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疫情加速的通信云企业,“慢”下来后该走向何方?

褚杏娟 InfoQ 2021-09-10
嘉宾 | 任杰,融云 CTO
采访 | 霍太稳,极客邦科技CEO
作者 | 褚杏娟

2014 年成立至今,融云已经走过了 7 个年头。7 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使一家创业公司完成数次飞跃。据艾瑞报告显示,融云即时通讯云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多年稳居首位。

根据融云官网数据,截至目前,融云已经吸引了 30 万名开发者,有 30 多万个应用使用其通信技术,平台日均活跃数超 7000 万,日消息峰值超 2218 亿。融云如何拿下这样的成绩?未来又将如何保卫并开拓?为此,InfoQ 采访了融云 CTO 任杰,一起聊聊融云从零到有、从有到取得如今成绩的发展故事,以飨读者。

竞争力建设

对于任杰和他的团队来说,融云并不是他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这个技术团队已经做出了一个颇具知名度的产品:飞信。飞信注册用户最高的时候达到几亿之多,活跃用户也近 1 亿。此外,该团队还与印度第一大财团 Reliance 合作发布了即时通讯产品 JioChat,如今 JioChat 的注册用户已有四、五亿人,在印度本地的市场份额也排到了第二位。

2015 年,以微信为代表的 OTT 应用爆发,并占据了即时通信大部分市场,to C 领域的竞争者众多。在面临新的方向选择问题时,团队将目光转向了当时还是一片蓝海的 to B 市场。在很多人印象中,运营商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个人用户,但其实面向企业的 to B 产品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新方向确定后,肩负探索重任的融云也随之进入赛道。

“从飞信到融云,可以说我们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发展历程。”作为飞信前 CTO,任杰已经在互联网通信行业产品技术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如何将这么多年对通信技术的理解和经验运用起来,也是当年团队寻找新方向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成立大半年后,融云迎来了第一千位企业开发者。“这 1000 个注册用户让融云再次确认了市场需求的存在,也给了融云坚持走下去的信心。”在任杰看来,这是融云发展历程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只有信心是不够的,一个公司要活下去就要有持续盈利的能力。成立早期,融云的产品全部免费,一旦开始收费,开发者是否愿意买单?当融云月收入开始达到 100 万的时候,团队才真的松了口气,这意味着这个创业公司已经找到了被市场接受的商业模式,并且可以持续获得收入和利润。

熬过生死线后,下一步便是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打造企业的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必须有技术和场景的支持。在这种考虑下,IM 这种即时通信方式相比实时通信覆盖范围更广,加上团队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融云便将此作为切入点,并全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在后续发展中,融云逐渐发现 IM 的发送和推送的到达是密不可分的,但当时国内厂商在推送能力方面都比较薄弱,融云便开始研究推送技术,补上缺的这门课。之后,融云开始打造音视频实时通信能力。

“作为一个全场景通信服务商,IM、实时音视频和推送三个能力必不可少,三项技术在通信企业的覆盖率大都在 80% 以上。”如今,即时通信和实时音视频已经成为融云手里的两张王牌。

作为 PaaS 服务商,提供核心数据的存储是必要的,因此平台的安全和可靠是首要考虑。

基于安全考虑,融云采用了相对较难破解的二进制底层协议,并设置了防重放等措施防止第三方劫持。其次,融云还对整个传输链路进行加密,这样即便中间网络设备能获得数据,获得的也是无法破解的密文。融云也会对数据存储进行加密、每个月进行漏洞扫描、实时跟进各安全平台,以便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洞,防止第三方利用漏洞窃取数据。最后,对于很重要的客户端安全,融云也采取了 SDK 加固、设置白名单等各项措施。

在可靠性方面,为防止 IaaS 服务商出现故障,融云采用了多云多活的架构模式,出现意外事故时可以迅速转移到其他可行区。为保障用户 7×24 小时业务不间断,融云采取数据异地备份、集群设计等方式。“我们没有单一的服务器节点,也没有单点的数据存储。平台能够自主发现失效的设备,并自动将其从负载中摘除,从而不影响客户业务。”任杰表示。

