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货 | 内容再好,文章有这些小弊病,必拒无疑!

2018-04-12 欢乐人 募格学术

本文为募格学术征稿 转载请联系后台


我们在提交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总会把文章中最漂亮的一面凸现给审稿人看,却不知审稿人都练就了火眼金睛,深谙鸡蛋中挑骨头的功力,专门选文章最容易忽视的小细节,连环暴击,让我们毫无招架之力。


好的文章千篇一律,差的文章也总会暴露特有的小毛病,笔者最近在回复完审稿人意见的空挡时间,总结了一些写文章最容易出现的弊病,希望这些情况能被大家当成前车之鉴,谨慎为之。


01

情况一:主观情感导向过甚


对于笔者这次论文“大改”,我犯了一个大忌,作为一个理科研究生,但我却想用一大段文字试图靠逻辑和语言功底去“说服”审稿人,然后去牵着审稿人的鼻子走,结果可想而知。


“尊重客观事实,就是尊重科研”是审稿人是给我的第一条建议,解剖这句话,也就是要遵循以实验现象为核心,充足且真实的数据和图表才是理科论文的卖点,如果过多加入主观引导的意见和文字纂述,那么就会显得头重脚轻。


我想出的解决方法:1.不管第一次实验现象多么贴近文献的结论,或者实验周期多长,分六组做十遍(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次数越多越好),这样就可以在摆出多组数据的同时,尽可能还原更真实的实验现象,2.我把文字全部用在数据的解释和描述上,删除了自己所有现象外的臆断结论——把文章中“I think”全部改成“It shows ”。


过度强调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肯定会物极必反,让审稿人丝毫找不到思维的共性,我想文科研究生肯定也是同一个道理,不管是思辨、调查、论断都离不开真实的社会基础,个人主观思维太过于天马行空或者强词夺理肯定会导致立论不稳,显得胡编乱造,遭到审稿人的反感。


02

情况二:下绝对性的结论


很多同学为了把自己的文章“卖”出去,或者为了让大家都认可自己的实验结论,都会把自己的Summary(结论)说得很满。我见过很多需要修改的论文Summary经常出现“absolutely”或者“must”这些词汇,这些词汇毫无疑问地让作者遭受很大的质疑风险。


以前听过黄伯云院士的一个学术报告,他是这样说的“写论文,60%的结论留给自己,20%结论留给别人,20%的结论留给未来。这样科学才会不断进步...”


一个很真实的例子:有一个师弟投了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编辑respond的核心就是“Do you think your experiment conclusions are correct?”(你认为你的论文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吗?),师弟不得要领,一遍地重复做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还是没有变化,也并没有发现错误,不知道怎么回复编辑,急了!


课题组的大师兄,一语道破天机“编辑是在质疑有没有其它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果不其然,师弟的论文只是做一种状况的分析和总结,其他不常见的状况直接忽略掉了,就算师弟的第一种状况分析的很透彻,也很正确,但它终究只是片面的东西,根本不能进行全面性地总结!


做科研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某种规律、方法、观点有更深次的认识,或者澄清了一个暂时迷惑的问题,如果结论太满,断了别人和自己的“后路”,就肯定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03

情况三:参考文献的引用不得体


“References”(参考文献)是一篇论文中最不起眼的,也是被大家当成最没有技术含量的部分,也一直被初次写文章的研究生忽略,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笔者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因为审稿人提出“Please check the reference for accuracy”,然后我耗费了大概两周的时间去往回补,因为所引文献基本都是几个月前的心血,如果引用不恰当,则需要把参考文献依次重看一遍!真是自己坑自己,一点都不手软。


后来笔者写完第二篇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悟出每一个审稿人对参考文献的看重,以及参考文献里面的门道:


1.很多审稿人有直接先看参考文献的习惯。一方面看一下作者是否足够了解和尊重前人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顺便找一下看有没有自己(或团队)的文章被引用(假如出现审稿人的文章会满足他们极大的虚荣心)。


2.检查文献的引用是否必要。因为很多作者的文献是转引他人的论文,根本没有阅读过文献,把文献拿来充数,也就导致文献与稿件的主题联系不明了。


3.数量不够和年份不合。根据笔者个人写两篇SCI的经验,文献数量最好是25篇左右,而文献年份不要太久远,最近两年的文献不少于20%,而最近五年的文献不要少于80%,这些都是好文章自带的“潜规则”。


结语: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都赞同好的细节是一篇文章的制胜法宝,但忘了后半句,细节处理不好就变成了要命毒药,如果能剔掉文章的弊病,做到精益求精,面面俱到,那么就肯定会一气呵成地写出让审稿人“accepted”的文章。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