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一流”助推抢人大战,高校各开出什么价码

2017-03-02 财新网 募格学术

本文转自财新网

“大量普通高校教师是不流动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告诉财新记者,高校大手笔竞聘的多是一系列“人才计划”入选者。


马亮指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若仍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为依据来排名,“‘数人头’的做法或将助长高校间的恶性‘人才战’”。


今年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双一流”实施办法。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幕。


这一新轮大学重点建设工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注重学科发展,“以绩效为杠杆”,并将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重心。在2月26日财新记者参与的一个学术论坛上,广东某大学学者在做完报告后表示,其所在的高校为响应广东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正在广揽人才,在校教师引荐有道也可获得相应奖励。“打个广告,我们学校在招聘青年人才,待遇优厚。”该学者说。

高校抢夺“帽子”人才

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在大学之间早就不鲜见。


高校抢的是什么人?“例如科技界常说的‘四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教育部的青年长江学者,以及中组部的青年千人和青年拔尖人才(简称“小千人”)。”马亮告诉财新记者,主要是名列“一系列高端人才吸引计划”的高层次人才,更高级别的还包括长江学者、中组部的千人计划(简称“大千人”)学者等。


此前,中国高校教师多为事业编制,但“‘铁饭碗’体制缺乏激励”。为鼓励大学改革,延揽人才,中国近年开启多项高层级人才引进计划,并配套以能进能出、按课题取酬、按成果发奖金等人事制度改革政策。


“人才引进属于政策‘特区’,可以执行特殊政策。”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告诉财新记者,由于“帽子”学者稀缺,人才竞争出现空前激烈的场面,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扶持政策中逐渐“功利化”,“‘帽子’演变为人才定价工具”。


“高层次人才在各个高校之间腾挪转移,不仅打破了常规人才管理的制度禁锢,而且令兄弟高校之间‘剑拔弩张’。”马亮在公开撰文中指出。

北上广以“房”引人

“各个高校几乎都‘倾其所有’ 。”《文汇报》近日报道,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的师资招聘中开出“最高房贴800万、最高年薪100万”的优厚待遇。


一位研究高等教育的高校青年教师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在中国大学间,“帽子”的平均定价水平大约为:“长江”“杰青”学者“年薪100万元+1套住房+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而凡每年有能力申请到省部级以上课题和发表两篇A类论文的学者,定价组合为“年薪80万+1套住房(或200万住房补贴)”。


马亮告诉财新记者,为了延揽稀缺或特别需要的人才,有高校不惜在待遇上“一人一议”。


“一是年薪,可以高达上百万元;二是安家费和住房补贴,也可以达到上百万元。”此外,理工科的科研经费也可以达数百万元,“对于整建制的团队转移,议价方式更是如此”。


“吸引力最大的是房贴。”马亮透露,在房价高企的北上广地区,高校竞价人才还开出住房补贴的“杀手锏”,“不这样做很难有竞争力”“高校分房已是过去式,只能货币化补偿,或低价购置学校住房”。


财新记者梳理发现,东部发达地区知名高校为吸引人才不惜重金。


位于广东的暨南大学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分别开出200万和100万“购房补贴和安家费”的条件。华东理工大学则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提供120平米以上的高标准教师公寓或60万元以上住房补贴(含安家费)。华东师范大学为“青年千人”入选者提供一次性免税的住房补贴180万元。


张端鸿告诉财新记者,人才的住房由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和高校三者共同分担的做法在广州等地也存在。


深圳则“下血本”吸引人才。根据该市于2016年颁发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未来5年将筹集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房,供海外人才、在站博士后和短期来深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租住。


若属深圳认可的杰出人才,在引进时可享600万元的奖励补贴,或选择面积约200平方米免租10年住房。若选择后者,在深圳全职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并取得深圳户籍的,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或给予1000万元购房补贴。 

“双一流”或彰财力优势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创建的背后,本质上是人才竞争。”张端鸿认为,从薪资待遇、发展机会、学科平台等各方面看,北京、上海等高等教育重镇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而像广东等若干原本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则希望在此轮大学建设中“弥补短板”。


广州大学曾在2016年底一口气拿出该校14个院长的职务,向海内外进行公开招聘。


大手笔后的背景是广东近年对高等教育的大举投资。广东已投入50亿元和80亿元,分别用于域内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2016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又向媒体透露,该厅已与茂名等9个地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11所高校,签署了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的协议。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省财政和各有关地市的支持资金共计将投入100亿元。


东部沿海的其他地区建设大学也不乏强力。山东将在“十三五”期间筹集50亿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江苏则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提出,从2017年起,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给予每年每校1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


“在争创‘双一流’的背景下,可以说是得青年者得天下。”复旦大学人事处负责人钱飚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外高校青年人才已成为各高校争夺焦点。中国高校目前已通过赴海外高校招聘、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刊登广告、海外校友会、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延揽留学青年人才。


海外“征战”也以发达地区最快。2016年5月,广东高校首次组团到美国哈佛大学举行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据新华网报道,招聘会上与高校达成初步意向的共有150人左右,大部分是美国知名高校教授、青年教师、博士后等。

募格编辑

开学之际,我们为各位忙于论文的小伙伴准备了一份优惠福利——原价300元的英文论文润色服务,现在只需49元即可入手;订单支付后,还有100%红包返现的惊喜等着你,最高可返25元!有需要的同学不要错过喔。


活动时间:2017年2月27日—3月10日


抢购方式: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进行购买。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您也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