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盘点那些海外读博,口试委员会常问的十二个问题 | 留学圈

2017-11-08 liuxueuk 募格学术

本文转自留学广场(ID:liuxueuk)

知道口试委员会的面试官在口试时问哪些问题,就可以让研究生撰写论文时有明确的重点,在口试前夕知道要如何准备;甚至可以让他们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知道终点在哪里?


需要朝哪些方向去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应该要追求哪些研究成果。


有趣的是,尽管不同国家、科系的博士生培训过程有颇大的差异,但是口试委员对博士论文的核心要求却大同小异,可以被归纳为八大核心能力



这十二个问题中只有前面十个跟论文有关,刚好对应着一个博士生在进行研究时,会依序经历的十个阶段。


口试委员想借着这些问题去引导博士生,说明他在每一个阶段是如何进行关键性的抉择,而他在每个抉择的过程是否达到博士水准应有的背景知识,与批判性思考等八大核心能力。


1.你为何要选择这个题目当博士论文题目?

这个问题对应着研究过程中的起点:“问题意识”的诞生,口试委员可能是想要藉此了解你最初的问题意识或研究动机。

因此,你可以扼要谈问题意识或研究动机的形成过程,或者陈述这题目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此外,你也可以简要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特殊兴趣或关心,或者它对你个人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不过,还有很多时候,这个题目只是用来缓和研究生的紧张情绪,口试委员并没有预期答案的方向或内容。


2.你如何将原初的问题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成一个学术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应着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形塑”(problem formulation)这个步骤,譬如用一根杆子来代表海中的潜水艇。。

如果你的研究动机或问题意识是诞生于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情境,它必须先被概念化或抽象化成一个学术问题,然后才能与既有的学术脉络接轨、对话,并划出既有学术的边界,确定研究(或创新)的起点。

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被分解成一系列前后相属的问题,藉以引导你去呈现整个问题架构与概念架构的形成过程。

其中可能会包括你如何利用学术界既有的知识去定义问题,如何界定原始问题与既有学术文献的落差或其他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既有文献去发展创新的策略和研究的构想。

更具体的问题包括︰ 你为什么採用这个观点、角度或理论模型,去探讨你的原始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其他的选择? 你如何确定这个选择确实是合理的,甚至最佳的? 你为何选择这个研究范围,而不是选择另一个更大或更小的研究范围?


3.你是如何发展出这个研究架构(research design)?

这个问题要问的是,你如何将一个学术性的问题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架构,包括背后的理念与策略、理论依据,以及方法论(methodology)层次的考量。

譬如,以伯克利大学团队的基本工资问题研究为例,它要问的是,为何把医药实验的研究架构转化来研究基本工资,为何决定要采取相邻行政区当作实验组与对照组等问题,而不是特定统计方法的知识或技术细节。

这个问题主要是在测试你掌握整体研究架构的能力,看你是否确知在这整体架构下,每个局部所扮演的功能与重要性,以及每个局部之间的关连性。

尤其是对于博士生而言,如果你只知道研究的细节和技巧,而不知道研究的整体架构与背后的策略、逻辑,那就表示你只是在依样画葫芦或鹦鹉学舌,根本没有规划研究工作与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对于硕士生而言,这代表论文中的创意与研究架构几乎都是来自你的指导教授,你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学术喽萝而已。


4.你的研究架构合理吗?有没有任何牵强之处或弱点?

上个问题强调的是,对于整体研究架构的理解与策略性思考;这个问题则是要看你是否充分了解自己所选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的优、缺点,你的理由与批判性自我检视的过程。

例如,你为何採取这个流派的某些观点、角度或方法?你是否知道学术界对类似方法的批判,以及它们潜在的缺点或误用的风险?

即便采取同一个流派的研究取向,你在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时,应该还有很多可能的选项,你为何择其一而捨弃其他可能?

你为何在研究中纳入某些变数,而忽略其他变数?你为何选用某一个统计资料库,而不是另一个统计资料库?

你是否知道有其他可供选择的竞争方案,以及你是否有能力客观、公允地评价这些方案的优点与缺点,以及他们各自的适用情境与条件?

这些问题的主要重点在考验你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因为好的研究架构如果没有高水准的批判性思考在背后支撑,很容易被执行得漏洞百出,经不起检证。

反之,一个好的研究构想可能会因为经费不足或其他现实条件,而被迫剪裁成看起来较为逊色或有瑕疵的版本,但是如果可以清楚陈述背后的不得已和抉择的过程,反而会表现出剪裁过程的慧心独具。

理论上你应该要在学位论文中清楚写下自己的研究架构,以及用批判性的角度说明(论述)你採取这个研究架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便将你的抉择合理化(justify)。

不过,口试委员还是有可能会要你补充说明论文中没写清楚的部分,或者测试你对自己的论文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是一知半解地接受指导教授的指示,有哪些是不知所以然地模仿前人的研究设计)。


5.你为何採取这个手段(instrument)来取得所需要的证据或数据?

审视完研究的整体架构后,接著是审视你的研究工作每个主要步骤的合理性,看它们在整体研究架构中,是否发挥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功能;是否切合在整体研究架构内,而不致和其他环节脱节、搭扣松散或矛盾;以及其设计与应用时,是否符合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上所要求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等。

例如,你为何选择用某种访调方法和程序,而不是用其他的方法和程序?你为何採用某一种统计分析软件,而不是另外一种?

