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朋友圈把导师设置分组了吗?

2017-07-10 沐天 募格学术

本文为募格学术征稿 转载请联系后台

01


大师兄最近经常加班加点的做实验,就连吃个饭都是叫外卖,如果实验室有个床,他估计都能住在那。也不知道他受了什么刺激,突然之前就洗心革面,热爱科研了。我关心的问他,“大师兄,你咋了,你这么拼命,是要拿国奖还是当劳模,我们几个这么不学无术,你这不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吗?做人不能总想着自己,还得替我们着想啊,不为别的,我们可是你亲师弟啊!”


大师兄一脸苦逼相,“你们是我亲师弟,说明咱们“基因”相同,看你们几个那懒样,你觉得我是爱学习的人吗?我也不想天天往实验室跑啊, 你以为我想这样啊!没办法,我最近被老师盯上了。”


“你别侮辱老师,他又不是蚊子,怎么会叮你这一身臭血。”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调侃大师兄的机会。研究生生活太无聊,身边朋友比较少,师兄弟之间彼此调侃是重要的快乐来源。


“哎,都是朋友圈惹得祸。”大师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02


自从有了微信,整个科研组里的人时不时都会互相加一下。当然老师也不例外。


但绝对不是他主动加,而是老师主动加他。你说老师加你了,你敢不通过吗?


还是我们几个比较聪明,早就把微信中添加我的方式给关闭了。但大师兄却是百密一疏,于是他就被老师加了好友,加他的时候,老师还附上一个调皮的小表情,意思就是,这不是系统自动提醒,而是我故意为之。你自己看着办吧。


师兄把截图发到我们的小群里,吓得我们赶紧给师兄发红包,千万别把我们的微信泄露出去!


不过,师兄也算机智。添加了老师之后,就把他设置分组了,每次发状态都会把他屏蔽,所以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


咱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常在河边头,哪有不湿鞋。这不,师兄就大意失荆州了。


前几天,师兄一个人出去旅行还拍了好多照片,可能美丽的景色或者有些未能免俗的艳遇让他一时忘乎所以,就发了一条状态,附上一张自拍,还显示了拍摄地点。但唯独,忘记了屏蔽老师。


过几天回来之后,老师问他,“实验做的怎么样了?”师兄说,“最近一直在忙着准备雅思考试,还没有来得及弄,不过我马上就会弄,请老师放心。”


老师也没说什么。回宿舍之后,师兄发现朋友圈有个消息,他一看就傻了眼。


老师在他那条朋友圈下点了一个赞。


那个赞虽然和平时没有任何区别,但却是显得那么刺眼。这是一种警告还是一种失望?老师已经知道了所有,可师兄却当他的面撒了谎,老师没有揭穿他,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师兄说,“我觉得老师可能有对我有些失望,倒不是我贪玩,而是我撒谎。”


所以,从那天之后,师兄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深扎实验室,矢志搞科研。


03


幸好老师没有加我们微信,我们和他只是有qq好友。空间早就不发任何状态,老师看了也不会有任何收获。我们满足于此刻的“幸免于难”。


但,这也是暂时的。


前不久师门聚会,以前毕业的师兄们也回来参加,觥筹交错间,大家纷纷向老师敬酒表示内心由衷的感谢,也不知哪个师兄突然说了一句,“咱们好不容易聚个会,来个合影吧!”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照了几张之后,师兄又说,咱们面对面建个微信群吧,把照片传一下。于是,师门的群就成立了。师兄也转让了群主给老师。


故事的发展总是那么顺其自然,我们每个人都陆续收到了老师的好友申请。


在同意之前,我们把朋友圈里的不符合老师欣赏标准的一系列东西大举清除,大有刮骨疗毒的架势。老师的微信也都默默被我们拉到了分组里,每次发状态之前,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在他的分组前点一下,可不敢重蹈大师兄的覆辙。


但有一个人,却从不这样。


04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二师兄。


二师兄是个很老实也很聪明的人,他是我们师门的门面,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学术搞的也好,每次开组会,表扬二师兄和批评我们就是组会的二重奏。


二师兄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实验和科研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用他的话讲,刘门子弟(我们导师姓刘,所以我们自称刘门弟子)多才俊,不成大器死不休。


所以,我们就经常就看到他朋友圈出现这样的状态。


“又做完一组实验,数据完美!赞!”时间是某日深夜。


“这个文献提的观点非常好,我已经提取重要观点,发至团队共享网盘,师兄弟可自行下载!”


“今天不是很开心,预期的实验没有得出完美的数据,宝宝不开心!”


“今天下去有个学术会议,是某某老师邀请某某大牛来讲,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去的告诉我,我会给你们占座的!”


“收到某杂志样刊,文章发表,我会再接再厉!”


…………


类似的状态每天都在上演,而二师兄的状态后面都会出现老师那个大大的赞。这个赞和给大师兄的赞意义完全不同,这个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在无形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二师兄是我们的榜样!


05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大师兄,我们不敢把自己的“私生活”展现给导师,所以就是用设置分组屏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成果,来光明正大的展现给老师,以至于,我们想收获一枚老师的赞也是奢望。


偶尔收获的赞,也是忘记在分组前加上对号之后的一种失望和警告的赞。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像二师兄那样的赞,只不过我们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时间。我们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我们还是要疯狂的享受这美好的青春,我们不用搞的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


而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个美好的未来,他帮不了我们什么,只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给我们一些约束、帮助和指导。但我们却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躲避他,师生关系就出现一种“防范”的状态。而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源自于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怕被批评,怕被训斥。那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一个学生该做的事吗?


生活之事,自己的私事,可以屏蔽老师,甚至屏蔽家人、朋友,但自己的成功和收获我想每个人都会展现给大家吧。老师,更多的也是想看到我们的成功。


加油吧,师兄弟们,我们争取像二师兄看齐,到时候我们也大大方方的在朋友圈发个状态,让我们的老师给我们一个大大的赞!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热门图文TOP5

1、一位社科院研究员的艾滋病村田野调查:希望被历史记住,对得起先人子孙

2、干货:原来,导师喜欢这样的组会汇报

3、《孔乙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科研青春

4、读书期间一直保持单身是种怎样体验?

5、5年发表10篇SCI,参与3项国自然项目:扬大这位科研“大牛”相信勤能补拙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