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炉烟袅,浓淡卷舒终不老。

香炉 传承经典 2020-02-17


大江北去未到沧溟终不住。

淮水东流。日夜朝宗亦未休。
香炉烟袅。浓淡卷舒终不老。

寸碧千钟。人醉华胥月色中。



帝王炉

姑苏庆松堂制

高14直径11.5厘米

重1260g,收藏升值空间大。

   帝王炉是香炉历史上十分经典的款式,炉原型出自何家村窖藏珍宝“忍冬花结五足银熏炉”,因其出自唐宫,故而得名。

  “帝王炉”不仅是胡庆松先生打造的仿古铜炉精品,也是“庆松炉”的代表性作品之一。2013年“帝王炉”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组织的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银奖;2014年“帝王炉”获2014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银奖。

  观看此炉,其保留了唐代华美的风格。炉分成上中下三部分:熏炉盖钮采用仰莲座为装饰,小巧秀丽,象征不垢净土,盖身装饰镂空如意云纹;熏炉中部为镂空忍冬花纹,象征长寿健康、福气连绵。中层炉身下部点缀如意云纹,吉祥典雅;底层炉身,采用辅首衔环为装饰,为凝重之炉身增添一丝轻盈之美,彷如唐代贵妇,轻纱细罗,迎风而立。底部为弯曲兽足,稳重大气又不失灵秀。

博山炉

高12.5直径7厘米

博山炉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一博山而得名。博山炉于两汉魏晋盛极一时,其妙处大致有二:一是外形星山岳状,山间饰灵兽和神仙,炉盖便是那耸立的山尖,二是炉腹深广,山峦重叠处开细小出烟孔,因此发烟舒缓。焚香时云气飘渺,情境恍如仙山瑞景,烟气萦绕盘旋,甚是壮观。此炉采用汉代博山炉风格,徐红军保留汉代博山炉炉盖之层,循古炉题材,铸成此炉。由十二炼精铜所铸,铜质细腻,精纯坚实。炉盖镂空,为奇峰耸立、层峦叠嶂的仙山之形,山间錾刻龙腾、虎跃、马奔、熊走、豹扑、鹿鸣。猴戏、凤翔、雁飞。人猎及神仙形象,装饰精辉日月、缭绕雾岚、翻滚沧浪、荡漾流波等纹。皮色栗壳,沉静隐逸整体造型华美不减庄重,典雅不失古朴赞香之时,青烟如紫霞蒸腾,碧霭飞升,意象生机勃勃,亦幻亦真,应寓古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美好愿望。峦叠,炉身制为豆器之形,上承炉盖,有如宝珠光焰,庄重绚丽。

庆松堂 大香兽香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尺寸:13x11x10cm

狻猊(suān n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三足圆腹冲耳炉

姑苏庆松堂制造

炉腹直径约6厘米




迷你马槽炉•胡庆松款

尺寸:5.2cm 2.3cm 3cm 

文房之炉,多细精小,马槽之炉,历来为文人崇尚。古代铜炉形 制依「天圆地方」之传统观念而製,其中又以取「天圆」者多,取「地方」者少。马槽炉长方形状,形似马槽得名,实则炉中棱角方正者,不同於敬天圆炉,乃礼地方炉, 恰为宣炉一族添了阴阳平衡,存世量稀少。



扁桥耳炉



作品尺寸:高约4.5cm 直径约5cm

老钵式带盖


马槽套炉


方心经

作品尺寸:高13cm 长3cm 宽3cm

方二层印香炉



庆松堂 小草龙耳熏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香品点燃,一火如豆,忽明忽暗,香囊上徐徐飘出青烟,袅袅升起,饶有情趣。助人静思,使人顿悟时间流逝,人生如梦之理。

庆松堂 小香兽 貔貅香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可招财镇宅避邪。本炉式以貔貅结合中国风对称风格进行制作,细节雕工精美细致,整体精气神威武不凡。造型憨厚稳重,色泽仿古而典雅。

庆松堂 四方蚰耳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双蚰龙耳出颈曲折下收于腹部。蚰耳肥美,粗细适中富于变化。四方器形端庄洗练,色泽古朴典雅,为蚰耳炉之大器者。

庆松堂 南瓜型冲耳熏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此炉冲耳俏丽,高足优雅,耳颈之长线条,与南瓜型圆腹和炉盖互成比例。炉盖镂空花纹线条流畅,工艺精美。整体均衡,可爱而不失稳重,神韵悠然。

庆松堂 二号海棠马槽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炉盖镂空爱心图案,活泼可爱。炉体森仪,方正沉稳。厚壁齐口,庄重有力。炉身四周形似海棠花瓣,炉韵柔和,韵致十足。

庆松堂 海棠研山炉

苏工当代制炉名家胡庆松作品

“研山炉”由庆松堂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原创开发,融入文化渊源,结合传统博山炉、印香炉造型结构与工艺创作而成。“研山炉”幻化为雅室烟云飘渺与山壑胸中之间的情怀,将香与器、烟与境融合,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香炉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