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标,一场设计院的豪赌

筑龙BIM 2022-07-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计成土木 Author 计成

来源:计成土木
已获得授权

前一段时间,重庆某学校的竞赛投标335家设计院参加,角逐4个项目奖金总额550万元(后续各项目方案深化及初设中选合同430万~1711万元),充分展示了目前设计院的内卷程度。


01

躺平抽签不香吗?


该竞赛最终提交了349份资格预审方案,有建筑师统计了总成本(建筑师人工、办公场地、效果图制作、差旅等各种经营费用)每份基本是10万+,所以这次投标在预审阶段的的总社会投入成本就高达3490万+了,3490万+的总成本为了角逐550万+的奖金,这个总投入产出比讲给了我一金融圈的朋友听,他笑掉大牙,说你们这投标连零和游戏都不如啊,最后还给我们建筑师朋友出了个建议:不如每个设计院出10万块,大家都躺平,凑够3490万,最后抽签,抽到的拿3490万它不香吗?




02

投标成本到底有多少?


其实仔细算算,关于那些需要提交动画和模型的方案投标,这个成本会更高。一般正规的建筑方案投标时间周期大概在30~60天,投入建筑师人力大概5~10人,加上其他商务和管理人员成本,总人力成本大概在10~30万左右,再加上场地成本、效果图动画制作成本、打印成本和差旅费用,如下表毛毛估的话都有15~60万左右。

注:表中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时间计算周期为1~2个月,考虑投标人员可能同时在做其他项目,进行了系数折算。


这个表格只是参加过30多次投标的项目建筑师的毛毛估算,这只是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初略估算下的成本。另外有行业大佬(老板)在讨论建筑师出路的公开交流会上的发言估算如下: 


以上行业大佬在上海的竞赛投标成本估算为70w,其他二线城市设计院各项成本可能会略低一些,但是30~50w的成本中枢区间应该是相对准确的。




03


投标中的去产能


有人说,这种比零和游戏还不如的投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浪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政府投资的公共空间资源不投标又能怎样呢?

前两年,广州市出了一个政策:重点地段建筑设计招标可直接委托给大师团队。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内的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设计招标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该通知一出,当时就引起巨大争议,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院士或大师的设计院更是大呼不公平。所以后续广州市并没有多少项目是采取的直接委托方式进行的,仍然多数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如果真如通知所说,基本上90%的设计院就被排除在大型公建市场了,在房地产市场又大幅萎缩的情况下,连参与赌桌的机会都被剥夺的话,这些设计院等待的只有消亡。

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公建仍旧采取的是招投标模式,虽然对整个设计市场来讲是一场连零和游戏都不如的豪赌,但对于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品质而言却是上层能做的目前唯一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以前有大量住宅和商业建筑养着的设计院可以不去参与,现在却也不得不参与进来,以前500w的标可能就十几家单位来投,现在动不动就上百家过来竞争。上百家单位来竞争就意味着总体投标投入就高达千万,比中标费用都要高。长此以往,那些设计水平不行的设计院肯定会被淘汰,那些设计水平好但家底不厚的设计院大概率也会被淘汰,最终只有那些家底深厚并设计水平好的设计院才能在这一场豪赌中胜出!



04


有钱人的豪赌


对于建筑师自身而言,竞赛和投标更何尝不是一场豪赌,本钱和能力缺一不可,牛B如马岩松都曾说过,想要做好建筑除了能力外,家底得厚:


很多理想主义的建筑师,可能他有想法有能力但家底薄,不得不抹平理想,较少去参与风险较大的投标与竞赛,运气不好一年参加十几个投标一个不中是常有的事,在设计院上班奖金泡汤,自己开事务所更是得自掏成本,不管哪样都不是一个家底薄弱的建筑师能承担得起的豪赌。

建筑大师的成功常让人忽略掉他失败的过去,很多人不知道,在头两年,马岩松在国内做了200个失败 的竞标。直到梦露大厦成为转折——那是他们个海外竞标,居然赢了!除了能力和运气,这其中能坚持做200个失败的竞标而不放弃的心态,岂是一个没有家底的人所能承受得住的。

所以,不管是对设计院和事务所集体而言,还是对建筑师个体本身,参与竞赛投标都是一场豪赌,本钱得够,能力得强!本钱让你能熬得住,能力让你能在负零和游戏中脱颖而出!

每一场投标,都是一场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中标了,背后可能有几十家设计院几百个建筑师白白付出了一两个月的成本和努力!但是这场豪赌式的战争不可避免,不入则亡,入则还有生存的机会!

👇👇👇



更多资料,请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