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味追求成果转化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不能转化的知识就毫无用处吗?

2016-12-19 蔡宁 募格学术

本文转自科学网蔡宁博客

最近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一流学科建设”运动。我也作为一个研究方向的负责人被拉去写本子。本子有个重要部分,要求阐述科研成果转化的情况。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社会公众普遍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崇尚“知识转化为财富”。极端者甚至认为,不能转化的知识就毫无用处。其实,这是不了解科学规律的外行肤浅之见。


首先,科技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这是真理。但是,生产力提高,并不一定等于获得直接经济效益。道理很简单。假定某行业,一个工人原来每天能生产5件产品。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新技术下,一个工人每天生产10件产品了。假如用过去的产品价值来衡量,多出的5件的制造成本都是该技术革新的效益,这样日积月累下去,经济效益总和其实是无限的。可是,问题是,生产力提高以后,商品的价格必定会下降,实际获利不一定有多少。有些颠覆性的新技术,可能会导致大量设备淘汰,技术工人转岗。对行业来说,经济效益甚至未必是正的。如果研发人员追求利益的话,得依靠一些商业策略才能实现,可那就是科技之外的事了。


以上分析可以总结两点:(1) 真正的科技进步,会切实推动生产力发展。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经济效益都是无限的,例如青霉素的发现。凡属经济效益能够量化的,都是小打小闹,或者只是具体的独立的工程应用项目,不能推广,算不上科学研究。(2) 研发人员获利的多少,还取决于如何商业运作。


学科之间的区别很大,情况不同。存在大量的,无法直接转化的学术研究。比如我所在单位的拳头学科是民族学,整个学科的研究成果都很难转化。再如考古学、数学、哲学...高水平的科学家张益唐说过:“我做的研究没有实际用处,但我也不觉得跌份。”这些学科的发展,要仰赖个人的情怀和管理部门的胸怀。至于社会公众的偏见误解,只能随他去。


有些产业利润很高,貌似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比如互联网业,很多人都发了财。但其实,获取利润主要还是来自商业头脑,来自对市场的了解和想法创意。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并非关键。只要有资金,有理念,就能让别人的技术为我所用。国内第一个搞电商的,第一个搞聊天软件的,第一个搞搜索门户的,都发了。有个故事,Napster网站,是大学生搞的。最早提出该创意的人趴在电脑前打了个盹,结果他的点子就被室友趁机窃取了,所以叫“Napster”。最后暴富成名的人是室友而不是他。


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显著推动科学进步的成果都不是经济利益驱动之下搞出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往往都是科学成果的附加价值而已。欲成大事,先要有大境界。一个画家,如果他创作过程中老在考虑自己这幅画完成之后究竟能卖多少钱,那显然他已经不是艺术家了,沦为画匠。如果科学研究刻意追求利益,追求短期效益,那品格也是不算高的。科学问题自有科学的规律,经济问题自有经济的规律。两个门派,路数本身不同,可分可合才是自然的。人为硬给拧到一起就难免会不伦不类了。


出于人类天性中的求知渴望,去探索未知世界,才是科学的本色。成果能取得经济效益,固欣然;暂时不能转化,亦可喜。这个问题,其实应该以平常心视之。对于有望产业化,取得显著效益的项目,给予优先照顾;对于处在临界点的基础研究,鼓励其争取实现产研结合,向更全面的趋势发展,是正确的。但不可过于片面,把“成果转化”口号化、运动化。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详情请戳

免费微课

加入募格科研专业群,参加优质免费微课,还能和同专业的小伙伴讨论~您只需添加群工作人员草莓(微信号mugecaomei),留下你的专业方向即可入群(具体专业名单戳此处)。


长按二维码添加好友


热门图文TOP5

1、走近夜晚工作的科学家们:夜班虽然痛苦,但仍是生命中美好的体验

2、谁说科研男不懂浪漫?学霸在Nature子刊发论文求婚成功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没有调查韩春雨论文,等《自然》公布结果

4、2016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北大等14个重点实验室未通过

5、如何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我们拿《自然》来举个例子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点击图片进一步了解募格编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募格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