台,探索出了一条面向司法实务培养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的有效路径。
自2016年以来,本专业学生进行的公益性诉讼,连续三年入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年度十大司法案例,并有1个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收录,获得各级领导和专家高度肯定;人民日报、CCTV、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中央主流媒体20余次正面报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知识产权
专业学制:四年
总学分:160学分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知识产权专业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的试办专业,并于2012年成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正式专业。目前,知识产权专业配合我校与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共建的苏州大学苏州知识产权研究院,以江苏省知识产权(苏州大学)研究院为平台,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专家学者组建专业学术委员会,尝试拓展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探索苏南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理念,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各级法院、检察院、地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2021年,本专业承担的《面向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入选国家级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主要专业课程
法理学、侵权责任法、专利法、宪法学 、刑法总论、商标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竞争法、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管理、民法总论、知识产权总论、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物权法、著作权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债权法(含合同法)
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管理及运用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知识产权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专业前景
和就业方向
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知识产权政府管理以及知识产权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等工作。
人才培养特色
2020年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成功立项苏州大学首批线上微专业。目前,本专业在学校的统筹协调下,正在进行面向科技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改革与探索,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了解现代生物制药、智能制造以及体育娱乐产业发展动态,又掌握专利、商标、版权申请和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解决学习法律的人才不懂科技和产业逻辑,懂科技和产业逻辑的人才不了解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问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生物制药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新增)
专业学制:四年
总学分:180学分
授予学位:法学+工学双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新开设的“知识产权+生物制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响应202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关于“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机制”“实施知识产权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号召以及适应国家和苏州等地方近些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而急需相关知识产权专项人才的需求的一大新举措。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与药学院联合培养“知识产权+生物制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属于强强联合。“知识产权+生物制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依托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学与药学院药学一级学科。该两个学科系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学科中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立德树人成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在理论研究、师资与教学等方面具备厚实的支撑前提。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已经有10余年的办学历史,实现了知识产权“本-硕-博”多层次人才一体培养的目标,培养了一批优秀知识产权人才。苏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为A类,全国排名前6位;所依托药学学科拥有直接支撑本专业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药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
本项目将以教育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思想为指导,突出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打通知识产权和生物制药两个领域,在两个专业现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交叉培养优势,培养出适应国家和地方需要的熟悉生物制药产业的知识产权专项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法理学、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总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著作权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 、商标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知识产权文检索与应用、专利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生物制药与知识产权、生物医药法律风险防控、医药专利经典案例药事法规、 生物药物专利检索与分析、生物制药专利代理实务
人才培养目标
为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政府涉及生物制药产业的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门、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等各领域各部门,培养熟悉生物制药产业领域研发规律与运行逻辑的、德才兼备、高素质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专项人才。
专业前景
和就业方向
经调研,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达3800多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就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超2200家,产业产值超1300亿元,其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11个产业园中稳居第一方阵),生物医药已被苏州市列为“一号产业”,据2021年发布的《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状况白皮书》介绍,近年来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申请达16405件而且增长迅速,涉及生物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事务多,急需熟悉生物制药产业研发规律与运行逻辑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专项人才,人才缺口大,若从全国范围来看,人才缺口则更大,就业前景看好。
人才去向主要为有关生物制药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政府涉及生物制药产业的主管部门和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门、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等各领域各部门。
人才培养特色
正因为本项目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生物制药产业领域研发规律与运行逻辑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专项人才,所以本项目除设有法学与知识产权专业核心课程和生物制药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还专门设有交叉融合课程,以培养能在生物制药领域进行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检索分析、专利信息分析、专利代理等事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交叉融合课程主要有《生物制药与知识产权》《生物医药法律风险防控》《医药专利经典案例》《药事法规》《生物药物专利检索与分析》《生物制药专利代理实务》《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其中的《专业劳动教育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均要求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呈现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走进王健法学院
学院网站http://law.suda.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512-65228786/65227067/65228860
王健法学院新闻中心
图文:王健法学院
执行编辑:武凯雯
审核:刘桂宏
微信号:wjfxytw
宣传 | 凝聚 | 服务
长按二维码 | 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