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4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武汉研究生坠楼后续,校方称无责,导师回应:做家务是独特的语言系统

2018-04-01 募格学术

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经济学家钱颖

据微信公众号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29日,有网友爆料,其弟陶崇园系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3月26日早上7点半,陶突然坠楼身亡。随后事件被证属实。


陶崇园的母亲沈仪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普通的后勤。据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报道,她回忆,26日凌晨2点多儿子给她打电话,说不舒服睡不着。早上他们见了面,还一起吃过了早饭。之后陶崇园说压力很大,然后说要回去收拾东西。陶妈妈察觉不对劲,紧随其后,但他还是挣脱母亲跑了。


▲学校的监控轨迹也证明了相关说法 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


此后,警方排除此案系他杀的可能。


导师被指牵联此案


据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家属提供的材料表明,在这起事件中,有一个与陶崇园密切相关人——他的导师,该学院的王攀教授。


封面新闻记者从武汉理工大学官网“导师风采”一栏获悉:


王攀,男,1971年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0年任校批控制与决策研究所所长,2009年底参与创立武汉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并任副主任,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教育部科技奖励网络评审专家。


曾任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通讯评审人、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武汉模糊理论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武汉理工大学“十五”重点科技发展领域“智能控制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


环球时报报道称,家属提供的材料显示,早在陶崇园在武汉理工大学读本科时,俩人就已相识。


2014年年末,陶崇园打算前往姐姐就读的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可王攀不同意,并对陶崇园许诺说,只要做他的研究生,不仅会每年给陶崇园5000元的生活费,还会在研究生毕业后优先推荐陶崇园去美国留学。于是,陶崇园选择留下。


▲上图中网名为sunshine的便是陶崇园,图中他正和朋友吐槽王攀先给他发奖学金,再让他把奖学金捐回给王攀的研究所的事情

 

家属还提供了二者之间大量的聊天截图。这些截图信息显示:王攀曾要求陶崇园把数千元的奖学金捐给研究所,还让其用学习乃至个人生活时间给自己做很多私事,比如洗衣服、买饭,甚至找眼镜。



▲上图中网名为sunshine的便是陶崇园


家属还注意到,王攀多次要求陶崇园喊他“爸爸”。而王攀也常常称呼陶崇园“儿子”。



去年年末,按照陶崇园家属和好友的说法,王攀表示想让他留下继续读博士。当陶崇园开始寻找工作机会时,王攀又发给了他这样一番语气的话:



按照好友的说法,陶崇园在出事前找到了工作,并且已经签了“三方”,年薪大概20万。可根据事后陶崇园家属查阅他和王攀的聊天信息发现,王攀当时曾让陶崇园与他签了一个“协议”:即便工作了也要继续为他服务。


导师、校方先后回应


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报道,有学生贴出了事发后,王攀发表在相关学生群里的一些言论截图。



在环球时报获得的一份王攀撰写的声明中,他称自己一直很关心陶崇园的身心健康,发现他有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并安排他调养休息,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可最近却出现了“季节性严重反复”。


至于给他做家务,王攀解释:



声明结尾,王攀表示对陶崇园的离世“难以自恃、痛心不已”。


学校方面,环球时报消息称,家属现阶段得到的回应是:

 

1、初步认为学校和导师无责

2、已经请了律师走法律程序

3、出于人道会给与5万元安抚金


3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通过短信,就“事件调查到什么进度、学校将如何处置”等问题,采访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


学校宣传部工作人员短信回复:我部现就您关心的问题回复如下:3月26日,我校一在读研究生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已经将初步调查情况向家属进行了反馈。

 

一位陶崇园的同学提供截图显示,校方曾在陶崇园坠楼后召开了紧急班长会,并在会上表示陶崇园是在和其母亲 “吵架”后才跳楼的。


家属表示,他们只是希望学校和警方认真调查,给陶崇园讨一个公道:“不让事实湮没,更不希望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关于足球队的故事


环球时报文章称,陶崇园的姐姐在一份关于弟弟遭遇的材料中写道:


“我弟喜爱运动健身,尤其喜欢踢足球。而王攀自己组织了一个足球队,也正是通过这个足球队,我弟在本科时结识王攀。王攀看我弟足球踢得好,对学术怀有热情,本科期间便留我弟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


▲上面的“武汉理工大学控制与决策研究所”(“C&D”)足球队,由该所所长王攀组建,而陶崇园同学则是该球队的一员。


陶崇园所指的足球队,即为王攀在校内组建了C&D足球队,全称控制与决策研究所足球队,与王攀的C&D研究所在2000年同时组建。队员主要以王攀实验室成员和其他一些与王攀相识的人员组成,队员入会需要每年分别缴100(校内)和500(校外)注册费。