为何你的访调答覆率远高于一般的水准,你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你所採取的手段会不会导致较高的抽样偏差?你如何处理开放性问题所取得的资讯

或者,在理工学院的案例,你为何选择某一种显微探测器,而不采用另一种探测器?

你如何处理控制变因,你如何有把握这样做就足以将它们的干扰降至可容许范围?

你为何使用某种线性迴归分析,而不採用非线性迴归或较简单的线性回归,你如何合理化你的选择或决定?


6.你如何选择样本、材料或研究范围?

确认过研究工作中每一个步骤的合理性之后,接下来是审视执行过程是否正确无误,是否能正确产出该有的证据与数据,以供后续的分析与论证。

例如,你如何决定母体的边界?你是如何抽样的,你如何合理化你的选择?

你如何确定样本与母体之间的关系,你的抽样误差和可信度是如何推算出来的,这样的误差水准和可信度水准是你的研究设计所能容许的吗?

或者,你为何选择用单晶体来做试片,真有必要吗,你又如何确定它真的是一颗单晶体?

你又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范围,就你的研究目的而言这是最佳的选择吗?为什么?


7.你如何产出主要的结论(conceptual conclusions)?

接下来是要审视你如何用前述的证据、资料、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演绎、归纳、论证出相关的结论,以及如何对这些证据与结论进行解读和诠释而产出主要的结论。

此外,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研究架构、方法下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也会随着相关证据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解读,口试委员也可能会明确地要你将这些证据放在你的研究架构下,去解读它或诠释它,并且提醒你这些解读可能会跟其他证据有所冲突或不一致。

如果你在解读这些证据的过程中,与研究架构的设计有矛盾或脱节之处,或者和你所採取的理论有根本上的衝突或不一致,都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可靠度。此外,在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里,你必须要尽可能清楚。

地区辨自己的观察中,有哪些可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口试委员可能会要求你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辨或分析。


8.要如何将你的发现更广泛地解读或应用(generalization)?

这个问题是要你说出本研究各种结论的最大适用范围,以便接下来可以讨论这个研究的贡献与价值。

此外,在适度容许某些诠释上的误差时,你要如何从这些结论和逻辑意涵,导出它们在现实世界的意义或应用。

为了让结论可以确切不移,经得起反覆的论证,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经常会根据可以获得的证据而限缩到较小的范围,或者建基于过分单纯化的理想、理论或模型,因此可以直接从证据中归纳出来的结论是有限的,而且其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

但是,一项研究结果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会视其适用范围而改变,因此我们都会希望自己的研究结论,可以被推广到较宽的范围或情境。

此外,既然一根杆子可以被用来代表海中的潜水艇,相关的研究结果就可以在较不精确的涵义下被较广泛地解读。

不过,在推广的过程中,可能牵涉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误差,你必须对这些误差的存在有充分的警觉,并且有能力建议合理的误差容许度。

如果说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把真实的问题形塑成一个可以被精确回答的概念化问题(conceptual problem),则这个步骤是要把概念化的抽象答案连结回到真实的世界,以便让学术研究成果可以与现实世界对话。


9.你的研究对学术界有何贡献?

不论口试委员有没有问到这个问题,他们在读你的论文以及评分时,都是想著这个问题。

也因此,打从开始做研究,你就要不时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免走入毫无学术贡献的死巷子裡,还自我感觉良好。

如果你有按照本书的要领,落实研究的每一个步骤,这个问题你应该已经反覆问过自己无数次,并且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严谨、客观而证据确凿地评估过。

你只要老实说出心里最中肯的答案,很可能会因此被加分-因为,口试委员可能是用这个问题测试你客观评价自己研究成果的能力。


10.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何意见(批评)?

这一题跟上一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向,你也只要客观、中肯地回答就可以。

回答的重点应该要摆在这个方法应用范围,或有效范围的限制,以及你因为部分证据不足而无法下结论的部分,而不需要主动谈它相对于其他方法或著作的缺点。

同时,你可以藉此建议以后的研究者可以朝哪些方向延伸发展-有些口试委员会干脆问你:“你对以后的研究者有何建议?”

如果口试委员一定要你超出论文原本设定的研究范围之外,去跟其他方法作比较,就坦白而中肯地回答-就像前两章说过的,只要问题超出你论文第一章所明确宣告的研究范围和适用范围,口试委员只可以拿来当加分的依据,而不可以拿来当扣分的依据。


11.你毕业后有何打算?

这个问题标示着正式的口试已经结束,可以放松心情来回答,以平常心说说自己心里的盘算。

如果你想在学术界发展,那么你可以考虑发表论文,寻找下一个跟研究有关的工作,甚至找到一个可以让你继续沿著论文研究方向深化或扩大成果的工作。


12.你还有些什么话想说吗?

这通常是最后一个问题,你可以选择不多废话地谢谢口试委员,结束口试。

也可以选择利用最后这个机会,补充一些担心被口试委员漏掉的重点或资讯。

不过,如果你是在国外的顶尖名校,就别担这个心了——我的两位博士论文口试委员,结束时给我一叠厚达数页的错别字修正清单,显示他们认真读过论文的每一页了。



踏出留学梦的第一步,是否有点儿心慌慌?

募格留学诚意打造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留学申请1对1全程辅导,

帮你快速提高申请成功率,收获心仪offer

500+海外名校精英顾问团为你保驾护航

点击图片,并长按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详情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