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才抢夺战背后抢的是什么?

2018-03-29 学术桥Acabridge
 点击标题下「学术桥」可快速关注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凡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等人才均可申请。随后,上海也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筑起“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个春天,随着气温回升, 各地“人才争夺战”也在不断升级。


一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不少二三线城市也在住房、户口、创业扶持等方面推出政策优惠,吸引人才扎根。引进人才正在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工作重点。


高层次人才成各地引进重点


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受到各大城市的争抢,也在情理之中。


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前一阶段武汉、南京、成都等城市注重为应届毕业生准备的“毕业大礼包”不同,今年多地将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作为引进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往年相比,各地不仅对人才需求覆盖面更广,需求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北京市发布《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把引智项目申请单位范围从原来的市属单位,扩大到全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创新主体。同时,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高创计划”“高聚工程”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可开通“绿色通道”,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上海公布的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则明确了包括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内的13个集聚造就高峰人才的重点领域。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将加大引才育才力度,预计今年内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0人。


创新型人才也是各地急缺的人才类型。根据高层次人才队伍专业建设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实际,河南省驻马店市今年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招聘120名高层次人才,专业涵盖经济、金融、法律、城市规划、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


甘肃省兰州市围绕全市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城市规划及建设管理、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资本运作等重点企业,将开展2018年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作,并强调此次引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或丰富的管理经验。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征集急需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的通知,本次征集的急需高技能人才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紧缺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或副高职称以上具有专业技能的急需紧缺人才。


求贤若渴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出台吸引人才政策,是出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考虑。


“随着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科技创新已成为迫切需要。我国由原来的低成本战略转向创新发展的差异化战略,无论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换代,都需要大量人才资源的支撑。各地出台吸引人才政策,也是顺应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苏海南说。


受访专家认为,各地“求贤若渴”的现象,一方面表明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位置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人才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和城市普遍面临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等重大问题,势必要依靠人才来引领和助推。


在清华大学近日召开的双向招聘会上,不少中西部城市纷纷拿出了各自的人才新政,同场竞争。在招聘现场,各城市在给房、给钱、给待遇的政策加码,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前来咨询应聘。


“大家出台人才政策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陕西省宝鸡市人社局相关招聘人员表示,通过宣传推介和招聘洽谈,目前已有124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毕业生与宝鸡市达成了就业意向,其中博士12名,硕士82名,就业意向人数和学历层次再创新高。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不再是过去以招商投资为主的发展模式,而是进入了人才取代资本的新阶段。专家认为,随着大学毕业生进军更多二三线城市,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有望更趋平衡和互补。


“二三线城市面临的人口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一系列问题都集中在人身上。在一线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正迎来引进人才的黄金机遇。”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孟立联表示。


人才“引得进”,还要“用得好”


政策出台后,在引得进的基础上,如何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序认为,地方政府争夺人才肯定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除去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之外,相关的工作机会、生活环境、事业平台、发展前景、公共服务要跟上,是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之举。


苏海南指出,各地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产业需要和特点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应该一味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要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注重人尽其才。


“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吸引人才尤其要找准自身定位,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在政策上最忌讳的是‘一窝蜂’式的同质化竞争,而是要本着对人才的真情,充分体现出欢迎人才、尊敬人才、热爱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意愿,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引进和留住的可持续性。”苏海南说。


孟立联也认为,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众多,但这些政策如果不是建立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很难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因此,一项好的人才引进政策需要适合当地的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应该让人才感受到足够广阔的发展前景。


“比如,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通过系统工程,从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多方面多管齐下。同时,教育体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把单一的高校培养机制改为高校和职业学校同步培养人才,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多样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才能满足各地的实际需要。”苏海南说。


来源丨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丨王利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