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人精神与石玩

传承经典 2020-02-17




当艺术里的文人精神开始蔓延越过中国文化的边界,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其他的地方产生了影响。这并不令人惊讶,过去的一、二十载中,任何与中国文人的传统形象相关联的事物,皆在艺术市场中有逐渐上涨的趋势,即便关联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应该开始思考「文人」这个名词的现代定义。中国艺术中的「学士」及「文人」二词传达出大致相通的概念,如果要在物质的层面,甚至是在类别、媒介的层面上去定义文人「精神」,都会适得其反。




我最近提出了中国美学的成熟度,在某些关键面上是远在西方之上的。中国几世纪以来,都视艺术为表现文人自觉性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西方,艺术的觉醒则在宗教、哲学及科学的权力之下被压抑下来 (举例来说,科学的范畴极力追求视觉艺术能达到写实的极致)。在西方,艺术需要透过现代的改革以脱离过去的压抑。确实,这样的解放定义了所谓的革命。




理解到高端艺术源自于自觉性的发展,以及传递更高程度的理解及智慧的潜在角色后,即能发现媒材或分类终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所富含的智慧。高端艺术是经由其传达出的智慧程度所判定的,这种程度的智慧通常来自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或是心智明朗的人,所以他们经手的任何事物通常都有成为高端艺术的潜力。以类别或是媒材做为区别的标准只是一种简易、大众的索引,因为实际上,那些定义文人精神的文人、僧人及圣者倾向于透过大量的「高端」艺术来表达他们自己。



在近几个世纪全球化的影响下,许多文化得以彼此接触,扩大了意识演化过程中信息的输入。思想被传播,眼界被开拓,而以往在文化互换过程中易产生的彼此轻视,则在更大的自觉及尊重下所生成的文化所取代。





当中国及西方的文化相融,在中国过去千年以上所定义的文人艺术开始有了全球性的观众,他们所表达的理想也加入了全球性的参与。今日,并不是所有本土的中国艺术家都创造「中国艺术」,也有少数西方人也这么做,像是我自己,因为我的成长过程及兴趣都聚焦在中国文化上,而非我所生在的西方文化中。也有西方藏家非常懂得欣赏及喜爱合乎过去文人理想中的深奥的中国艺术。随着全球化加剧,艺术中的中国风已经不再是一种种族上的分类,而是精神层面及理解深度上的区分。




文人精神终将影响全球的高端艺术,而只有艺术史学家会对其发端及定义感兴趣。在此同时,我们生活于一个有趣的时间,承载着中国艺术长期积累的传统智慧,以及十分有效率的形式及媒材,配合着近期充满活力的西方现代表达方式,在这种美学自由之下,内心倍觉辽阔自由且令人兴奋。这真是一个沉浸在艺术里的好时期!

推荐阅读:

极简,最高级的审美!

中式书房,心静才能入境

书房养心

家里为什么要放石头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再聪明也挽救不了道德的缺陷

《妈妈的空位》看后很多人哭了

回乡下造个院子,陪你慢慢变老!

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那么累?七大原因,你中了几个?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穿了人性!

旧的东西,更有风味。

宋词宋画,中国文化的两大高峰


传承经典

chchjd


长按二维码关注:传承文化,缔造经典。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