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亚洲前3,排名300开外这所日本高校却有6人获诺奖
10月1日开始,2018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陆续揭晓。从1901年到2018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117个年头,成为国际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过,今年的诺贝尔奖有一个重大变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取消颁发,只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这5个奖项。
在收获的季节,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有赞叹两位女性科学家获得诺奖,有遗憾中国学者与诺奖失之交臂,还有感叹物理学两位获奖人凭借发表在影响因子并不高的期刊上的论文而斩获诺奖。
01
事实表明,诺奖没有“重男轻女”
两位女科学家的获奖,打破了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已经延续了两年的“全男阵容”。而在诺奖得主的性别统计学结果上,男女之间的差异非常惊人:从1901年到2017年,892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个人当中,只有48名女性。在近600位科学奖获奖者中,女性更是少得可怜——17人。
根据对17位女性得主的家庭背景、配偶情况等进行的统计,结果显示,她们中约90%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半数有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配偶,甚至有三位获奖者是与先生一同获奖的“夫妻档”。
虽然总数很少,但有11位女性获奖者分散在整个漫长的20世纪,而有6位集中于2004至2015年间获奖,“提速”明显。(毕竟在诺贝尔1895年立下遗嘱并设立诺贝尔奖时,在德国,妇女还不被允许上大学。直到20世纪20年代,大学的大门才逐渐向女学生们敞开。)
但维护诺奖公平性的人也在持续论证。目前来看,上述女性科学家没有获奖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学科偏见、政治原因、外行的评审意见、甚至私人恩怨等等。据报道,诺贝尔博物馆的馆员们对BBC表示,他们并没有证据显示诺奖委员会会因为提名者是女性而拒绝为其颁奖。诺奖遗珠不少,按比例来讲男性肯定更多,因此不能简单归咎于性别。
第一个获诺贝尔奖、并两次获奖的居里夫人,一开始连提名都没有,一直被说成丈夫的助手。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丈夫去世后经过多方申请,索邦大学才把居里夫人的丈夫生前的实验室交给她,但没有给她教席。1947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蒂·科里直到得奖前一年才得到教授职位。1963年获得物理学奖的玛利亚·格佩特·梅耶有长达三十年时间没有获得报酬、“无薪研究”。
但女性面临着更加严苛的学术环境,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自然科学中。相比于特定评审的偏见,学术共同体甚至社会存在的对女性研究者的结构性、制度性的压制,是更复杂难解的问题。
02
缺乏社会崇拜,中国高校科研堪忧
本庶佑作为日本的第26位诺奖获得者,也是日本科学家在2000年以后第18次获得了该奖项。这为9月底刚刚出炉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世界大学排名的中国的大学泼了冷水。
虽然2018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世界排名远远高于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更不用说排名在300名开外的名古屋大学(2019年THE排名301–350位段),但是在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数量上却远远不如,那需要反思的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世界大学排名究竟是为了什么?
根据2019THEtop大学排名来看,几所大学2000年后获诺奖的人数相应为:
清华大学(22名),亚洲第一,无;
北京大学(31名),亚洲第三,无;
东京大学(42名),6人获得诺奖;
京都大学(65名),5人获得诺奖,不含1人曾在京都大学长期担任助理教授,获得诺奖的时候不在京都大学任职;
附,不在排名中的名古屋大学(301–350位段),6人获得诺奖。
可以说,整个日本社会都崇拜科学家。日本政府甚至将崇尚科学,作为核心价值观,他们的货币上印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学者,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告诉日本国民,谁是更值得全日本崇拜敬仰的人。
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显示,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大学副教授为55.6万元,大学讲师为46.2万元,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
而日本学士院的院士,定员150人,他们的待遇有多优厚呢,看看下面的数据:据2015年日本学士院财务报告显示,发放院士工资3.34亿日元,院士差旅等补助经费4.36亿日元。
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而我国之前研发经费仅占GDP的1%,发达国家一般都有2%,直到2017年,加大投入,才占GDP总额的2.12%。而日本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申请经费,不必层层审批,立即就能拨下来。
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
反观中国企业跟科学家就相对疏远了,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曾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写道:为获得资金支持,相当比例的中国研究人员,花过多精力拉关系攻关项目,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从事研究或培养学生。
03
引文影响力,不能只看期刊影响因子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价科学研究及其科研人员的影响力,可以从产出和引文影响力两方面衡量。高产的作者不足为奇,但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却不多见。因此,我们将分析重点放在引文影响力上。
引文影响力又涉及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影响力,通常用学术论文之间的引用代表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用学术论文被专利引用的情况代表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及工业界的贡献和影响。
引用实际上是同行评议的另一种体现,除了看被引频次的绝对值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利用相对指标观其在所属学科领域中的表现。此外,对某论文的施引文献可以反映出来源论文所提出的技术、数据或理论在发表之后,是如何被进一步发展的,因而分析施引文献的学科、国家、机构都具有揭示其影响力的意义。
而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良好指标,可以参考其选刊投稿,不适用于评估单篇论文的引文影响力。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本届诺奖得主的代表作在学术界普遍获得了高引用,三个领域的11篇代表作中有10篇论文的施引文献都超过1000篇。化学奖得主阿诺德于1993年实现了首次酶的定向进化,虽然相关论文只有259篇施引文献,但是该文就像一颗种子,为其后来不断完善这项技术奠定了基础,阿诺德在以后发表的19篇论文都引用了该种子文献,所以该文的二代施引文献也高达2217篇。
由于大多数的论文只被引用若干次,甚至是零被引,能获得高被引的论文很少,所以CNCI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已经很不容易。本届诺奖得主代表作的CNCI非常高,其中表现最好的是阿什金1970年的一篇里程碑论文,CNCI高达166.14,其1986年的另一篇论文的CNCI也达到153.86。值得一提的是,热拉尔·穆鲁和他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1985年发表在《光学通讯》上的论文,虽然所发期刊影响因子不算高,但该文的CNCI却高达122.27,再次证明了利用期刊影响因子来揭示单篇论文的引文影响力是不合适的。
延伸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30分许,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艾利森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他们因在肿瘤免疫领域(PD-1 免疫治疗靶点)做出的贡献而获奖。
他们将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并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6万元)的奖金。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2日17时50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Arthur Ashkin分享一半奖金,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科学家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Donna Strickland共同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3日17时45分许,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是美国的Frances H. Arnold, 美国的Goerge P. Smith, 和英国的George P.Winter 。
Frances H. Arnoid因研究酶的定向进化而分享一半奖金,George P. Smith 和Sir Gregory P. Winter因缩氨酸的噬菌体展示技术而共享另一半奖金。
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许,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刚果(金)妇科医生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人权活动人士纳迪娅·穆拉德,以表彰他们为反对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使用性暴力而做出的努力。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贝丽特·赖斯-安德森在宣读该委员会的决定时说,两名获奖者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使人们对战争期间的性暴力行为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使犯下这些罪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两名获奖者在打击此类战争罪行方面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奖金金额为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84万元人民币。
自从1969年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共颁奖50次,其中25次是单独获奖,19次双人获奖,6次是三人共分诺奖。80余名获奖者中,只有1名女性,她的名字是Elinor Ostrom,2009年获奖。
来源 | 科技日报、网络综合整理