机遇的背后

如果说之前通信行业还在默默蓄力成长,那疫情的突然暴发则加速了整个行业的落地进程。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很多娱乐场景都搬到了线上,直播、狼人杀、剧本杀、云健身等都成了大家的首选,而之前 ClubHouse 爆红后也掀起了语音社交的浪潮。在线教育也在疫情期间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网课等授课形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而像银行、证券公司、海关等传统行业关掉了线下办公窗口,线上办公就成了重要的对外方式。

“之前被认为要面对面才能做的事情搬到线上后,大家的反馈是体验还不错。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但线上已经成了线下的一种有效补充,为线下不方便的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任杰说道。

疫情给通讯云和通信技术的落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很多需求在之前并不是不存在,但并不是那么迫切。疫情的出现倒逼大家用技术来解决现实业务问题。

对于通信服务商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随着应用场景增多,通信厂商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大幅提高。“原来的场景比较集中,我们做好一些基础能力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场景变多,面对的开发者层次也不一样,这对厂商的要求其实更高了。”任杰说道。

具体来说,除了要有通信这个核心的基础能力外,很多场景还要求有其他的技术能力,比如语音聊天里的变声、直播里的美颜等等。这些都是很基础,跟通信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却跟场景直接相关的技术。同时,不同的场景对通信基础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线音乐教育需要声音的高度还原,而在线唱 K 要有更严格的声音对齐、音画同步能力等。

此时,只有核心的通信技术就不够了,通信厂商要逐渐完善各项技术,具备全面的场景化能力,支持开发者快速应用。

除了更丰富的技术维度支持,融云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据任杰介绍,融云要求底层 SDK 接口设计简洁无歧义,避免产生理解错误,同时持续迭代和更新开发文档,维护良好的开发环境。此外,融云还设置了一线二线三线的支撑体系、7×24 服务体系、工单体系和企业服务群等,以便更及时、全面地响应开发者的反馈。

此外,融云还在探索其他可以让开发者更快速、简捷完成工作的方式。比如针对一些相对确定的场景做场景化 SDK,这可以让开发者在调用各项能力时,从原来可能需要 100 行代码减少到五六行代码,并且更贴合开发者需要的最终产品。低代码技术可以让开发者更柔性、更灵活地自主调用,甚至可以重新设计 SDK 调用过程,这也是融云探索的方向之一。

下一步:走向全球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19 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 PaaS 市场规模为 24.5 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 50.7%,中国之外亚太地区市场收益于 4G 网络渗透带来的人口红利,亦表现出较强的增长能力。

根据 Gartner 的预测,在 2021 年,全球最终用户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将达到 30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4%,而 PaaS 层市场空间预计同比增长 26.6%,达到 554.86 亿美元。到 2024 年,公有云支出将占企业 IT 总支出的 14.2%,远高于 2020 年的 9.1%。

面对未来广阔的市场,全球化发展也成为融云重要的战略之一。目前,融云已拥有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依靠多个数据中心、数千个节点,触达全球 233 个国家和地区。

据任杰介绍,融云的全球化战略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前期,融云以服务中国出海企业、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这个阶段,融云更多是在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基础网络的落地、连接等问题。这之后便是真正服务海外开发者的第二阶段。

服务海外开发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服务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全球网络覆盖的问题。不同国家的网络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就意味着要解决的问题会很多。比如中国基本是在大陆下面铺设管线,而像菲律宾这样的岛国主要用海底光缆,一些经验无法在不同国家复用。

其次,服务商还要面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各个国家开发者的开发习惯、使用的开发工具等都不一样,产品接口设计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每个国家的国情、人口数量不同,导致各国的应用场景有很大差异,细分市场的需求也不相同。

“服务海外开发者是我们马上要做的一件事。”据任杰介绍,融云目前已经解决了海外基础网络设施问题,接下来更多的是做维护和推广的工作。据悉,融云今年将正式进入海外开发者市场。

