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学佛修行 无异于给佛法掺入毒药!

2017-09-14 太桥旦曾堪布 腾讯佛学

文/太桥旦曾堪布


如果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里含有慢性毒素,自己却不知道,我们的健康会越来越受损,最终会中毒而死。

大家知道吗,修行佛法也会中毒哟!食物中含有毒素,能断送我们的生命;修行中夹杂毒素,会断送我们的慧命。而慧命正是解脱、成佛的根本。

无始以来,我们曾经无数次地修行,但对于其中掺杂的一种毒素却茫然不知,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没能解脱,还要不断地轮回。

这种毒素是什么?它分为两个层次:浅层的自私和深层的我执。

很多佛弟子都努力修法、积极行善,很可惜的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修行中夹杂的自私和我执导致了一切善行的毁灭。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善行不受损害,必须对治自私和我执,直至彻底清除。

初学者可能暂时做不到断除深层的我执,但完全有能力去除浅层的自私。

自私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修持、行善时有贪图回报之心”就是其中之一。从世俗角度看,这种心态是人之常情;但从佛法角度看,这种心态属于毒素,应该坚决舍弃。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因为因果不虚,我们所做的一切善行,即使不追求回报,回报也决不会消失,所以贪图回报之心完全是多余的。

回报是肯定会有的,但何时出现是由因缘来决定,不一定马上显现,可能多年以后,或者来世,甚至多生多劫以后才显现。

但是我们凡夫做了一点善行之后,当场就想要回报,最迟不能超过明天,这样的贪求是违背因果规律的。

打个比方说,在北京和康定两个城市之间有一根很长很长的管子,如果你在康定向管子里倒一点水,希望水马上从管子在北京的另一端出来,这可能吗?

其次,回报的迟速和回报的大小,不是由善行本身决定,而是由发心决定,贪求回报之心反而会使回报受损。

因此,如果我们以不求回报之心来修法、行善,不贪图此生的福报,也不期待来世的安乐,全心全意只为利益他人,这样的修行就像无毒的食物,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让我们在解脱大道上精力充沛地大步前进。

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最大障碍是自私和我执,必须将其连根拔除。如果我们的修行都能以菩提心来摄持,所有善行都会像河水一样,流向佛果的大海,每一次的努力,都离大海更近了一步。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  近期热文

一代高僧昌臻老法师百岁诞辰 珍贵纪录片《菩萨行》全网首发!

致弘一大师:您慈悲睿智的眼神 让我忘记了一切烦恼……

佛陀证悟后 最先告诉我们什么?(文末有好礼!)

大人读《大悲咒》 那小孩有没有《小悲咒》呀?

佛教讲的“五毒心”  到底怎么个“毒”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