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读“诗画中国” | 江山秋色,货郎带你了解南宋市井风俗

共读“诗画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2023-01-06

品诗画之美

迎百廿校庆



2022年8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套全新开播。节目精选传世中国画经典佳作和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讲述诗画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精神,以诗、书、画、乐合璧的全新样态描绘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长图。


在享受了电视节目《诗画中国》的视听盛宴之后,让我们重新回到字里行间,通过阅读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聆听专家解读,进一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壮美图景,喜迎百廿校庆,共览诗画中国。


今天,让我们行走青山绿水间,赏秋色,闻琵琶,观五牛,跟随货郎一起了解南宋市井风俗。



01 韩滉《五牛图》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五牛图》,韩滉(唐)

纸本设色,20.8x13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五牛图》为唐代韩滉(723-787年)所作,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也是韩滉唯一传世的真迹。韩滉曾任唐代宰相,政事之外兼习文艺,尤擅绘画,以画人物、耕畜及农家风俗著称。《五牛图》绘五头牛自右至左一字排开,或行或立,或正或侧,或翘首或垂头,神态迥异,出神入化。整幅画除右侧一株小树外,别无其它衬景,每头牛可独立成章,这是唐代牛马题材的惯用手法。画家以简洁的线条勾勒牛的形体结构,口鼻处绒毛刻画细致入微,筋骨转折处顿挫变化圆转自如。作品形神兼备,生动表现出牛的朴厚、壮硕与沉稳,具有生拙的审美意趣。元代赵孟頫在作品题跋中评:“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唐朝名画录》记载韩滉:“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


推荐图书 《国宝迷踪》


作者:傅小凡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索书号:K87-49/bnu25

馆藏地:主馆五层、七层



学术视频

《大笑亿千场——盛世大唐的生活与艺术》

主讲人:胡建君

上海大学教授

请扫码观看



02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秋兴八景图》册之一,董其昌(明)

纸本设色,53.8x3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兴八景图》册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年)作。董其昌山水师法董源、巨然、米芾、黄公望等人,集五代及宋元诸家之长,以书入画,自成一体。《秋兴八景图》共八开,描绘画家清秋时节泛舟苏州镇江一带所见沿途清山、秋水、漫漫烟云、秀峰如簇的江南秋景。作品构图简率,笔法温润典雅、古朴苍郁。山石结构层次丰富,灵变多姿。树干用苍劲的渴笔勾勒,树叶以浓淡干湿变化不同的墨点勾点。远山墨色淡逸,近水苍茫秀润,烟云流布,意境悠远。每幅画或题有宋元词人及散曲家如叶梦得、赵孟頫、白朴等人的诗作,或简单记述作画机缘,诗书画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文人逸致。作品既有宏大寂静之境,又有初秋萧凉之感,隐喻了画家创作这件作品时政治上的“多事之秋”。董其昌在绘画、书法、书画理论方面均有极高造诣,针对文人画创作提出“南北宗”论,影响深远,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推荐图书 《董其昌书画集》


作者:(明)董其昌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索书号:J121/bnu10-2

馆藏地:主馆七层



学术视频

《画以载道——董其昌书画赏析》

主讲人:颜晓军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请扫码观看



03 李嵩《货郎图》


奇异的签筒笔架,苍古的香牌墨画。更有海虾海羓,海里出的海马。——明·徐元《沽美酒》


《货郎图》,李嵩(南宋)

绢本设色,25.5x70.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货郎图》是现存宋代风俗画的典型代表,由南宋李嵩(1166-1243年)绘制。作品描绘一位挑担货郎被众多妇孺围观,妇孺奔走相告、竞相前往的热闹场面。画家以白描手法作画,用笔细劲精致,沉稳有力。不仅刻画货郎和妇孺生动诙谐的人物形象,还详尽描绘货担上孩童玩具、衣物布帛、时蔬酒果等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人物衣纹多用颤笔,线条的转折顿挫体现出庶民阶层粗布麻服的坚硬质地。货担上商品线条细腻流畅,疏密有致,柔韧圆转,古朴典雅。同时代画家苏汉臣也有一件《货郎图》轴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相较之下,苏汉臣的作品色彩更为华丽,喜庆气息浓郁。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走街串巷吆喝叫卖的货郎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产生了“货郎图”的绘画主题。这件作品对了解南宋市井风俗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推荐图书 《李嵩》


作者:刘兴珍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220.2/44

馆藏地:主馆七层



学术视频

《南宋经济的实力、活力与潜力》

主讲人:葛金芳

湖北大学教授

请扫码观看




04 仇英《浔阳琵琶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琵琶图》,仇英(明)

绢本设色,41.4x31.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浔阳琵琶图》是明代画家仇英(1498-1552年)《人物故事图》册中的一开。作品取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而作,以工笔重彩入画,再现诗歌情感,表达对世事的叹喟。仇英是明四家之一,与唐寅同出周臣之门。其人物仕女画写实逼真,笔致工细而不板滞,色彩艳丽不失淡雅;山水画学赵伯驹、刘松年,常见细润秀雅、风骨劲峭的青绿之作。这件作品中,画家采取全景式构图,将山水、树石、人物、鞍马等进行巧妙布局。山水色彩韵致秀雅,人物情态细腻精微,客船表现工整巧瞻,树木山石形态各具。客船上琵琶演奏者与聆听者的互动、执壶温酒的童子、暮色笼罩的山峦、繁茂浓密的枫叶、岸边手提灯笼的随从等,都可在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找到原型。仇英发展了自唐宋以来工笔重彩的画法,其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近现代画家张大千曾模仿仇英的《浔阳琵琶图》作《琵琶行诗意图》。

推荐图书

《明四大家研究与艺术鉴赏:仇英卷》


作者:林家治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K825.72=48/bnu12

馆藏地:主馆五层、七层


学术视频 

《从唐诗到“诗唐”》

主讲人:张文利

西北大学教授

请扫码观看



05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江山秋色图》,赵伯驹(南宋)

绢本设色,55.6x32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江山秋色图》为南宋画家赵伯驹(约1120-1182年)作。赵伯驹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与其弟赵伯骕皆擅青绿山水,师承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同时融入北宋水墨山水的意趣,一改唐代青绿山水的装饰性,代之以清润秀雅的人文意趣,形成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独特风貌。《江山秋色图》以长卷描绘,采取散点透视,在水墨勾皴渲染的基础上略施青绿,色彩清新典雅,厚重沉稳。全卷峰峦叠嶂、山回路转,江河迤逦,间以竹林水榭、楼观屋宇、栈道桥梁。其中人物或登高望远,或林间闲谈,或驱车赶路,或溪边捕鱼。用笔劲健、富丽精细的画面既呈现出北方山水的雄强气势,又蕴含诗意盎然的生活气息。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称:“李昭道一派传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推荐图书 《江山秋色图》


作者:(南宋)赵伯驹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

J222.44/bnu14

馆藏地:主馆七层



学术视频 

《中国山水画的诞生》

主讲人:汪涤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请扫码观看


有 奖 互 动


摄影·COS中国经典名画

模仿本期五件作品《五牛图》《秋兴八景图》《货郎图》《浔阳琵琶图》《江山秋色图》的构图、色彩等,或以作品内容为主题进行绘画、书法或摄影创作。


扫描以下二维码上传作品与创作说明,优秀作品将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展示,作者可获得精美礼物。


PS:请以下获奖同学持学生卡到图书馆209办公室领取礼物:行弓、灵均



精彩回顾


版面丨杨金滢 

文案丨孙媛媛

策划丨文献服务部

审核丨杨雪萍 李书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