据任杰透露,融云的海外目标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东南亚和中东三个地区。“前两个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开发者也比较多,而中东是一个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的市场。中东的中国企业也很多,这个市场正在逐渐成熟。”任杰说道。

通信云的想象力

除了对安全保密要求级别特别高、需要实行物理隔离的业务,大多数通讯场景都是跨广域网的,很少有服务只在一个固定区域内使用。

跨区域通讯也给厂商带来了一些挑战:必须保证系统延迟足够低,在保证联通率的同时还要保证清晰度、流畅度。面对这些问题,要保证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讯的顺利实现,任杰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就近接入,否则很难保证基本的连通率。第二,多节点接入。多节点接入才能保证端到端的连通率,同时服务器之间用专线或虚拟专线技术来保证延迟足够低。第三,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随着基站切换,端上通信经常出现信号衰减、带宽变化等问题,这对链路有很强依赖性并且需要很长连接过程的 IM 和实时通讯来说,意味着很大的风险。根据网络实时变化重新自动分配链路的智能调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较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支持。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要单独做到上面三点需要巨大的投入,除了有大规模 to C 业务支持外,多数情况下很难收回成本。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成本还是技术角度考虑,通信云都成了一个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创业初期,我们对市场充满信心。但很多想法放到新的市场环境里并不成立,反而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可能更被认可。”任杰说道,“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客户逐渐接受的过程。”

初期,国内市场上几乎没有“通信云”的概念,PasS 产品也很少。要打开这个市场,需要做一定的市场教育,当时的融云确实承担了这部分工作。融云用了很长的时间与市场磨合,让开发者接受新概念、了解通信云的服务优势等。

“To B 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时间总是落后于 to C 领域的。”任杰表示。在多数人的常识里,要采用一项新技术必须要先体验,只有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后才会思考如何将该技术应用到业务系统。而对于行业应用和企业应用来说,决策的过程相对要更谨慎、更保守。

但如今,通讯云已经逐渐从过去的摸索阶段,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市场爆发阶段。

“无论是我们国家的 GDP 还是全球 GDP,互联网消费部分在整个 GDP 里的占比很小。我认为,to B 是一个大的市场,并且还在高速成长,包括 5G 发展起来后带来的智能硬件提升也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比如今的互联网应用通讯市场还要大。”任杰说道。

不过,任杰也指出,当前通信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消费者需要更高清、更流畅、延迟更低的体验,但这些体验或多或少都受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比如 VR 是很好的一项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技术,但由于其需要很高的带宽,目前在应用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终端算力的限制。随着整体通信需求的爆发,手机厂商对于高清音视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开始内置各种硬件编解码的芯片。但目前终端算力,包括 GPU 的发展,都还需要时间来提升。

任杰表示,融云的目标是成为全球一流的、安全可靠的通信云服务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融云将坚持全球化战略,继续深化全场景通信能力,包括 IM、RTC、推送等通信基础能力和美声、变声等场景化能力,并且致力于提升开发者集成效率、降低集成成本。

“未来,智慧城市、智慧法庭、金融服务等领域都可能变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通信与 5G、AI、车联网、无人机等技术的结合也会碰撞出新的火花。通信行业还有很多的想象,我们也时刻准备着。”任杰说道。

今日好文推荐
大厂纷纷取消“大小周”,“反内卷”时代要来了?
90后字节跳动员工内幕交易获利5万多,被罚50万;微信暂停个人帐号新用户注册;华为造车团队换帅|Q资讯
为了生存重写软件!面对“缺芯”,特斯拉很慌
舍弃325亿估值公司CTO职位:写代码才最快乐!管理只会影响我搞研发


InfoQ 读者交流群上线啦!各位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InfoQ 小助手,回复关键字“进群”申请入群。回复“资料”,获取资料包传送门,注册 InfoQ 网站后,可以任意领取一门极客时间课程,免费滴!大家可以和 InfoQ 读者一起畅所欲言,和编辑们零距离接触,超值的技术礼包等你领取,还有超值活动等你参加,快来加入我们吧!




点个在看少个 bug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