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动情追忆:虚云长老不是一般人 圆寂时死不闭目
点击本文标题下【腾讯佛学】添加关注,点击【查看历史信息】阅读之前发送内容。
虚云老和尚德相(资料图)
文:体光老和尚
我在云居山,我看着虚云老和尚啊,好像很容易,这安安静静的就跟睡着了一样就断了气,看着没有一点痛苦,这就是他呀,几十年、百把年的修行,临命终现瑞相。
虚云老和尚,人家把他软禁了,他跟那些头头说:“我犯什么法?你这样搞啊,我死不闭目!”老和尚断了气,两个眼睛是圆的,瞪起来了!这是金刚相。
老和尚那个手啊,变成了兜罗绵手,跟佛的手一样,我们这个手只能往里弯才能拿东西,他那手啊,翻过来也能拿东西,就跟棉花一样,那就是说,他不是一般的人,兜罗绵手只有佛有,这是三十二相之一,那两个眼睛是圆,他一生都是闭着眼睛,嘴呀,张的是圆的。
因为他说过嘛,他说他死不闭目,这算有主宰呀!后来,大家勉勉强强地给他老人家化身,我也看见了,他除了一点灰,还有几个大腿上的骨头,其他的都是舍利。
虚云老和尚德相(资料图)
还没有圆寂的时候,他写了一张遗嘱,他死的时候,确确实实一百二十岁,这我知道。死了,就在他那个茅棚很近的地方挖了一个坑,弄些山上的柴火,把他那个龛子放到上面,就把他烧了!烧的时候,那时候正是斗争啊,五九年哪,虚云老和尚也受了摧残,他也是右派。
后来老和尚另外又写了一个遗嘱,他说,这个和尚衣服可不要改呀,改了这个衣服,我们僧相没有了,佛教就不存在了,佛教的存在,就靠这个和尚衣服啊,靠这个庙啊!没有这个庙,没有僧人衣服就不行了!
虚老和尚圆寂的时候说,以后出家剃头啊,要照他说的四句,跟以前不一样,说:
金刀剃除娘生发,脱去尘劳不净身,圆领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又添孙。
这是虚云老和尚说的,后来云居山收徒弟,剃头的时候都要说这个。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
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虚云和尚无病无疾,圆寂前当晚,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虚老,他们自己偷偷溜到虚老茅棚里。
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虚老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虚老和尚。虚老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虚老见此云:“你也在这里?”
虚云老和尚德相(资料图)
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离开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有四五人或五六人,围绕在虚云老和尚茅棚的窗户上,在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虚云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次日,虚云和尚圆寂!
虚云和尚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反对我的人,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舍不得我的人,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虚云和尚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期。在漫长的行脚参方过程中,虚云和尚对当时僧团中的种种不如法现象,都有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佛教衰败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也作过深刻的反思。
他认为,僧团是佛教的核心,僧团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在《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中,虚云和尚甚至严厉而痛切地警示天下衲子:“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虚云老和尚德相(资料图)
虚云和尚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讲:
自正眼不明,人心陷溺,有蔽于声色货利者,有惑于异学左道者,有误于旁蹊曲径者。举世茫茫,赖有人焉,弘传正法,使觉树凋而复茂,慧日暗而再明。无如末劫,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求其识因果、明罪福亦已难矣!况明心见性入圣超凡乎?
所以剃染虽多,解悟者鲜,因乏明师启迪;即有教者,不过学音声法事以为应世之具,将我佛度世悲心,翻为粥饭工具,不亦深可慨乎!
《赞虚云和尚偈》
宣化法师
中流砥柱挽狂澜,仆仆风尘救倒悬;
为法忘躯无自己,恒顺众生有人缘。
黑暗明灯光普照,苦海慈航度大千;
云居真如留圣迹,源远泽长法界宽。
相关资料:
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生于1924年4月。16岁在河南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法名印玄,字体光;先后遍历河南洛阳白马寺、苏州灵岩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广东云门寺等大丛林参学,亲近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近代著名高僧,常住云居山真如寺30余年。
1990年起,应江西吉安信众邀请,住持青原山净居寺。2005年1月24日下午4点38分在江西南昌圆寂,享年81岁,戒腊62夏,弟子将其装缸供奉于青原山净居禅寺七祖塔旁。
图文选自网络,腾讯佛学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腾讯佛学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