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出版基金申请者年龄分布不均,年轻学者为什么这么少呢?

2016-11-21 范运年 募格学术

本文转自科学网范运年博客

2017年的科技部出版基金的申请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虽然科技部的规定时间是11月30号,但是对于各个出版社而言,还需要留出时间帮作者整理资料、签署各种文件,所以一般作者将申请材料交到出版社的时间一般要提前两个星期,这样算来,现在期望今年申请出版基金的作者,需要将所有材料整理完毕了。


出于好奇,也是出于科学精神,我对2015年和2016年科技部出版基金的获得者的年龄进行了一个统计。大部分的作者从百度就可以直接搜到其出生时间,有一部分直接搜不到,但是如果仔细去查找与作者有关的一些文章和帖子,就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年龄段,也有一些作者实在找不到,比如部队或者医院的作者,在网上信息很少,只能作为放弃的数据。


2015年共有168名作者获得资助,其中有14名无法查到其出生时间,其他154人的年龄分段柱状图如下所示:


图一


为了更好地看清年龄分布,饼状图如下:

图二


同样,2016年一共有177个作者获得科技部出版基金资助,也有14个作者的出生时间无法查证,其余163人的年龄分布柱状图如下:

图三


为了更好地看清年龄分布,饼状图如下:

图四


从这四张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两年的科技专著出版基金申请者的年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那就是两头的人少,中间的人多,尤其是60后,是撰写科技专著中坚力量,与目前科技圈60后正是年富力强、创造力旺盛的现状吻合。


在我查找数据的过程中,我查到2015年、2016年分别有个作者已经离世,因为从申请到出结果、再到图书出版还有一段时间,不知道这两位老先生的著作是否在他们去世前出版出来,如果不是,真的是太遗憾了。


为了更进一步将数据进行比对,我将两年的年龄数据和人数百分比都在一张柱状图中,这样就对两年的数据进行一目了然的比较。


图五

图六


这两张图也很清楚地看出60后获得基金资助的人数最多,而2015年比2016年获得资助的人数还要多一些。我个人分析是2016年科研改革力度比较大,比如取消了863、973等项目计划,变成重点研发计划这种模式,很多老师忙于适应新的项目申请模式,对于学术著作就无暇顾及了,这应该是有一些影响的。


应该说,目前学术界最有创新能力的是60后和70后了,尤其是70后,很多年轻的学者已经暂露头角,就算是1979年生的科学家,今年也有37岁,假如26岁开始攻读博士,期间没有改变过研究方向,那么他在同一方向已经研究11年,而1970年的老师已经46岁,完全是最富有创造力和科研实力的时候,但是从这几张表都可以看出一个问题,70后的作者人数并不多,为什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一个年龄段的学者著述最少呢?


我想起码应该有两个很显然的原因。


一是这个年龄段的学者正处于职称职业的上升期,比如这个时候的他们需要申报优青、小长江、杰青、长江等称号,迫切地需要多做项目、多发文章,而学术专著在各种称号的评分过程中权重很低,所以很大一部分青年学者没有写书的动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虽然已经学术圈已有更新鲜的小鲜肉们加入,比如80后、90后,但是70后说到底还没熬成老腊肉,学术著作虽然评分不高,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写的,要承受一些眼光的压力。据说,今年9月,《自然》在推特上提问:“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一名读者直言不讳地回答:“老科学家!”此话虽不尽是事实,但是也部分说出了青年科学家承受的来自前辈的压力,他们不想写书做出头鸟,前辈们还没写,他们怎么敢写?


但是,韩愈早就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尤其是在现在知识更新换代这么快的时代,年轻科学家完全有能力超越前辈,占据学术新的高峰。


因此,我想说的是,旨在“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科技部出版基金,应该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中青年科学家的著作上,尤其是要鼓励青年科学家积极整理自己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将其出版出来。


要知道,青年科学家才是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还走在探索前进的路上,迫切地希望能够创新和突破自己,是最有冲劲的一群人。


我曾经注意过,有很多知名科学家,奠定他们学术方向和学术地位的学术著作撰写的30多岁的时候,比如高通公司创始人创始人雅各布斯33岁写出了《通信工程学原理》,1930年狄拉克出版了他的量子力学著作著作《量子力学原理》时才28岁。


当然,天才永远是少数人,大多数人一生都是碌碌无为,但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性成果,绝对不能用年龄来作为指标。


另一方面,年轻的科学家们也迫切希望能得到扶持,从学术经费到学术声誉,都需要有更权威的扶持,科技部出版基金证可以充当这一角色,将有限的基金利用好,支持一批年轻有创造性的学者暂露头角。


另外,前面提到有两个可敬的老先生已经去世,我不是其责任编辑,不知道他们去世时是否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我觉得非常遗憾。


对于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其学术成果的整理结集出版,这是我国科研水平良性健康提高的基石。牛顿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老先生的毕生科研心得著作就是他们提供给后学者的肩膀。


为了将老科学家的学术成果高质量尽快出版,应该有更好的机制去扶持,而不是让他们也通过申请出版基金这么繁琐的方式,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脑容量,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科学高效的模式。


在我逐一统计作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获得资助最多的是具有正高职称的作者,但是也有讲师职称的作者入围,这部分可以证明,科技部出版基金还是重点看著作的内容,职称如何只是一个非必要条件,因此有年轻老师问我只是副教授是否可以申请,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你只需要担心你的著作原创性够不够,没有获得资助肯定不是因为你得职称不够。


2016年科技部出版基金支持的著作比2015年多了9个,随着我们国家对科研创新越来越重视,也许今年的名额会更多,期待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科技专著的写作中,形成良好的学术著述氛围。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详情请戳

免费微课

加入募格科研专业群,参加优质免费微课,还能和同专业的小伙伴讨论~您只需添加群工作人员芒果(微信号mugemangguo),留下你的专业方向即可入群(具体专业名单戳此处)。


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


热门图文TOP5

1、上了名校却一无所有?96.1%受访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主动追求优秀

2、观点:中国大学从未建成“象牙塔”,何谈“走出”一说?

3、美国科学院院士:一些中国教授就像“奴隶主”

4、退休学者:对科研没兴趣的年轻人 还是早日脱离硕博苦海吧

5、高学历+潜心学术+管理力:世界名校究竟有多少杰出女校长?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点击图片进一步了解募格编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募格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