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善付嘱丨太虚大师:对于佛法僧 当有一贯宗旨

2017-08-17 太虚大师 腾讯佛学

太虚大师


一、佛观:

一 佛之根本观念必在释迦牟尼佛。

二 信释迦牟尼佛确得无上正遍觉,最高无上。

三 毗卢遮那或大日或卢舍或金刚持皆为释迦牟尼大功德聚之别名,不得视为牟尼以外之他佛。

四 他世界之阿弥陀佛、药师佛,或往劫之然灯佛等,皆由信释迦牟尼佛之说而知之者,皆与释尊平等。

五 佛为积三无数劫大行所圆之极果,不得与流俗所称为活佛等混同视之。

六 佛为出世三乘圣众中之大圣,人天犹为凡夫,不得与孔、老等凡世圣人混同视之。

七 佛为法界诸法──宇宙万有──之正遍觉者,亦为教化一切有情令皆作佛者,不得与一神教的创造主宰及多神教的祸福于人等迷信之神混同。

二、法观:

一 一切经律,皆源本佛所宣说之声教,由佛徒历次结集而成者。

二 佛徒结集佛说,初亦口诵相传耳。用文字写成书本,则先后不一时;以佛徒时代不同,故小乘与大乘之经律,亦写成先后有殊。

三 信超人天之圣人,必有非常之胜事,故经律所言不思议事,皆应确信为实事,不得以凡识疑议之。

四 诸论及撰述语录,皆贤圣佛徒修证有得,宗依佛说而阐扬诠释者,故今亦可凭佛说及亲证而研究决择之。

五 大乘诸宗之各标其胜,在集中其理解于一念而起观行,建宗趣行或殊,真本觉果无二。

六 菩萨藏法与声闻藏法,境行果皆别,然声闻境行果亦为菩萨所含摄。

七 佛之教法发源于佛及圣众之无漏智泉,故不得视同其余出于有漏凡识之教学,但于余教学皆可或破或摄以助显无上义。

三、僧观:

一 胜义僧宝虽在三乘圣众或贤圣众,但此土之住持僧宝,必在出家五众,尤在苾刍众。

二 他方净土虽或纯一菩萨僧,无有在家出家之别,但此浊土则须出家菩萨乃入僧宝。

三 住世持教之佛徒团,应依七众律仪而建立。在家二众佛徒,虽非全僧,亦非全俗,此为已进三宝之门者,异于隔离三宝之凡俗,故曰近事,为介于僧与俗之间,可称为“居俗近僧众”。受三皈以上及日本之真宗徒等,皆摄属于此。由此中修转轮王十善行者,摄化民众,建设新社会,利乐人世。

四 尊敬三乘贤圣僧,弥勒菩萨等虽现天相,亦同大乘圣僧尊敬。

五 敬崇出家住持僧众──但最低限度,须明佛法大义、信心充足、能持苾刍四根本戒者,乃认为出家住持僧众。

六 不知佛法亦无信心且不持戒者,应驱出于僧众之外,不认其为出家僧众。

七 由具僧相僧德之僧众建设佛教清净幢相之新僧宝,师表人天。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节选自《太虚大师全书·告徒众书》

●   善付嘱专栏 

虚云老和尚:你何以不会悟道?

智敏上师:五欲里边放不下 法那边就提不起!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傲慢习气?

能海上师:念无常颂

太虚大师:佛学即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