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大这门课让你感受薪火相传的戏曲魅力!

大成 成都大学 2024-04-03

大成,我发现现在喜欢戏曲文化的同学越来越多啦!我还听说学校新开了一门《天府戏剧(曲艺)赏析》的课程是吗?

是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呢

哇!好棒!我一定要选修这门课!

加油!首先让大成来带你领略一下这门课程的风采吧





















课程介绍
























《天府戏剧(曲艺)赏析》这门课程是由音舞学院今年刚开设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招生总共80人,共计2个学分、32个课时,课程考核的重点主要在于学生的个人感受以及实践。


“课程名字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修改过的,天府是指四川,目前课程名字里面是戏剧两个字为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考虑从戏剧修改为曲艺,改名字的打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曲艺相较于戏剧出现的更早一些,戏剧是所有舞台艺术(剧场艺术)的总称。中国的戏剧是由曲艺演变而形成的。曲艺起源于民间,相对于戏剧来说不太拘泥于形式,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但是不受舞台的框架所限制,唱的内容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唱。”


作为一门选修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在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以及课程教学时长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领会到中国戏剧文化中天府曲艺的博大精深,这是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的曾晓利老师在最初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就考虑到的问题。在戏剧文化的传播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的他,在讲授这门课程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针对这些问题,曾晓利老师有选择性的向同学们讲解着天府戏剧(曲艺)的门类、代表作品以及戏剧舞台的声台形表等内容。


























课堂情景再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家有没有体会到我的嘴唇基本没有参与咬字,只是配合咬字,或者说是作为了表演的一部分,包括我的眼神,这些在戏剧的声台形表里面是配合起来的。”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兼任音乐教育声乐教研室主任的曾晓利老师正在认真细致地跟同学们边讲边演示着关于舞台上声台形表的具体如何开展实践。在课堂上,他声情并茂的同时也动用着肢体语言,让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起来,为学生搭建起心中对戏剧知识的框架。








































“比如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控制着脸上的肌肉做出了一些微表情,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眼神,我是对着所有人说的,大家仔细看我会发现我的眼神在看你们每一个人,在舞台上,也是这样的。”在曾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中,大家领会到了舞台声台形表的魅力,仿佛大家真的一同站在康桥旁,目睹着这一切一样。


“下面我邀请几位同学上来,结合着前面讲的声台形表的知识,跟着琴声的节奏,来体会一下戏曲中的腔调。”


“来,不要害怕,大胆一点,唱出来。”“张太开了,一粒米那么大,再试一次。”“来,三二一走!”伴随着优美的琴声,同学们渐渐张开了嘴巴,在曾老师耐心循循善诱地引导下,她们的声音变得愈发流畅自然。








































“在戏曲中,形体动作上讲究一个身形美,身段是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形式美的一般法则,有对称、均衡、整齐、对比、统一、节奏等等,它们都是形式美的客观标准。戏曲动作的形式美,除了要求韵律、节奏感之外,舞姿要求超脱直线和平面,追求具体的立体感的圆,包括圆弧,这贯穿在身段的全方位。在台步站定时,忌全脚随意落地,这样就无法再转动脚趾的角度。”


“下面我邀请几位同学上来,跟随着我的动作来进行一些形体展示。”


在曾老师风趣轻松的教学氛围里,同学们认真跟随他的动作进行身形变换,在实践行为中加深了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呈现了优秀的课堂效果。


























学生感受
























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班小岚同学分享道:“从小,由于我家里的长辈喜欢戏曲,所以我就经常听,继而对戏曲产生了兴趣,上曾老师的这门课,让我感觉十分亲切,老师讲的绘声绘色,各种图文结合并不枯燥,课堂十分有趣。在这门课上,我了解了一些声乐工作者的发声方式与发声位置,基本的手势和仪态。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天府曲艺的精髓,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经典的才是永恒的。” 


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杨正同学表示:“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感觉这学期的课程十分充实,老师让我们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下,学习曲艺知识并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妙,我个人觉得这学期的这门选修课十分有意义,让我对戏曲的喜爱更加浓厚,同时也让我明白,既然选择了就该好好去做,我们将会从中学习到我们曾经无法学到的东西。”


























教学意义
























曾晓利老师分享道:“我希望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有一个在公众场合这种表达和表演的心理建设,以及这种能力的储备,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戏剧的声台形表,包括声音、台词、形体和表演,练习这几个方面,无论是对于哪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将来在应聘、宣讲或者说是在就业的时候都是有帮助的,以及如果将来走上领导岗位,这种自信的表达的能力,是有基本的一个建设的。我主要是想从这些方面,给同学们做一些引导。”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传统的优秀经典文化容易沉没在电子产品的喧嚣之中,变得默不作声。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门课程便应运而生了。目的就在于能够以这门课程里的知识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对中国戏剧中天府的曲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一些优秀戏剧比如说《满江红》、《凤求凰》中了解戏剧主人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学到中国戏剧中的优秀精神,唤醒他们骨子里带有的中国文化血脉,从而让他们建立起文化自信,更好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往期推荐


快上车!成大银杏季末班车来啦!

在成大遇上十二月,朋友圈文案可以这样发

牛钊文:他教的“非主流”工科课,成了最受欢迎的“爆款”
| 做有温度的新媒体平台 |图片:何怡霖 刘光锦 秦伟铭文案:李润琦 何怡霖编辑:何怡霖投稿邮箱:3145727961@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