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佛法:洞悉现代人无法放松的根本原因!
不懂放松的真谛 休闲反而变成压力
文:太桥旦曾堪布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而自在,但要真正做到放松却并不容易。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如今从小孩开始就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考试要考高分,升学要上重点,高考要考上名牌大学,大学毕业最好还要出国留学。十几年来都在为着某个高高的目标而忙忙碌碌,哪里有时间放松啊。
对年轻人来说也是如此:独身的时候忙于找对象,焦虑不安,没法放松。成家以后,要买房买车、生儿育女,事业上就更得打拼,所以几乎每天都绷得紧紧的。
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放松更成了一种奢望。原以为退休后就可以轻松自在地安享晚年了,然而,现在的很多老年人也同样充满压力,他们要为健康担忧、为养老发愁、为儿孙操心……
总之,在这个时代,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个双重的陷阱,那就是:
因渴望得到而焦虑,因害怕失去而担忧,于是,放松这样一件简单自然的事情,竟然变得不知如何做到了。
人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让自己放松:音乐、电影、美食,甚至麻将、游戏、酒精,又或者健康的运动和旅游,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并不完全有效。
也许上午轻松了一点,下午就又紧张了;也许今天能放松,明天却更加焦虑。有的时候,如果放松的方法不当,反而会增加压力。
还有些人试图通过练习瑜伽、静坐来放松。在练习的时候,由于暂时避开了所谓的“世间俗事”,所以感觉很轻松。但练习之后,当各种琐事扑面而来,立刻就焦躁不安了。所以,这样的练习如果不能和生活的责任相结合,依然是难以让人放松的。
在佛教的观点里,世间这些五花八门的放松方法都是无常的、不可靠的,所以只能给予我们短暂的放松。唯有佛法洞悉了人们无法放松的根本原因,并从两个层面为大家提供了有效而彻底的解决方法。
从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无法放松,是因为过去世造了很多业,现在被业力所主宰,就像一片羽毛随风飘荡,如果业障太多、福报太少,我们就难以平衡、无法放松;只有减少业障、增加福报,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到平稳、放松。
所以,要想放松,首先必须“诸恶莫作”,依照佛法的原则停止造恶、消除罪障,同时还要“众善奉行”,多行善事、积累福报。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放松,主要是指心的放松。佛法并不主张通过放弃外在事物来求得放松,而是要放下对结果的执著、放下内心的烦恼。
我们之所以不能放松,归根结蒂,就是因为内心的贪欲、嗔恨、愚痴、无明等烦恼,这些烦恼就像沉重的包袱层层积压在我们心头。
拿贪欲来说,如果贪求太多太强,我们势必就会面临重重压力,导致紧张焦虑,而如果能做到少欲知足,只求需要,不求想要,我们自然能轻松很多。嗔恨、愚痴等烦恼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依靠佛法,努力修行,就可以逐渐放下种种烦恼,轻松愉快地为人处事、承担责任。我们放下了一些烦恼,内心就能放松一些;当我们彻底断除了烦恼时,就能做到真实、永久、圆满的放松。这个过程就是佛法所说的“自净其意”。
总之,放松需要具备很多因缘,首先需要学习正确的方法,做好准备,然后付诸行动,不断练习。
佛教初学者可以多念“嗡嘛尼贝美吽”等咒语,虔诚祈请上师三宝的加持,然后听闻善知识讲授的法教,并依教奉行,坚持不懈,这样就一定能做到真正的放松,过上悠然自在的生活。
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