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闹政”
NEWS
﹀
﹀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的分析报告预计,美联储未来的加息缩表进程将相对温和,不会不考虑“外溢效应”;同时,美联储缩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盲目的、线性的过程,而是可能比加息更加警惕,更加具有“相机决策”的性质。
资料图:特朗普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同时,特朗普新政预期回落以及可能挑起的外交冲突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值得警惕,在内政受阻的情况下,特朗普可能将之争突破口转向外交,例如宣布推出《巴黎协定》,在中东、古巴、朝鲜问题上更为激进,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硬立场不减等。
此前,欧洲大选年“黑天鹅”落地,最大的不确定性已经过去。英国脱欧谈判正式开启,特朗普在气候谈判、北约军费、贸易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正在动摇传统的美欧关系,倒逼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抱团取暖。报告预测,2017年很可能成为“欧美分家”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起始年份;“G7”作为西方大国俱乐部核心议事机构的功能未来难免会走向虚化,全球美中欧“三足鼎立”的格局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将得到确立。因此,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欧洲,在当前的全球格局下对中国有利,中国应当借机布局、主动作为!
我们首先来看美国的经济景气度:今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季调环比折年增速1.2%,大幅低于去年四季度的2.1%和三季度的3.5%。从景气指标来看,美国经济景气度开始高点回落,目前已步入短周期下行阶段。制造业PMI指数在2月份触碰高点(57.5)后开始下行,目前降至54.9,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佳,主动补库存的意愿降低。而劳动力市场表现较为积极,但新增就业数量开始降低。美国资产价格连创新高,未来易跌难涨,因此,必须警惕未来美国资产价格泡沫对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
再来关注面临重重阻力、落地困难的特朗普新政。受泄密和通俄事件引发的“弹劾风波”影响,公众舆论和国会对特朗普的反对情绪激发,新政落地更加困难。“减税+基建+贸易保护主义”是特朗普新政的三大支柱,目前来看,减税和基建这两大内政支柱均面临加大阻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首先,减税法案年内通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或将推迟到2018年中期选举之前。其次,基建的资金来源仍不确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果缺乏州政府配合,将面临落地困难。因此,报告分析认为,在减税和基建这两大内政改革受困不前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可能将主要矛盾转向对外。
最后来看欧洲的政治经济态势。去年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一轮短周期“共振”复苏。在这轮全球复苏中,几大经济体的步调存在领先和滞后:美国率先启动,中国和日本居于中间,欧元区最后启动。到目前,美国和中国经济均已高点回落,进入短周期的下行期,但欧洲经济表现仍然强劲。今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连续走高,5月份达到57,是欧债危机以来的最高点。欧元区GDP季调环比增速一季度为0.6%,高于去年三、四季度的0.4%和0.5%。
今年是欧洲的大选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议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选举曾被认为是2017年影响欧洲和全球经济最大的“黑天鹅”。但到目前,这一黑天鹅已基本平稳落地。法国温和派候选人马克龙在5月份的法国大选中胜出;6月,马克龙所在的政党又在法国议会选举中成为多数党。同时,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目前民调也遥遥领先,预计将在9月份的大选中成功连任。
6月19日,英国与欧盟正式展开“脱欧”谈判。尽管保守党在英国议会选举中失去多数党地位、“硬脱欧”的立场接下来可能会出现软化,但英国脱欧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加大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分歧。报告认为:未来,英国的国际金融业务将向欧洲大陆转移,伦敦作为欧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弱化,法兰克福的地位将上升。
同时,由于特朗普在国际关系领域秉持“美国优先”的立场,将商业思维带到国际政治中,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在北约问题上要求欧洲国家分摊更多成本、以外贸顺差问题对德国反复施压……这些事件不断打破传统的欧美关系,让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未来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问题上美国越来越难以被信任和被依赖,欧美需要团结和自强。
来源:本刊记者 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