陶崇园协助管理球队的大小事务,因此,他还被其他队员称为“陶队”。


这支并没有资格参加学校比赛的球队,在一些学生队员眼中有着别样的价值。“感觉这个球队有点像王攀个人的玩具,就是让他踢得开心的。每次分队他都会把最强的队员分到他那一组,然后大比分赢另外一组,并每次公布比分。”仅在C&D球队待过一年就因无法忍受而退队的学生王一(化名)说。


前自动化学院院队队员文强(化名)也说, “他应该是找人陪自己踢球,因为在那个队里他可以随便骂人”,“大家都哄着他,给他传球,也不去防守他。”有学生会为了进入王攀的实验室而先加入足球队。


在学校里其他队的队员看来,王攀球技一般。“他踢了一脚大家看来很普通的球,就会问自己的队员‘这脚怎么样’,然后他们会鼓掌说‘王老师踢得好’。我们就会偷笑。” 文强举例说。这样的行为C&D球队队员赵凯(化名)看作是王攀非要得到别人的称赞,所以他喜欢在球场上对全场表现。


王一进而表示,“从他脚下断球,他会追着你疯狂犯规直到把你踢倒为止;和他同队的时候他会叫你一直跑一直跑,接不到他踢出去的球就会谩骂。”


类似于“某某某你是猪吗!”、“能踢就踢不能踢就滚。”这种近乎侮辱性的谩骂几乎每一个C&D队员都遭受过。个别队员表示“在这儿踢球毫无快乐可言”,选择离队;而多数不是王攀学生的队员表示能忍则忍,能躲则躲。然而,作为王攀门下的弟子,陶崇园必须每天与王攀接触,无处选择。


球场上的暴戾和控制欲,延续到了学生的学业中。据知情学生透露,早在2015年,王攀就以毕业和前途为绳索,对学生的自主意愿进行捆绑。一次武汉理工大学校级足球比赛之后,在王攀手下踢球的一名球员因优秀受到校队教练邀请,邀请其加入校队。王攀以将其从实验室开除和不允许硕士毕业为由,威胁该生不得加入。类似的选择也发生在陶崇园身上,在读博、工作与继续被捆绑在王攀身边的选择中,陶崇园被王攀设置的“前途”绳索死死牵制住。


从2012年到2018年,陶崇园在球队度过了六年。2017年10月球队表彰陶崇园获“突出贡献奖”的简讯和照片仍挂在C&D足球队网站的首页上,其中一张,王攀和陶崇园同握着奖状站在其他队员当中。在队友眼中这个安静、谦虚、性格很好的男生,手持奖状站得很直。


“在出事之前,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对待实验室同学和球队同学都比较慷慨,对贫困学生也经常给补助。平时也经常和保安大爷,甚至是路人打招呼,感觉很热情。但出事之后,没有看到他的忏悔或反思,感觉还是在自恋,从那时开始,觉得让人寒心。”赵凯这样说。

▲图为陶崇园的科研履历和大学时的获奖证明


▲图为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公布的2018年优秀毕业生名单,陶崇园榜上有名


从小学业优秀、不存在死读书


1992年出生在武汉市新洲区农村的陶崇园,从小学业优秀。父亲的工作是养鱼,年收入在2万块钱左右,而母亲在学校餐厅里工作,月薪2000元。家庭并不富裕,姐弟俩读大学本科都靠的是大学贷款。2016年12月,陶还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大二大三的时候,因为我们专业跟数学的关系其实是不大的,数学知识都是通过他自己来学的,然后他得到全美数学建模二等奖。”从高中开始就认识陶崇园的杨新成回忆。“(他有)很多课外活动,也不存在死读书”。“他平时出去玩,都是凭着他个人的奖学金,我们朋友之间有困难了,他都是二话没说借给朋友。” 


对于陶崇园患有抑郁症的说法,其身边朋友表示否认,并且有截图显示陶崇园是为了摆脱王攀的“控制”才“装病”。


此外,对于陶崇园没有父亲才叫王攀爸爸、家属向学校要价700万的传言,家属也表示否认:陶崇园的父亲健在且家庭和睦,根本不是单亲家庭,也没有开价700万的事情



教育部: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导师与学生的相处边界究竟如何界定?当导师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学生的个人权力如何保护?有评论指出:很多时候,学生的前途、去留,是导师一句话说了算。在这样的前提下,导师派的工作,大到国家级课题的立项和实验,小到给专家配送水果,甚至是家务事, 都是学生很难拒绝的“任务”。


此前,教育部曾划出针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红七条”被收录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具体内容包括:


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


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有观点指出:学生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处事经验很重要,但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导师的行为有所约束与监管,划清师生关系的明确边界,不能把师生关系庸俗化或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编辑:骆沙)综合自环球时报、封面新闻、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中国之声、北青深一度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